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09年科研成果十大亮点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3-09  
     2009年,在农业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水科院围绕院规划贯彻落实这一中心任务,按照“坚持产业导向,突出自主创新,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重大成果培育和奖励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十大学科重大成果培育机制,推动院内院外重大成果组装集成,促进了重大成果产出。这些成果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部分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很多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促进渔业科技创新、推动我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展示水科院2009年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增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水科院从各项成果中凝练出10大亮点成果。

    一、鲟鱼繁育及养殖产业化技术与应用

    通过对鲟鱼养殖产业发展中“种、繁、养、加、产”各环节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开发出我国第一个鲟鱼养殖品种,开创了中国的鲟鱼养殖产业;实现7个主养鲟鱼品种的全人工繁殖,完全摆脱了对野生和进口鱼苗的依赖;自主研发了鲟鱼的专用饲料配制加工、病害防治、全雌诱导和性别早期鉴定技术,建立了多元化的养殖模式和配套技术,扩展了鲟鱼养殖的发展空间;建成我国第一条养殖鲟鱼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创建第一个鱼籽酱出口品牌,实现了鲟鱼加工产品的出口和综合利用;形成鲟鱼养殖的科研、推广、生产示范体系和产业规模效益。养殖技术推广至20多个省市,年产商品鲟鱼1.74万吨,年产值6.9亿元,累计产值56亿元,出口养殖鲟鱼籽酱创汇306万欧元。该研究使我国的鲟鱼养殖从无到有,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养鲟国家,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水产养殖的科学内容,推动了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了水产养殖向外向型渔业的发展。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罗非鱼产业良种化、规模化、加工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在罗非鱼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创新性地通过系统选育和生物技术集成,培育出4个国家审定良种(奥尼鱼、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覆盖我国罗非鱼产业80%以上;通过良种早繁、大规格鱼种培育、配合饲料应用、池塘改造和水质调控等技术组装集成,建立了罗非鱼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促进了罗非鱼养殖大面积高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安全的水产蛋白源;研究开发了罗非鱼从原料到加工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推进了加工“零废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该项目促进了罗非鱼种源、养殖及加工3大产业的形成,保证了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加工出口和产业链规模全球第一的地位,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南方主产区,2006-2008年共创产值217亿元,加工出口创汇16.7亿美元。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海水养殖鱼类遗传资源发掘与推广应用

    针对我国北方海水养殖鱼类遗传资源发掘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立了我国海水养殖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和应用的技术平台,构建了半滑舌鳎等鱼类cDNA文库6个、BAC文库2个和半滑舌鳎等32种海水鱼类微卫星富集文库,克隆了大菱鲆、真鲷、半滑舌鳎、牙鲆和花鲈等鱼类抗病、性别和生长相关基因共75个,并对其中30多个基因进行了特征分析和表达研究。首次筛选和克隆了半滑舌鳎和圆斑星鲽雌性特异AFLP标记9个,建立了遗传性别鉴定方法,发明了半滑舌鳎性逆转诱导方法,创建了分子标记辅助性别控制技术,将半滑舌鳎苗种的雌性比例提高到70%左右。筛选到牙鲆抗病相关MHC基因标记,发明了抗病基因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筛选到32种海水鱼类多态性微卫星标记1000多个,其中在16种鱼类上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发现半滑舌鳎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揭示半滑舌鳎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首次构建了半滑舌鳎遗传连锁图谱;发明了海水鱼类SNP标记筛选新方法。突破了半滑舌鳎亲鱼培育和人工催产繁殖技术难关,建立了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发表论文114篇,其中SCI论文72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该项目为海水鱼类良种选育、性别控制、种质鉴定和病害防治提供了基因资源和技术手段;将我国海水鲆鲽鱼类基因资源发掘、种质创制与应用研究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广后已产生了数十亿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成果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一等奖、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四、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

    在863计划、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等支持下,经过多年系统研究,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阐明了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斑节对虾性腺发育规律,性腺发育的营养需求特征以及关键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特征及性腺发育分子调控机理;研制出了促进性腺发育成熟、提高产卵量和孵化率的营养强化剂,发明了经济实用的斑节对虾亲虾全人工培育技术。阐明了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致病性特征及传播途径,发明了病毒快速诊断方法,建立了针对WSSV的SPF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并制定了技术规程,实现了对虾健康苗种培育的规模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创立了以微生物调控为核心的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包括对虾养殖池微生态系统的调控技术、对虾池塘水体和底质理化因子的调控技术、水体净化处理技术、营养免疫调控等技术。通过集成和优化建立了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发表论文54 篇,其中SCI期刊收录10篇;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2003-2008年累计推广示范面积16.2万亩,累计产值19.8亿元,新增经济效益累计5.5亿元。该成果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二等奖。

    五、大洋金枪鱼渔场速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项目面向我国大洋金枪鱼渔业发展迫切需求,针对渔场环境海况不明和渔情信息服务缺乏等问题,通过利用我国自主的海洋1号(HY-1)遥感回放数据,结合收集的金枪鱼捕捞生产数据、现场调查数据以及国内首次采用国际先进的分离式卫星跟踪技术(Pop-up tag)进行金枪鱼放流洄游规律研究等,研究了大洋金枪鱼渔场的时空分布及变动,首次建立了金枪鱼渔场的贝叶斯概率预报模型,分析了厄尔尼诺等大尺度海洋事件对海洋渔场环境变动的影响。通过技术集成,研发了大洋金枪鱼渔场渔情分析预报系统,实现了太平洋延绳钓金枪鱼、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等五个海域的金枪鱼渔场概率预报,并实现了准业务化运行。项目主要服务于金枪鱼渔场生产,可为我国远洋金枪鱼渔船捕捞生产提供客观、全面、连续的渔场渔情信息服务,对改变我国远洋渔业生产与管理的落后状况、增强我国的公海权益竞争力、提高国际威望等都具有深远意义。该成果获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六、冷水性鱼类封闭循环式养殖技术

    通过对冷水性鱼类封闭循环式养殖工艺、养殖水体处理技术、水质监测和控制技术、养殖过程管理技术的研究,形成了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的封闭循环式养殖系统集成技术,并制订了养殖过程管理技术规范。在封闭循环式养殖中虹鳟和鲟鱼单位水体养殖密度分别达到45kg/m3和35kg/m3。封闭循环式水产养殖模式的建立,使水产养殖生产进入到工业生产的阶段,改变了资源消耗型的生产方式,可以节约大量淡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渔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和巨大的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在科研、开发和生产单位获得应用,为冷水性鱼类的养殖和低温条件下的鱼苗生产提供了技术模式,推动了名、特、优苗种生产的工业化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成果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七、褐塘鳢全人工繁殖、苗种产业化及养殖技术研究

    通过连续十年的系统深入研究和推广示范,在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解决了褐塘鳢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了全人工繁殖,形成了完整的人工生态调控自然繁殖的技术以及人工催产繁殖技术;查明了仔鱼的摄食特点以及饵料大小和密度对仔鱼摄食的影响,率先解决褐塘鳢仔鱼“开口难”的育苗瓶颈,创建了褐塘鳢产业化苗种培育新技术,成活率明显比原产国高;比较研究了褐塘鳢与其他塘鳢鱼的营养成分,为配合饲料的研制开发提供了数据;证实了该鱼适合于我国南方地区养殖;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殖模式,养殖成活率达70%-85%,全面解决了褐塘鳢池塘养殖成活率低的难题,制定了养殖技术规程;研究了褐塘鳢的遗传背景,制定出种质标准,建立了广东省褐塘鳢良种场。发表论文29篇,发明专利授权2项。研究成果对推广新品种养殖,优化养殖结构,增加养殖的比较效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该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八、主要水产养殖种微卫星标记开发与鲤的分子育种

    在973专项、863计划等支持下,经过连续十年的系统研究,建立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水产养殖品种的微卫星标记库,其中草鱼、鲢鱼等19个种为世界首次制备,鲤、鲫等8个物种为国内首次制备;构建了鲤的第一个遗传连锁图谱,也是国内水产养殖动物的第一个遗传连锁图谱,填补了我国养殖鱼类没有遗传连锁图谱的空白;经过近百个家系的研究确定了雌雄亲本配组的最佳遗传距离并给出了“阈值”范围, 从理论上解释了杂交优势产生的机制,为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注释了鲤的10,723个基因并鉴定到8068个SNP标记,获得体长、体重、肌纤维等21个性状的主效基因78个;建立了鲤分子标记指导的群体选育和育成品种的遗传结构优化两项技术,解决了如何控制鱼类近亲交配比例高和经济性状下降、遗传衰退等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建立了分子标记指导的家系育种技术,解决了水产动物初生子代由于个体小而无法进行物理标记、分池饲养工作量大且环境差异 大等育种难题;系统分析了38个物种79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建立了分子遗传背景值。发表研究论文69篇,其中SCI文章9篇,申请专利4项。利用分子标记群体选育和遗传结构优化技术指导苗种生产,2006-2008年3年共生产优质苗种1.6亿尾;分子育种技术应用于大黄鱼、虹鳟等物种的品种培育并得到较好养殖效果,显示了实用型分子育种技术具有很大的育种潜力。该成果获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九、牙鲆全雌化技术研究

    应用真鲷精子激活牙鲆卵子,优选了冷休克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冷休克温度等技术参数,使染色体加倍,成功地诱导了牙鲆雌核发育;应用高温培育方法,把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诱导成为遗传上为雌性功能上为雄性的“伪雄鱼”,其雄性化率达92%以上;高温诱导伪雄鱼方法避免了以往应用激素诱导引起的食用安全上的隐患和对环境的污染;应用早期低温培育方法,培育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能有效抑制雌性向雄性转化,使雌性化率达94%以上;用伪雄鱼与雌亲鱼配组,使其自然产卵,实现了全雌卵的规模化生产。根据养殖产业秋季用卵的需求,开发了全雌牙鲆反季节繁育技术,采用调整光照时间和水温的方法,通过2-3个月培育,可实现一年内任意季节产卵。全雌牙鲆已经推广到河北、辽宁、山东、福建等省,辽宁省东港市池塘养殖全雌牙鲆逾2万5千亩,取得了很好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对利用鱼类性别控制技术提高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成果获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

    十、松浦镜鲤新品种选育

    在德国镜鲤选育系(F4)的基础上,采用群体多性状复合选择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方法选育,选育出生长快、体型好、抗病力强等具有多个优良性状的鱼类新品种--松浦镜鲤。制定了松浦镜鲤种质标准、繁殖制种技术规范和养殖技术规范。2009年1月6日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松浦镜鲤的选育成功解决了德国镜鲤选育系(F4)种质不纯、生长等遗传性状不够稳定等问题的同时,在抗病、抗寒、体型、鳞被、繁殖力等多个性状上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通过生产养殖性对比结果证明松浦镜鲤具有明显快速生长等优良性状。已推广至黑龙江、天津、河北、吉林、山东、辽宁、重庆、广西、广东及内蒙古等地,累计推广养殖面积6.51万hm2,新增产值45700万元。松浦镜鲤的选育成功为我国水产养殖又提供了一个优异的新品种,将对提高我国水产养殖的良种覆盖率起到重要作用。该成果获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