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三年以来,在走访规模大小不等的鸡场过程中,经常听到也见到不少不同日龄的鸡群发生肾脏病变现象,有时有相当数量的鸡只死于肾脏病变,给生产单位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肾脏病变通常是指一种或多种诱因引起肾脏肿块、贫血或出血、坏死及尿酸盐沉积等变化。这些变化有时是可逆性的,即诱因消除后病变随之减轻并逐渐消失,有时是不可逆的,即病理性损伤,即使诱因消除,也不能完全恢复,给鸡群的生长发育及生产带来隐患,造成经济损失。下面针对肾脏病变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制对策,供同行参考。
总的来说,造成肾脏病变的病因,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
一?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K-IB)
本病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嗜肾毒株引起。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血清型有五个,即T,G,H,M-H和28/86。该病主要发生于育雏阶段,以15-40日龄鸡多见。
二?鸡马立克氏病(MD)
本病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当MDV侵害鸡肾脏时,造成肾脏结节性肿瘤,并使肾脏肿胀,逐渐引起肾功能衰竭,最后造成死亡。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本病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IBDV首先侵害法氏囊,其次侵害肾脏、脾脏。肾脏的病变与K-IB相似,但程度要轻,鉴别诊断时要注意IBD的骨骼肌出血和法氏囊的变化。
四?鸡传染性肾炎(AN)
鸡传染性肾炎是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由肠道病毒属的一种小RNA病毒引起,一般表现为亚临床症状,但1日龄鸡感染后可造成生长发育受阻,感染后2周的鸡可见到肾病变,表现皮质出现坏死灶,以后肉眼病变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组织学变化比较明显,镜下可见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颗粒细胞浸润,肾脏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及中度纤维化。鸡传染性肾炎病毒(ANV),接种6日龄鸡胚后可引起鸡胚出血、水肿,甚至死亡,解剖时可见肾脏呈淡黄变化。诊断该病时通常要用到免疫荧光技术(IF),用特异性抗ANV荧光抗体染色受感染的肾脏触片,能够在早期查到病原。
五?螺旋体病
本病是一种由蜱传播的容易反复发生的传染病,其病原是螺旋体科鹅色柔氏螺旋体。虽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温暖季节多发,一般潜伏期为3-10天,死亡率可达20%-70%。感染后的鸡表现为脾肿大,肝肿大且表面有出血点或坏死点,肾脏肿大而苍白,输尿管中有尿酸盐沉积,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确切诊断要用姬姆萨染色血液涂片,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检查病原的存在。
六?住白细胞原虫病(白冠病)
本病的病原为卡氏白细胞原虫、沙氏白细胞原虫,在我国以这两种为主。住白细胞原虫的生活史由三个阶段组成,孢子生殖在昆虫体内,裂殖生殖在宿主组织细胞里,配子生殖在宿主红细胞或白细胞里。危害最严重的是卡氏住白细胞的裂殖生殖体。感染鸡表现为精神不振,鸡冠苍白,腹泻。剖检时可见全身皮下出血,胸肌及腿肌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肺出血,肾脏广泛性出血,严重者肾包膜下可见凝血块,肌肉、肝、脾常见白色小结节。
七?饲料中蛋白质和核蛋白质含量长期过高
当鸡只长期食用过量蛋白质饲料时,由于蛋白质降解,被释放的氮转化成尿酸而加重肾脏负担,从而造成对肾脏的损伤,临床上表现为痛风。
八?维生素ALVA)缺乏症
VA在保持生长、视力和粘膜的完整方面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当VA急性缺乏时,通常表现为流泪,眼睑下可见干酪样渗出物。VA长期缺乏时,引起肾小管的破坏而造成尿酸盐沉积。
九?维生素D(VD)过多症
VD长期过量,可引起肾小管营养不良性钙化而使肾脏损伤。
十?钙过量或钙磷比例不合适
由于肾脏负担加重而导致痛风或结石等病变。
十一?药物中毒
当抗菌药或抗寄生虫药如磺胺药、呋喃类药和喹乙醇等中毒时会出现程度不等的肾脏肿胀、出血。
针对以上种种原因,为了防制肾脏发生病变或缓解肾脏病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当地的疾病流行特点,制订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免疫程序,及时做好各种可预防性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2?加强饲养管理,认真执行兽医卫生消毒制度。
3?高温高湿季节,加强杀灭蚊、蝇、虫工作。
4?不同饲养阶段,提供营养成分、比例不同的全价饲料。
5?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时,严格按剂量投放,不能任意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