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猪场选育工作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3-31  
    

    随着养猪产业化的兴起,育种工作在养猪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大养猪场都在纷纷开展育种工作,下面浅谈一下在猪育种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一、选育方法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一) 各猪场开展选育工作方法各不相同,或杂交或纯繁,但都在按照《全国遗传评估方案》对种猪进行性能测定,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测定成绩优良的个体集中起来,建立一个高产核心群。高产核心群是生产的基础,是理想的基因库,场内所有的后备母猪都应该为核心群的后代,那么如何建立一个高产、高性能的核心群呢?

    核心群的建立,首先要分析近年来的测定数据,包括个体本身、同胞、后裔及系谱的信息,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遗传评估,根据母系品种与父系品种性能要求的着重点不同,将遗传评估分析值进行选优排序,父系品种要优先考虑生长性能:日增重、达100kg体重日龄、饲料报酬等性状,而繁殖性状的总仔数、泌乳力就要处于次要地位;母系品种的选择则反之。如此的反复挑选,把场内的生产性能优秀的个体集中,来组建高产核心群;除了选优提纯的方法外,也可利用生物技术,对场内基础群进行基因检测,把一些携带有高产并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个体集中组建核心群。此外核心群要不断进行后裔鉴定,不断更新,因为表型值的分析结果不等于基因型,只有能够把优良性状稳定遗传给后代的个体才是优秀的个体,只有核心群个体的不断更新,不断的选优提纯,逐渐的增加高产基因的频率,才能保证每个世代都有遗传进展。建立高产核心群还要注意的问题,核心群的个体的血缘要宽,要有一定量的公猪,否则在不断选优提纯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近交系数增加过快,以免后代出现某些遗传缺陷。

    (二)各猪场都在进行性能测定工作,测定量也很大,但测定的随机性比较强,很难按照测定规程的要求在结测时保证每窝一头公猪和一头母猪入测,这样就容易造成某个血统的后裔测定量大,而某个血统后裔的测定量少,各血缘测定不均衡的现象发生,从而对以后的遗传评估造成偏差。解决办法就是在始测30kg时对每个血统的后代进行选择,保证每窝都有一头公猪入测,每个血缘都有一头或一头以上的母猪入测(但不一定每窝一头),从而保证各血缘测定量的均衡性。

    二、在实际性能测定操作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性能测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定数据不准确。1、测定过程中猪只站立姿势不正确,造成测定数据不准确。测定时猪站立不自然站或弓背或塌腰都会造成肌肉的收缩和拉伸,从而造成背膘与眼肌厚度值得过高或过低。2、测定部位要正确,猪保持自然站立状态后,将鳌合剂涂擦于左侧背部,B超仪探头放在腰荐结合距背中线5cm处,水平向前滑动,观察图像,寻找倒数第一根肋骨,当第一根肋骨的图像清晰可见时,再向前轻轻滑动探头,使图像固定在倒数第三与第四根肋骨间,然后轻轻左右摆动,直到出现两条平直(或稍向下倾斜)筋膜亮线与胸膜亮线,固定图像读取数据,背膘厚度指皮肤到筋膜亮线间的距离;眼肌厚度指从筋膜亮线到胸膜亮线之间的距离。3、在测定过程中要给猪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赶猪动作要轻柔,态度要温和,更不要打骂猪只造成应激,从而防止在称重过程中由于应激造成重量损失,保证日增重的准确性。4、测定工作完成后要及时的保护B超探头,对其进行清洁,防止碰撞探头,要把B超仪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防止过热过潮湿。

    三、后备猪选留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一)选留程序不合理,选留过程简化:在某些猪场后备猪的选留过程非常简单,没有固定的程序,只是在种猪结测完后,简单评定即可选留,这样做容易造成各血缘选留量不平衡,种猪生产性能下降。所以后备猪选留要有固定的程序作为依靠,一般后备猪的选留要经过初选、中选和定选三个过程,初选是由产仔段转向育成段时,确定留种量4倍的待选群;中选是指仔培向育肥转群时,从待选群中选留50%的个体留做待选后备群;定选是指在结测完后,按照测定结果选择优秀个体确定后备猪群。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选择标准,初选主要是根据祖先的测定成绩,以及个体本身能够表现的一些性状,如个体重大于1.2kg、乳头数在7对以上且排列整齐,无瞎乳头、内陷乳头等,全同胞都无遗传疾患;中选主要是看生长速度和体型外貌特征;定选标准是综合以上的测定数据结合结测结果,对种猪进行综合指数计算,30~100kg的日增重、背膘厚度在平均水平的120%以上,父系指数和母系指数要在100%以上,只有严格按照一定的选留程序进行后备选留,才能避免选留的盲目性,从而提高整个群体的生产水平。

    (二)过于依赖性能测定成绩,忽略了体型外貌的选择。在后备选留过程中性能测定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体型外貌的评定也不可  忽视,只有体质结实,结构紧凑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殖功能,并且某些体型性状与生产性能还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例如有报道讲前肢系部的弯曲度与生长速度的相关性为0.44,如选择前肢系部发育正常的个体,其生长速度也会很快提高。体型结构紧凑、体质结实的个体,利用年限也会延长,Grindflok等观察运动性能差的母猪,第四胎在群的比例均低于21%,所以在选留后备个体时一定要注意该个体四肢发育情况,观察运动的协调性,评定体质结构的紧凑性;此外乳头数也是一个重要的体型性状,在后备选留过程中要保证后备母猪有效乳头数在7对以上,乳头的间距均匀,不得有瞎乳头、内陷乳头、火山乳头。

    总之,在猪育种改良中,种猪性能测定是极其重要的技术措施和保证条件,只有不断地完善、不断地统一, 建立一套科学、先进、规范的种猪性能测定技术方案和测定制度,才能做好猪的育种事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