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海冰灾害,保险自然成为渔民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然而记者了解到,商业保险几乎不涉及渔业保险市场。出险概率高、勘验定损成本大、巨灾风险无法控制等是重要原因。
针对海冰灾害对山东省渔业养殖造成的严重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水鱼类养殖学家雷霁霖建议,走工业化养殖道路,推广工厂化养殖模式,加强渔业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和规避海冰等自然灾害。
雷霁霖院士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渤海沿岸、胶州湾遭遇40 年一遇的海冰灾害,山东省渔业损失超过20多亿元,从侧面反映了山东省渔业养殖基础设施水平比较低,防范突发灾害的能力不足,强度不够。他说,这次海水大面积结冰造成大量鲍鱼、鲈鱼等因缺氧或受冻窒息死亡。而岸上的工厂化养殖,比如采用“温室大棚 +深井海水”养殖模式养殖大菱鲆,就比较保险。
“走工业化养殖道路,按这个思路,提高渔业养殖工业化水平,就可以有效规避海冰、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对渔业的影响。”雷霁霖院士说,“这就需要政府增加渔业养殖基础设施投入,引导渔民改善养殖条件,提高养殖技术,采取海陆接力养殖方式,改变传统渔业养殖靠天吃饭的现状,防患于未然。”
雷霁霖院士建议,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出台政策性渔业保险,或者引导保险公司逐步探索试点适宜的某些渔业险种,另一方面,渔民也要提高养殖技术,加大设施投入,增强防范灾害能力,为渔业保险的实行创造一定的条件。
“灾害面前,靠天吃饭不灵了。如果有保险,我绝对买!”处于困境中的胶南滨海街道办小口子村渔民韩坤新说,他多年来一直期望着为自己的渔业养殖系上一条“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