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传统的优势产业,是城乡居民肉食品的重要来源,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养猪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猪肉及其产品的消费需求,而且为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粮食转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进一步深化畜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生猪区域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生猪的市场竞争力,稳定市场供给,确保我国养猪业持续与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国生猪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况
1.生猪生产
2007年,全国生猪存栏4.40亿头,出栏5.65亿头,猪肉产量4287.8万吨,猪肉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62.5%。生猪产值6443.5亿元,占畜牧总产值的48.4%。
———区域布局初步形成。我国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中原、东北和两广等地区,其猪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生猪、猪肉生产区和调出区。在这些区域中,2007年出栏生猪4000万头以上的有四川、湖南和河南三省,年出栏猪在 2000万头~4000万头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江苏等省(区),东北已成为我国生猪生产的新产区。
———规模养猪发展迅速。2007年全国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商品猪场共224.4万个,出栏肉猪占全国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48.4%,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有1800多个。京、津、沪三市生猪生产基本实现规模化。规模化养猪场和养殖小区正成为生猪主产区规模化养猪的新趋势。
———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良种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良种覆盖率、胴体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大大缩短了饲养周期。2007年全国生猪出栏率达到了135%,出栏生猪平均胴体重75.9千克。
2.猪肉消费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2007年,全国人均占有肉类52千克,其中猪肉占64.5%。城镇居民每年人均购买猪肉(不含户外消费量和肉制品)为20.15千克,占肉类购买量的6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猪肉约13.6千克,占肉类消费的8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仅为城镇居民人均猪肉购入量的67.5%。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正逐渐由追求数量的温饱型向追求质量安全的小康型转变。
3.进出口贸易
生猪、猪肉及其副产品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2007年,生猪产品出口金额达到9.08亿美元,占畜产品出口总额的22.4%,是畜产品中出口额最大的产品。在出口产品结构方面,活猪出口呈下降趋势,鲜冷冻猪肉和加工猪肉出口不断增加。生猪产品主要出口到香港地区、日本和朝鲜,出口金额占总额的84.1%。2007年生猪产品进口金额为4.70亿美元,占畜产品进口总额的7.3%。其中猪杂碎和鲜冷冻猪肉是主要进口产品,主要来自法国、美国、丹麦等。
(二)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生猪生产和产品价格波动比较明显,对居民生活乃至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生猪业发展进入了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生猪生产面临着新的形势,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养猪业发展面临的一些新问题。
1.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一是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受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价位运行,加之国内深加工消耗玉米量的增加,加剧了饲料用玉米的供应紧张状况,且这种趋势短期内难以缓解。二是劳动力成本增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增加,发展生猪养殖劳动力成本明显加大。三是用地难。多数地方没有把生猪规模养殖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问题已成为加快规模养殖发展的制约因素。四是粪污处理难。养猪业污染问题已广为关注,环保压力日益增大,排污投入不断增加,行之有效的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发展缓慢。
2.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层次结构不分明,种猪场基础设施薄弱,选育水平低,供种能力小,难以适应生产发展需要,同时,地方猪种资源开发利用也不够。二是技术服务机构不完善,技术服务设施和手段不完备,制约了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是产销信息服务网络不完善,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养猪业发展的需要。四是养猪业发展信贷机制不健全。由于圈舍和牲畜不能作为资产抵押,农民无法从银行借贷到扩大养猪生产规模所需的资金。
3.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公司与生产基地、农户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各环节的利益分配矛盾突出,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形成。养猪业中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养殖仍占很大比重,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抗风险能力较弱。
4.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近几年来,我国生猪常见病呈多发态势,由4种~5种增加至12种,增加了养猪户疫病防治的难度。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2005年部分地区发生的猪链球菌病和2006年以来南方部分省区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对生猪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部分地区村级防疫员队伍不健全,工作经费没有保障,防控措施难以全面落实到位,存在很大隐患。
二、市场前景分析
(一)国内市场
从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习惯和经济发展形势来分析,国内猪肉市场出现新的趋势。一是生猪产销区对接更加紧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养猪业向内地主产区转移,全国产区、销区更趋明显,销区生猪调入量逐年增加。二是国内消费量呈刚性增长。虽然肉类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猪肉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猪肉仍将是我国肉类消费中的第一大品种,绝对消费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农民收入将有较快增长。三是市场对猪肉及产品品质要求更高。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猪肉及其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安全卫生的无公害猪肉已显示出很好的市场前景。四是市场流通方式发生变化。当前,冷鲜肉、分割肉及猪肉肉制品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其占猪肉消费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专卖店、连锁店、超市等销售方式正在兴起。
(二)国际市场
目前,世界活猪贸易量每年约1800万头,猪肉贸易量约600万吨。猪肉净出口大国主要为欧盟和北美,净进口大国主要集中在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俄罗斯,进口量约300万吨。据预测,未来世界肉类消费增量的80%在亚洲,我国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出口潜力较大。随着生猪优势产业带建设的不断推进,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不断提高,生猪屠宰加工业不断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逐渐缩短,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猪肉及生猪产品出口前景看好。
总的看,我国养猪业饲养基数大、消费需求多,发展潜力巨大。只有立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现状,不断巩固产业基础,进一步挖掘优势产区生产潜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稳步提升养猪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猪肉消费需求,同时努力增加生猪产品出口,提高养殖效益。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为依托,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种业集团,大力推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管理,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产品品牌,完善生猪生产市场预警体系,把握市场周期性波动规律,促进我国生猪及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发挥生猪优势产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我国现代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城乡居民猪肉消费安全。
(二)发展原则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内不同地区的生产、区位和市场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定位,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猪肉消费需求,以质量安全和区位优势努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在巩固城市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广大农村消费市场;充分利用我国猪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特色猪肉及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
坚持以质量安全为核心。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推广健康养殖,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规范指导生产,对投入品、饲养、加工、销售实行全程监管,全面提高生猪及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
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对制约生猪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抓好技术培训,提高生产者素质,增加科技含量。
坚持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生猪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之间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提高生猪生产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三)发展目标
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选择沿海地区生猪产区、东北生猪产区、中部生猪产区和西南生猪产区共 19个省(区市)的437个生猪养殖基地县进行重点建设。到2015年,优势区域生猪出栏达到4.0亿头,年均递增3.4%,猪肉产量3240万吨,年均递增3.5%。其中,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5%以上;生猪出栏率达到150%以上;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提高到120千克。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健全,种猪供应能力满足生产需求。优势区域生猪的调出量达到2.4亿头,占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60%,实现国内市场产销的紧密衔接;生猪产品出口增加到80万吨。
四、优势区域布局和主攻方向
(一)优势区域布局原则
从我国实际出发,并借鉴美国依托粮食资源、丹麦发挥技术优势成为生猪生产和出口大国的有益经验,我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选择的依据是:
饲料资源优势。粮食资源丰富或饲料工业较发达。
生产基础优势。生猪生产水平高、规模大、具有较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且相对集中连片。
市场竞争优势。商品率高,外销量大,区位优势明显。
产品加工优势。加工业基础较好,拥有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二)布局与发展重点
根据上述依据,选择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4省,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中部地区的河北、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7省,西南地区的广西、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5省(区市),共19个省(区市)为优势区域。依据19个省(市区)生猪生产的优势布局,共优选出437个生猪生产优势县(团场)。2007年,437个优势区域县(团场)生猪存栏约2.2亿头,占全国生猪存栏的 50%,出栏3.2亿头,占全国生猪出栏的56%左右,人均出栏0.97头,是同期全国人均出栏0.42头的2.3倍。
1.沿海地区生猪产区。包括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4省的55个基地县。
主攻方向:本区域靠近港澳、东南亚等传统猪肉贸易地区,种猪产业基础好,生猪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高,商品猪在港澳市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发展的重点是确保一定的自给率,同时发挥种猪生产优势,建立出口猪基地,增加出口。
2.东北生猪产区。包括吉林、辽宁和黑龙江3省的30个基地县。
主攻方向:本区域是我国玉米主产区,饲料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生猪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生猪加工业相对发达,双汇、得利斯、金锣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相继在东北建立猪肉加工企业。发展重点是发挥成本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进行精深加工,确保京、津等大中城市的供应,努力扩大对俄罗斯的猪肉出口。
3.中部生猪产区。包括河北、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7省的226个基地县。
主攻方向:本区域为我国传统生猪主产区和粮食产区,主要特点是粮食资源丰富,生猪生产总量大,调出量大。不但区内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潜力大,而且邻近上海、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容量大。发展重点是进一步转变传统养殖方式,采取农牧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扩大屠宰加工能力;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开发利用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培育特色优势,立足于扩大本地市场,确保大中城市销区市场供应。
4.西南生猪产区。包括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5省(区市)的126个基地县。
主攻方向:西南地区也是我国传统的生猪产区,大多数地方是丘陵山区。发展重点是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养猪业,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改善生猪良种化水平,确保本地区消费的同时,努力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增加农民养猪收益。
五、建设重点
按照生猪优势区域建设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目标,重点进行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养殖基地、质量监控体系和龙头企业等的建设,全面提高优势区域的生猪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一)良种繁育体系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完善现有种猪场,提高种猪质量,通过原种场、扩繁场、生产场的配套建设,形成以省级为主体的宝塔式生猪良种繁育体系。鼓励和支持种猪场(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和扩大,开展种猪测定、拍卖,建设种公猪站,应用人工授精技术,促进联合育种,提高种猪质量和供种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两场三站”,即种猪场的完善和提高、资源场的建设和完善、种猪性能测定中心站、省级人工授精中心站、县市改良配种站的建设。
(二)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
按照“统一标准、规模饲养、提高质量”思路,建设一批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重点发展养殖大户,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促进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提高基地县(市)生猪生产水平,实现生猪粪便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三)质量监控体系
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快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完善种猪、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的监控手段,实行产品标志,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一是标准化体系:建立生猪及其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兽医卫生操作规程、猪肉质量标准、猪肉制品质量标准和加工标准等。
二是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和完善19处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重点对生猪及其产品的瘦肉精、药物残留及重金属超标等进行监测。同时,基地县配备瘦肉精、药物残留等快速检测仪器和相关试剂,提高基层检测手段。
(四)龙头企业
对生猪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扩大猪肉加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配套建设储运系统和环保设施。
(五)数据库平台建设
对重点生猪养殖基地实行动态管理,确定固定监测点,建立全国生猪生产定点监测制度,切实做好生猪生产动态监测数据统计工作,收集、整理和分析生猪生产基础数据,做到数据准、情况明、底数清,对生猪生产形势进行分析和预警,合理指导养殖户发展生猪生产。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发展生猪生产的政策体系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精神,落实和巩固能繁母猪补贴制度、能繁母猪保险、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对生猪调出大县进行奖励、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等现有扶持政策,向优势区域倾斜,不断完善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生猪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发展生猪生产贷款难、用地难以及粪污处理难问题,为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快科技进步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是降低生猪生产、加工成本和提高生猪及产品质量的根本出路。坚持引进良种和发挥国内地方猪种资源优势相结合,利用先进技术开展商业育种,面向不同的市场培育一批品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强、生产性能高的新品种(品系)。加快对饲料、饲养、疫病防治、环境控制、屠宰加工等技术的攻关研究、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良种良法相互促进,提高养猪业生产水平。
(三)提高生猪饲料质量安全水平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饲料,推广应用配合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生猪的抗病能力。严格饲料市场准入,加强对饲料质量的监督检查;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以打击“瘦肉精”为重点,严肃查处在猪饲料中违法添加违禁药品和化学物质的行为,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工作
强化种猪场重点疫病净化工作,从源头提高生猪健康水平。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加快推进动物疫病标志追溯体系建设。强化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抓好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保障基层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五)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
鼓励生猪屠宰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社会融资、联合兼并等多种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发展的内部活力和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实力强、标准高、牵动力大的现代化加工企业。完善生猪产业链利益连接机制,协调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通过契约、股份合作等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建立生猪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稳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六)加强生猪生产信息的分析和预警
建立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采集系统,以养猪大县和生猪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加强定点跟踪调查,强化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定期进行信息发布和预警,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加强生猪产区和销区供需信息交流,促进生猪产销衔接,引导合理出栏,促进均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