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料资源 » 正文

不同抗生素促生长剂性价比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3-18  


    

    1 营养学上的问题
    现代畜牧业在追求动物生长快速高效的进程中,动物遗传潜力逐年增加,相对而言,饲料的转化效率有点跟不上动物的生长需求,成为饲养动物的主要压力,此时往往存在饲料消化率的不足。现实情况是,生产中的动物大约20%以上的动物消化道存在问题。
    出现这种局面,会有两方面的损失:一是大量的营养物质被细菌利用,饲料转化率低下。一般情况下,料肉比大约有10%左右的损失;二是大量细菌繁殖引发肠道健康问题,表现为稀粪、水便等。后者的影响尤其严重,因为细菌在小肠后端大量繁殖后,就会逆行到小肠前段,对肠道黏膜造成破坏,从而造成持久性的肠道损伤,使其生产性能低下。
    这类问题,往往在幼畜禽上表现得更加严重,原因是幼畜禽的肠道消化能力非常有限,而且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全,对采食量没有很好的控制,加上现在的饲料消化率达不到幼畜禽的要求。成年动物因为饲养管理的不规范(饲喂不定时定量等),也经常面临此类问题。

    2 解决的方案(非抗生素)
    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减少采食量,从而减轻动物的胃肠道负担来完成。这样可以减少腹泻的发生,但是如此操作带来的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和伴随而来的均匀度的降低,对经济性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其二是采用优质的饲料原料和合理的工艺处理饲料,不过这类饲料原料都稀缺而且昂贵,达不到现在生产的要求。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一般是熟化、膨化等,都会增加能耗,相应的增加饲料成本,经济上也划不来。

    3 用抗生素的目的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向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因为有一定浓度(达到有效的药物抑菌浓度)的抗生素在肠道内存在,肠道内的细菌总数保持在合理的可以被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肠道内的营养流失就少,肠道内的异常发酵发生率低,从而饲料效率得到提高,动物健康状况得到保证。这一方案的投入产出比是目前最好的,所以很多国家的饲料业采用这种方案。

    4 不同背景下的方案评价
    抗生素有很多种类,生产上选择抗生素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选择抗生素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腹泻问题,有的是为了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压力。基本上,通过向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对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是没有明显效果的。由于对抗呼吸道病菌的药物基本都是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药物,有明显的促进生长的效果,因其耐药性,使其治疗作用不显著。而专门对抗腹泻问题的药物,以革兰氏阴性菌敏感的药物为主,生产中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要把剂量加到很大(表2),采用这个方案,一是对后期动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另外投入成本太高,与高消化率原料方案相比,投入产出比没有优势。因此,抗生素用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是最常用的选择,这也符合饲料生产的经济性原则。

    5 可选择的抗生素

表1 市场上各种药物饲料添加剂大致成本比较

有效成分 含量/% 每kg价格 法规用量 常见用量 有效用量 有效用量成本

黄霉素
恩拉霉素
杆菌肽
维吉尼霉素
北里霉素
喹乙醇
多粘菌素
土霉素
金霉素
牛至油
阿散酸
洛克沙生

4
4
10
50
50
98
10
98
15
5
98
98

19
110
8.5
520
130
31
46
65
12

50
60

5~20
1~20
4~40
5~25
5~55
50~100
2~40
10~50
25~75
1.25~25
100
55

8(200g)
5(20g)
30(300g)
5(10g)
50(100g)
100
6(60g)
150
112.5(750g)

150
50

20
20
60
10
80
100
20
150
150
20
100
50

9.5
5.5
5.1
10.4
20.8
3.1
9.2
9.95
12

5
3

    (1)表1中的前6种药物添加剂主要作用为促生长功能;
    (2)能够预防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金霉素、土霉素、北里霉素;
    (3)阿散酸、洛克沙砷可以控制球虫、痢疾,对改善肤色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4)抗菌谱仅仅代表在正常剂量时药物能够保证对微生物选择性作用下的相对敏感度;
    (5)药物能够通过动物肠道部分吸收,可以提高肠道外病原感染的防治效果,而药物不吸收只能控制肠道病原性感染。以上能够部分吸收的药物有金霉素、土霉素、北里霉素和喹乙醇;
    (6)肌体健康是保证动物正常生长的最基本条件,养殖环境恶劣、饲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饲料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能够提供最大保护;
    (7)长期试验证明:在非反刍动物饲料中低于200mg/kg剂量下,长期添加广谱的金霉素不会打破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 

表2 主要抗生素类促长剂的抗菌谱1

种类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立克
次氏

吸 收3

葡萄
球菌

链球

丹毒
杆菌

棒状
杆菌

梭菌

炭疽
杆菌

大肠
杆菌

沙门
氏菌

波氏杆菌

巴氏
杆菌

克雷伯氏

嗜血杆菌

布氏杆菌

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

盐霉素
阿维拉霉素
杆菌肽
维吉尼霉素
那西太
黄霉素
恩拉霉素
北里霉素
喹乙醇
硫酸抗敌素
杆肽+抗敌素
土霉素
金霉素

√2















































































































































































































































资料摘自:张力《饲料添加剂手册》。
表中说明:
1 抗菌谱仅仅代表在正常剂量时药物能够保证对微生物选择性作用下的相对敏感度;
2 上表中“√”代表药物对该类菌有一定的抑杀作用,“空白”表示基本无效;
3 药物能够通过动物肠道部分吸收,可以提高肠道外病原感染的防治效果,而药物不吸收只能控制肠道病原性感染。

    6 使用抗生素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6.1 药物在肠道内的有效浓度
    很多产品,厂家都会推荐一个有效使用剂量范围,这个范围基本来源于现场的实验。然而在使用的时候,要考虑如下因素:
    (1)用户现场动物的生存环境。主要是卫生状况和温度、湿度状况,也就是现场中细菌繁殖速度和细菌总量问题。如果环境压力大,相应的饲料中抗生素使用浓度要偏高。
    (2)动物不同的发育阶段(肠道发育状况)和现在饲料使用的状况(消化率)。动物生长初期,因为采食量小,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健全和对采食量没有控制能力,往往有较多的消化道问题。因此,动物早期的饲料内抗生素浓度一般会超过后期的1倍多,效果才会确实可靠。
    (3)饲料原料的消化率及其变异。饲料原料由于其产地、加工工艺、饲料配方等的不同,导致其在动物胃肠道内的消化吸收率有较大的变异,为了保证动物的最佳生产性能,生产上经常在正常使用剂量的基础上,额外添加安全剂量。尤其是国内一条龙企业,对此深有体会。单纯销售饲料的企业,受到市场价格的压力,对此不舍得投入,然而竞争的加剧,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也给广大饲料厂家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向,这个方案最大的优势是稳定饲料产品质量,减少产品质量波动。
    (4)饲养场环境中细菌的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必然会因为生物选择而产生越来越高的耐药性。如黄霉素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有效生产浓度提高了接近10倍。常规的,越是窄谱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越快,如金霉素作为最广谱的一种抗生素,使用了20年,其有效生产浓度仅仅提高了1倍,它是目前为止,生产中被最广泛选择使用的产品。
    6.2 饲料中的效力问题
    饲料加工工艺对抗生素的影响,我们要引起重视,一般的我们都考虑到维生素的损失,很少有人注意到抗生素在饲料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损失,因为抗生素都是一些大分子的有机物质,因此剂型与其对抗饲料加工过程中的破坏能力关系密切。一般的,离子盐类的抗生素比较稳定,如金霉素钙镁盐,与有机酸类结合的抵抗力就会差些,饲料加工中要注意,或者在计算配方的时候要考虑到其安全剂量问题。
    6.3 注意药物的机理与添加剂机理不同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供应商向我们推荐的饲料添加剂级别的抗生素,其作用机理往往采用了药物体内试验的机理,那是不同的,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其有效浓度远远达不到做药物试验的浓度。所以,有时候听见有的人说某种添加剂可以有效的抑制呼吸道病,就表示深深的怀疑:那要多么高的剂量啊?我们用作饲料的,要与它们区分开的。
    6.4 抗生素的使用副作用和使用限制
    抗生素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中细菌耐药性增强,鉴于这个原因,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有的已经禁止。这是我们行业人要注意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