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四动”推进福建猪业稳键发展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3-25  
    2007年,福建省猪业通过政策推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防疫牵动,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市场供给为目的,以科学养猪转变增长方式为支撑,以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为手段,抓住机遇,狠抓落实,取得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去年猪肉产量169.1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4%,占全省肉类产量的79%,形成畜牧业以猪为主的格局。全年生猪出栏2373.3万头,存栏1392.04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4%、8.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30.6万头,比上年增长31.8%。

    在周边省份由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的影响,导致生猪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福建省不仅实现了自给,而且外调生猪300万头左右。生猪质量进一步提升,在全省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场共抽检生猪尿样31047批次,检出盐酸克伦特罗阳性23批次,阳性率0.07%,比去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超过抽检阳性率控制在0.5%以下的目标。农业部抽检的福建城市猪肉“瘦肉精”检出率多年为零。厦门银祥猪肉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福建省生猪生产质和量同步提升,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政策推动 2007年国家出台一揽子扶持生猪发展的政策,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安排福建省的扶持资金12364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资金1150万元、生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项目资金6500万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3166万元、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资金480万元、疫苗补助1068万元。为切实落实国务院的各项政策措施,福建省共筹集资金12334万元,用于强制免疫疫苗费用和全省能繁母猪补贴,并积极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工作。这些政策措施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推动力大、含金量高,对促进猪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市场拉动 2007年下半年,不断有浙江、广东、江西客商到福建的生猪养殖场调猪,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福建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相对稳定,生猪存栏稳定增加,在外省市场拉动下,2007年活猪每100千克总成本990元,价格1286元,赢利296元;尤其是下半年,随着猪价的上涨,效益提高更快,活猪每100千克总成本1036元,价格1489元,赢利453元。市场猪价上涨成为猪业发展的强劲拉动因素。

    科技带动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省由专业饲养场(户)提供的生猪占生产总量的67%。生态养殖进一步推广。大力推广“牧-沼-果(林、草、藻等)”生态循环消纳模式,实现能源清洁化。养猪大县新罗区5916户养猪专业户中,已经实施生态养殖的3800户,占65%;莆田市在传统的污染治理生态养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扶持环保干式无污染养猪技术模式、OAO生物处理工艺模式和生物发酵舍零排放模式等,促进了养猪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防疫牵动 福建多山,天然隔离条件好,近几年鼓励养殖户上山养猪,对疫病防控起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有关部门仍然不放松防疫工作,主要体现在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加强依法监管两个方面。

    及时制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和猪瘟等免疫方案,规范免疫程序,提高免疫质量,免疫密度均达到100%,主要动物疫病抗体合格率均达到或超过农业部的要求。及时制定疫病监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监测的种类、范围、数量、频率和重点。建立监测信息定期通报制度,每半个月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向全省进行通报,要求对免疫抗体达不到农业部要求的及时补免,发现病原学检测阳性及时按规定处理。及时制定规模养猪场标志及生产防疫信息报送工作实施方案,全省共上报《规模养猪场基本信息情况表》达2357家,报送规模养猪场标志及生产防疫信息9961条。

    依法加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以防控猪病为重点,针对国内局部地区出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为防止疫情传入,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加大对动物产地、屠宰、运输、储藏、市场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在全国率先实施准调证明制度,规范调运行为,严禁养猪场(户)和猪贩子到省外疫区调运种猪、猪苗和商品猪。组织执法人员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对兽药经营店、饲料经营店和生猪养殖场进行拉网式的全面彻底检查。(作者系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兽医综合处处长)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