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现代畜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柱产业,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并在今年震灾后各类财政支出大幅缩减的情况下,拿出1500万元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投入力度。按照“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技术标准化、保障体系化、投入多元化”的发展思路,采取试点探索、示范引路、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等措施,通过组织实施国家扶持重点场,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全市共投入扶持资金9353万元,建设生猪产业项目152个,重点建设好以三台生猪调出大县、梓潼规模养猪试点县、游仙优质生猪产业带和绵安养殖产业带为主体的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建设“全国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生猪产业恢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生猪良繁体系得到全面恢复。全市原种猪存栏、扩繁场规模居全省第一。全市存栏500头以上的原种场10个(农科区铁骑力士,涪城正大帝鑫,游仙恒力通、天惠,江油新希望海波尔,北川黑沟PIC,安县大正,三台创美,梓潼裕援,盐亭全成),原种猪10000余头,年均可提供纯种猪3万头。正大帝鑫、新希望海波尔原种场设施水平均属全国一流,灾后北川大禹PIC在三台龙树镇征地872亩新建3000头规模种猪场,涪城灾后引进的“沪川牧场”1000头原种猪场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全市存栏100头以上的市级重点扩繁场65个,存栏LY或YL及PIC父母代种猪18000余头。能繁母猪存栏居全省第三。存栏34万头,其中外二杂母猪达17.6万头,生猪外三杂面达52%。“西南最大良种猪繁育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人民币在三台县建设30万头生猪繁育基地;以河南双汇、泰国正大为龙头的200万优质生猪基地正在恰谈合作事宜;以川大六丰为龙头的100万头优质生猪基地正在加紧规划;“零排放”生物养猪技术在我市规模养殖场得到很好应用。绵安养殖产业示范带建设成效明显。1000头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100万只肉鸭养殖小区、生态家园生猪养殖专业示范村基本建成,现代畜牧业示范效应得到初步显现。梓潼生猪规模化养殖试点县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全县新增生猪养殖大户394户,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圈舍6.2万㎡,年新增出栏生猪15万头。现代奶源基地建设成效凸显。全市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奶牛技术得到全面推广,10个200头以上规模的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建成,2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占全市养殖总量的90%以上。“雪宝”牌袋装、杯装、纸盒装三大系列,二十余个产品覆盖川西北80多个县(市),“雪宝”品牌已取得IS09001国际质量认证,已成为川西北奶制品市场的放心奶品牌。
为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全市畜牧兽医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以灾后畜牧业恢复重建为契机,以生猪产业发展为主导,坚持项目带动,强化规模养殖,大规模、大集约、大品牌推动全市震后现代畜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目前,全市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达273个,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猪场38个;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肉牛场17个,100-500头的11个;年出栏肉羊100只以上的肉羊场114个,500只以上的5个;年出栏小家禽上万只的场17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