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的羊还不够本地企业屠宰
“塞上美味羊羔肉”。宁夏出产的羊肉细嫩不膻且味道鲜美,广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被农业部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发展的11种优势农产品之一。
走进地处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农垦贺兰山清真肉羊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偌大的厂区内冷冷清清,生产线上既看不到等待屠宰的羊只,也看不到忙碌操作的工人。“不是我们公司没有能力生产,也不是产品没有销路,关键是没有羊可宰!”公司负责人无奈地说。
这家企业设计能力年可屠宰180万只羊、生产2.5万吨成品羊肉。但自2004年试生产以来,生产线即使在生产旺季也时开时停,日均屠宰500来只羊,淡季只好停产。据介绍,公司年产销3000吨羊肉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在过去三年多时间,公司生产的成品羊肉总共加起来也没有3000吨。
受生产原料不足因素的制约,每年面对雪片般飞来的一笔笔大额定单,公司上下愁肠百结。前年马来西亚客商一张口要6000吨货,公司考虑再三签了2000吨,最后只完成了350吨。近两年春节临近时,很多国内客商纷纷打电话来订购产品,公司对大订单只能一一婉言回绝。
周围其他羊肉加工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难题。为解决宁夏当地羊源不足的问题,去年,宁夏涝河桥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在新疆、甘肃、陕西等省区设点收购了近5万只羊,公司全年的羊只屠宰量才达到40万只,总共加工肉制品4000吨,只是设计生产能力的1/5。
据了解,宁夏现有的8家规模羊肉深加工企业设计年总生产能力达12万吨,近年实际生产加工羊肉2万多吨。“缺米下锅”的背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周围能够供应的羊源十分有限。据农牧部门公开的数据,去年宁夏羊只饲养量达到创历史水平的1050万只,即使出栏率按当地最高水平50%计算,而且全部供应给这些企业,也连一半的生产能力也满足不了。
肉价上涨养羊利润反而下降
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仅清真这块世界级品牌蕴藏着无比广阔的市场。既然羊产业很具特色且市场前景看好,政府部门也在着力培育开发,为何宁夏生产的羊连本地加工企业都“吃”不饱呢?
据部分群众和基层干部反映,过去宁夏走的是山区放养繁育、川区育肥出栏的养羊路子;2003年5月1日起自治区实施全境禁牧封育措施,要求羊只全部舍饲圈养。这以后,山区的养羊户因饲草料短缺,大量集中淘汰出栏羊只甚至弃养,灌区的育肥户收购架子羊越来越困难,加上近年饲草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全区养羊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市场上羊肉的价格高了,养羊赚的钱反而少了!”灵武市狼皮子梁移民区团结村农民马永梅说。她家一次性能存栏120只羊的圈舍春节过后一直空着。马永梅2005年开始建圈育肥肉羊,当时市场上每公斤售价20元左右,她家每出栏一只羊平均能赚40元左右;今年羊肉价格涨到了每公斤28元,每出栏一只羊平均才赚20元左右。马永梅说,市场上羊肉涨了,架子羊和饲料的价格也随着一路猛涨,农民养羊的利润反而比过去少了。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宁夏各地曾以政府补贴的形式大建标准化养羊园区,到2005年初,全区标准化养羊园区总数已达到500多个。而今,好多园区却难觅当年人笑羊欢的热闹盛景。来到灵武市东塔镇黎明村万只养羊示范园区,78栋分户羊舍大多已经人去羊空,有的干脆养起了奶牛。
科学生产集约经营节本增效
禁牧封育惠及子孙后代,养羊业也需要继续发展。此间一些农牧专家和职能部门指出,近年宁夏的羊产业进步缓慢,禁牧封育的确有一定的影响,关键还是羊只舍饲以后,粗放的饲养方式导致比较效益下降,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挫所致,只有依靠科技集约化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短时期内从天然放牧转向舍饲圈养,农民普遍没有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当地农技服务又严重滞后,他们发展养殖业实际是从粗放式的放牧到粗放式的圈养。结果,随着饲草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去了,养羊效益却下来了。灵武、盐池、同心等主要养羊市县的乡村干部建议,今后政府在扶持发展养羊业的过程中,应同步将已经成熟的实用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农民科学养殖降本增效。
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宁夏的羊肉加工企业普遍建厂较晚,应对市场的实力较弱,尚未形成灵活有序的运行机制,同时还存在收购压级压价等一些不规范的经营行为。要想早日摆脱原料严重不足的窘境,必须得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尤其要创新机制,以“公司+农户”方式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养殖基地。
(记者 姜雪城 方烨 马俊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