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新疆草原面积居全国第二,但新疆牧业发展水平与资源禀赋极不相称:2007年,我国畜牧业占农业比重为34%,而新疆仅为21.8%,新疆肉类总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2%;同年度,新疆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187元,而牧民人均收入仅2280元。更让人忧虑的是,新疆牧业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有80%的天然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50%严重退化,荒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日前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决定:对畜牧业进行结构性的生产方式大转型。措施之一是将农牧分隔变为农牧结合。以前,以天山为界,南部为农区,北部为牧区,而南部农区又基本以棉花为主导,人们曾戏称“新疆的农业都姓棉,都叫花”,棉秆不能作为牛羊的饲草,阻碍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从现在起,政府决定用5年时间,将棉花种植面积由目前的2700万亩降到2000万亩以内,将转移出来的土地,用来种植饲草和秸秆型农作物。
针对北疆牧区的过牧现象,自治区决定通过轮牧禁牧休牧和建设高标准饲草基地的办法解决。具体做法是在山区草场轻度放牧,在荒漠草场严禁放牧,畜群生活的主要空间在高标准饲草基地里。自治区决定今后每年投入5000万元,在具备水源的牧区建立沟渠、喷灌等水利支撑体系。目前,3000万亩高标准饲草料基地建设已在全区推开。
针对转场带来的弊端,自治区的解决之策是在牧区集中修建专门的转场道路,全面实行机械化转场。过去转场要十多天甚至一个多月;现在一户牧民连同全部家当,一辆汽车几个小时就全部解决了。牧民不受苦,牲畜不掉膘,既省时又增效。与此相配套,通过牧草改良,增加冬季贮草量,把全年放牧改为暖季天然草场放牧、冷季半年人工草料舍饲,从根本上解决了夏季放牧增膘、冬季转场掉膘的问题,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
有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末,新疆主要畜产品产量将翻一番!更重要的是,届时,全区超过半数的牧民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他们的教育、卫生、文化生活都将发生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