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渐入佳境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3-04  
     2008年,青海省积极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各地通过饲草饲料种植、良种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使生态畜牧业发展渐入佳境。

    据介绍,去年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效:一是各地试点村成立了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比如黄南藏族自治州在河南县试点村成立了首个牧民专业合作社,将有机畜牧业作为试点村今后畜牧业生产的主要方向,并充分利用联点单位技术优势,解决了有机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二是饲草饲料种植工作顺利推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试点村种植饲草880亩,同时对试点村草场面积和类型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核实,并建立了户、村和合作社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提高了饲草生产水平。三是畜种鉴定、组群和良种引进工作有序开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试点村顺利完成藏羊鉴定和组群工作,鉴定选留合格种公羊82只,外购合格种公羊268只,有效提高了牲畜生产性能。四是及时解决配套经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海北藏族自治州政府与门源回族自治县政府签订了责任书,由州政府配套5万元,门源县配套12万元用于试点村建设,有效改善了试点村的基础设施。

    通过这些建设,青海省生态畜牧业试点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为代表的,通过分流牧业人口实现草地集约经营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以贵南县塔秀乡子哈村为代表的,依托退耕还草工程建设人工草地,发展种草养畜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以门源县苏吉滩乡苏吉湾村为代表的,通过细化畜牧业生产分工,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以天峻县新源镇梅隆村为代表的,通过强化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舍饲养畜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这些各具特色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为进一步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向更加完善、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