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建设现代农业,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设现代畜牧业。当前,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所以,要想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建设现代畜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现代畜牧业是指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立足于先进的畜牧兽医科技,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并持续高效的产业。
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闭塞。少数地方的市场信息闭塞,一般规模的养殖户和散养户没有拓展外销渠道,畜禽产品主要依赖于本地的屠宰户收购,其价格完全由屠宰户掌控,致使其产品卖不出价钱,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畜牧业生产结构单一。一是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养殖猪鸡等都是传统习惯,普遍存在“重养轻食”的问题。二是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中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少,不能有效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主导产业、产品存在有势无优、有量无质、品牌效益差等问题,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牲畜品质普遍退化,直接影响着畜禽的个体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和畜牧业生产效益。
疫病严重。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加之畜禽生长环境差,导致畜禽发病率高。据调查,每年都有相当部分畜禽死于各类传染病。
加工业滞后。畜牧业的大发展,需要加工业做坚强的后盾,更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当前几乎全部的乡镇级屠宰场基本上是屠宰后卖白条肉的初级加工企业。不仅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而且产品不能外销,只能在当地销售,严重阻碍了生猪产业做大做强。
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努力转变畜牧业饲养方式目前落后的庭院饲养方式已成为影响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当前最突出的是要调整畜牧业增长方式。要重视集约化饲养、龙头带动。以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载体,大力发展饲养小区。积极引导分散的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要做到“八统一”,即统一建厂规划,统一品种标准,统一生产规模,统一饲养方式,统一营养水平,统一免疫程序,统一加工出售及统一设施环境。
构建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围绕提高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能力、自主育种能力、良种生产能力和质量检测能力,坚持外引品种与选育本地特色品种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加强以主导产品为重点的“繁、引、推”相结合的良种体系建设,采用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发展优质杂交畜禽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不断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建成适应畜牧业倍增计划需要的猪、牛、羊、禽四大繁育体系。
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
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保障。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饲料工业。重点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大饲料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要求,扩大优质高产饲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实施三元种植结构,加大秸秆饲料和动物屠宰下脚料等非粮食饲料开发力度,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培育和扶持市场竞争主体一是重点培育一批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一批养殖示范基地、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市场竞争主体,并尽可能做到规模大、水平高、外向型、产品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等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创建名牌产品,延长产业链,促进转化增值。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引导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架起连接农民与企业、农民与市场的桥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建立有效的防疫体系要有效防控疫情,就必须构筑立体网络,建立和完善风险规避机制,形成更有效的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管理体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应急防疫和长效防控的关系,新时期的动物疫病防控必然由应急防控为主转向长效防控为主、应急防控为辅。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特别是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管理、运作机制,同时在免疫评估、检疫规范、流通风险评估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畜牧业循环经济一要大力推广青贮饲料、秸秆氨化,促进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实行草田轮作,推行冬闲田种草,发展草食畜禽,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二要根据种植面积和有机肥料的消纳能力,合理规划养殖场的规模和定点。三要鼓励畜禽场对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尤其是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一批利用养殖场粪污生产沼气和有机肥项目。通过秸秆综合利用、过腹转化、粪污利用、变废为宝,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