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声称,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升高、降雨模式改变,12种能致人类和野生动物于死地的疾病(包括埃博拉、霍乱、瘟疫、昏睡病、赤潮、肠道内外寄生虫、禽流感、肺结核、莱姆病、黄热病、裂谷热、巴贝西虫病)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日益扩大,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可以“未雨绸缪”,在它们杀死人类之前在动物身上发现它们。
科学家通常将动物看作气候变化有价值的暗示,因为动物很少能快速适应气候变化,气温变化常使得它们遭受某种疾病。气候变化带来的疾病扩散情形,包括温度越来越高使得病原体和它们的携带者生存的时间变长;降雨模式发生变化使病原体更容易生存和传播;气候变化使野生动物同家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等。
例如,暴风雨天气的增多干扰鸟类飞翔,迫使受到感染的野生鸟类降临到新的地方,同家禽建立更大的联系,这是造成禽流感扩散的原因之一;霍乱病菌在变热的环境下生活得更好;在东非,气候变化可能使得传染巴贝西虫病的壁虱在狮子和水牛身上大规模爆发;非洲舌蝇分布的变化也会导致昏睡病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