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一家超市里,记者碰到了前来购买禽肉制品的苏大妈,当说到禽流感话题的时候,苏大妈说,以前她也觉得害怕,不敢吃鸡鸭了,现在了解了禽流感的一些常识,知道高温加工过的禽类没有携带病毒的可能,心里踏实多了:“我现在也经常吃鸡肉,感觉很放心,因为我来这买肉的时候,经常看见管理人员过来抽查。现在感觉我们国家在检验方面的把关还是很严格的。要是发现有禽流感之类的,马上就有相关的报道,而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003年的SARS,不仅给中国,也给全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恐慌。正因为如此,当同年出现第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而死亡的病例时,所有人的心重新提到了嗓子眼:难道SARS又回来了?一时间,人们不敢吃鸡鸭肉,害怕看到飞禽,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感染上了这种病毒。前不久,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禽流感防治专家组副组长孙铁英女士在《中国政协》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禽流感可怕》的文章。提及撰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孙铁英说:“主要是关注人禽流感会不会引起大的流行、会不会引起象03年SARS那样的恐慌。”
孙铁英女士从2003年开始关注人禽流感疫情的发展,也一直致力于人禽流感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她看来,用“可怕”来形容人禽流感并不过分。她说:“人一旦得了禽流感,死亡率就很高。一个是我们不认识(禽流感的症状),发现得比较晚;第二它一发病就很凶猛,很快转为肺炎,然后呼吸衰竭。”
人禽流感如此可怕,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在中国大规模流行呢?据同样关注禽流感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介绍,这主要和人禽流感病毒的特性以及中国采取的防控措施有关。
据王宇介绍,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主要是因为与病禽的密切接触。到目前为止,禽流感并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即使是病禽,一旦被煮熟,病毒也随之被杀死,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可能性并不大。
虽然人禽流感并没有在中国大规模爆发,但因为其高致死率,仍然不容忽视。2003年SARS过后,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并提交了关于建立全国卫生防控体系的议案和提案,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开始,中国就建立了相关的监测网络,密切关注包括人禽流感在内的各种疫情的发展。王宇委员介绍说:“我们在2004年以后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网络,这个网络已经覆盖了82%的乡镇卫生院和100%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包括县医院和疾控机构。他们可以通过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向国家疾控中心报告可能的禽流感疑似病例。这是非常便捷的。”
他接着解释,收到人禽流感疑似病例的报告,公共卫生人员、专业人员就会及时地采集标本,进行监测分析确定。在中国这么一个跨度大、人口多的国家,能够在最快时间捕捉到疑似感染病例,这不能不说是监测网络取得的巨大成功。王宇说:“因为我们发现得早,反应快,而且操作方式也符合专业要求,这项工作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也得到国际上同行、专家的高度赞扬。”
对于人禽流感,除了做好疑似病例的监测工作,“防患于未然”更是第一位的。王宇委员告诉我们,目前关于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已经普及到百姓之中。他说:“一般人的预防是这样,首先明确的一点,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要避免接触死禽和病禽。第二就是避免儿童和禽类接触。第三就是在城市,逐步停止在农贸市场销售活禽。”
此外,中国还不断加大对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工作。王宇谈起了相关的情况:“我们中国疾控中心已经研发出第一代人禽流感疫苗,目前已经全部完成了临床试验,开始生产、进行储备。我们同时也在加强对不断发生变异病毒的研究。中国大陆主要的一个病毒类型的基因改造很快将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这项工作做完了,中国将成为唯一一个能够完成人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和改造,以及疫苗研发和贮备的国家。这是全球都希望建立的一个体系。”
在做好本国人禽流感防控和疫苗研制的同时,中国也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在禽流感防控领域的合作,并把自己在这个领域经验和研究成果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分享,王宇说:“我们和东南亚国家建立了相应的沟通机制,包括泰国、越南和中国香港都建立了相应的沟通机制,可以不定期的召开技术交流会,在疫苗研发、快速诊断制剂和临床救助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