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控制 » 正文

我国农业信息分析工作的意义、问题与方向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6-19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信息工作高度重视。近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业信息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实现生产经营信息化。当前,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分析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紧迫。   我国农业信息分析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发端于农村,开始于农业。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在每一个阶段,对农业信息分析的需求不断强化,对农业信息分析的认识不断深化。   ———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就越需要加强农业信息分析。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过程。市场经济体制越健全,市场化的程度越高,就越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四大以来,市场经济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信息对于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不断强化,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凸显。实践表明,无论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还是弥补市场失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都必须占有充分的信息资源,都必须依赖于客观、及时、准确的信息分析研判,否则市场运行就会出现偏差,市场调控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总言之,农业信息分析工作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育程度和整个产业对外开放深度所内在决定了的。   ———政府职能转变越到位,就越需要加强农业信息分析。党的十七大指出,政府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这当然要从多方面入手,但要对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牢牢把握和驾驭农业发展的主动权,不占有相应的信息资源,不站在全局高度、以广阔视野开展农业信息分析显然是难以做到的。从近年农产品市场波动看,能否及时、准确、全面掌握产业发展的基础数据,能否高效捕捉和灵敏跟踪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否有预见性地对产业发展大趋势做出科学分析判断,已经成为衡量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国际竞争越激烈,就越需要加强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分析水平是国际农业竞争软实力角逐的一个重要战场。有关资料表明,二战结束后,美国在“粮食作物为了和平”的旗帜下,通过援助、指导等方式介入日本农业,从而培养出了乐于吃美国面包而不愿吃日本大米的一代日本人,逐渐占领了日本农产品市场。当然,在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中,日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那只被捉弄的老鼠。这给我们很多思考,如果当时日本能够从战略高度进行前瞻性信息分析,今天的日美农产品贸易格局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从我国来说,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我们常讲具有大国效应,但现在关键是如果发挥正向、为我所用的大国效应,而不是一旦我国有进口需求,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便闻风而涨,使我国利益受损。我们在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不去争当“猫”的角色,但也决不能因为对信息分析不透,对走势把握不准,而处于被动境地。   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毋庸置疑,这些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分析已经迈出了重要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批从事农产品品种分析的专家,开始能够走上国内外一些大型会议的讲堂,有一批专业期刊开始诞生,决策层更加关注和倾听农业信息分析专家关于形势的研判和所提的政策建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农业信息分析工作确实才刚刚起步,急需一个大的飞跃。总体看,目前存在五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数据支撑乏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益多元化,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对农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必须努力实现新的提升,否则直接影响农业信息分析工作质量和水平。产业基本数据不准容易引发农产品市场波动,最后为此付出代价的则是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   二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分析选题分散。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一些值得长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和制约,农业信息分析工作与农业科研的其他许多工作一样,科研跟着项目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啥项目能拿到经费就分析啥。这种频繁变化研究和关注领域的情况难以培养出“大家”。当然,这种环境给农业信息分析工作者带来不少苦衷。但这导致一批重大农业信息分析选题出现真空现象,而另一批选题则在同一层面上徘徊不前。   三是独唱多合唱少———行政、事业、科研及其他社会力量缺乏科学的分工和配置。客观地讲,现在从事信息分析的专业和兼业机构和人员也不少,但是哪些是偏重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哪些是偏重分品种信息跟踪分析的,哪些是专攻长期性、战略性制度安排的,哪些是为政府部门提供适时决策咨询的,定位还不够明确。一方面,政府部门在产业管理决策中缺乏信息分析支持;另一方面,科研部门及社会团体在研究中“自得其乐”,偏离产业管理主旋律。一方面,农业信息分析专业力量和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四是合作研究变成了协助研究———缺乏农业产业安全意识。这个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尤为突出。这几年,我们突然发现,为什么对于中国农业的有些情况,国外比我们自己掌握得还具体,研究得还更清楚!这里当然有发达国家的所谓先进遥感技术、有所谓的数学模型预测,但也有人指出这是前些年我们有些合作研究工作现了一些偏差与失误,应该是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研究却逐步变成了协助研究,但协助研究的总是中国的农业情况!这里面是有目的的,我们不少同志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日后可能涉及农业产业安全!   我国农业信息分析工作的发展方向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构建新型农业信息分析格局,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使之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局,始终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这里有两句我们常说的话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句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第二句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又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信息分析之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使我国农业信息分析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必须在五个创新上下功夫:   一是靠观念创新聚拢人力。在我国农业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内外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农业信息工作者肩上是光荣而沉甸甸的一份责任。认识农业信息分析在新形势下的重要地位,把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力量及各方有识之士吸引到这一工作中来,培养一支素质高、视野宽、能力强的骨干队伍,正是我们当前的紧迫任务,正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任务。   二是靠基础创新强化支撑。基础数据、基本情况、基本政策是开展分析工作的前提。这一点大家是感同身受的。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改进调查方法,力争获取更为详实、及时、客观的农业数据。农业科研情报系统要发挥独特优势,在农业信息采集与整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农业信息分析的一个重要基础平台和一支重要力量。   三是靠方法创新提升水平。在市场经济理论更加完善、经济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分析队伍结构更加科学的条件下,究竟采取怎样的分析方法,当然不能简单而论,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应该“管用”。要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找到每个主题所适用的分析方法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总的出发点就是要“开门”搞分析,从办公室、研究室、互联网中走出来,善于、肯于、敢于向基层学习,向工作在一线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学习,要拿出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就能够找到好的分析方法,拿出国家决策层及其他用户信得着、用得上的信息分析成果。   四是靠内容创新把握大局。农业信息分析工作的背后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选择怎样的阵地不是一个小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要在农业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进行有预见性的研判,否则必然陷于被动。要使农业信息分析工作有质量、有成效,就必须服务于农业发展大局,就必须明确分析工作的服务方向。除了那些必需的、微观的、阶段性的分析外,必须关注全国农产品市场结构、新一轮世界经济波动对农业的外部影响等事关农业发展全局的问题。   五是靠机制创新形成合力。就是要积极探索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主体相互融合、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集中各方力量、汇集各方智慧、体现各方关注的新型农业信息分析工作格局。尤其是要在科学研判农业产业发展的旗帜下,打通管理与科研在信息分析方面相互屏蔽的孤岛,真正形成工作合力,为提升整个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强大动力。(注:本文系作者2008年11月28日在中国农学会科技信息图书情报分会全国农业信息分析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张兴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