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农业部发布水产养殖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2-19  

水产养殖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一、灾情及其影响

  今年1月10日以来,我国西北东部和南方大部地区出现长时间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广东、广西等19个省(区、市)的水产养殖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截至2月12日,全国19个省(区、市)受灾养殖面积(包括设施渔业等)1455万亩,损失水产品87万吨,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其中,倒塌生产用房57万平米,损毁温室大棚和苗种孵化车间836万平米、网箱592万平米,死亡亲本340万组、鱼种42万吨和成鱼45万吨。

  此次灾害的重灾区是我国内陆水产养殖主产区,也是苗种繁育和鱼种供应的主要区域。灾害对上述地区、乃至全国的渔业生产均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亲本和鱼种的大量死亡将会影响今年的鱼虾苗繁殖、大规格鱼种的供应以及5—8月份的商品鱼上市供给和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出口原料供应。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轻重缓急、远近结合、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尊重受灾养殖场(户)意愿,立足自力更生,一手抓抗灾减灾,一手抓恢复生产,科学评估灾情影响,尽快制定恢复生产方案,明确发展政策,细化技术路线,保障物资供应,切实做好水产养殖恢复生产工作。

  (二)主要目标

  恢复重建工作,要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恢复重要基础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大灾之年“不减产、不减收”,确保渔业经济平稳运行。力争在4月底前恢复苗种繁育设施,上半年基本修复受损渔业基础设施,下半年生产能力恢复到灾前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是灾区与非灾区、长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调剂亲鱼和鱼种;二是修复苗种繁育基础设施,恢复繁殖能力,抓好春季水产苗种早繁早育工作;三是修复池塘、网箱等生产设施,保证投苗放养;四是做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和防控,防止病害暴发;五是组织落实科技救灾。

  三、工作措施

  (一)开展重建和修复工作,尽快恢复损毁设施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落实各项支持政策,争取增加抗灾救灾和生产恢复资金,帮助受灾养殖场(户)解决重建和修复基础设施的资金等问题。指导养殖场(户)抓紧关键环节生产设施的抢修恢复,在繁殖生产季节之前恢复重建原良种场和苗种场生产设施,恢复良种生产和苗种供应能力。尽快修复因灾损毁的池塘、温室大棚和网箱等渔业生产基础设施,保证正常养殖的需要。在重建和修复的基础设施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健康养殖的要求,提高建设标准。结合池塘修复,加大标准化池塘改造力度。

  (二)抓紧种苗培育和调运,确保苗种供应

  及时清点留存的亲本和苗种数量,核实亲本和鱼种缺口情况,积极组织做好种苗调配工作。本着就近调剂供应的原则,减少运输环节成本,避免长途运输造成的死亡。积极组织各级水产原良种场扩大生产规模,做好亲本和苗种的培育。指导苗种繁殖场加强对现有亲本的培育,扩大繁殖能力,确保鱼苗供应。特别要保证山区和边远地区的苗种供应。受灾鱼种死亡量大、调剂难以满足需求的地区,要鼓励有条件的苗种繁殖场开展早繁工作,提早繁殖,采取大棚暂养技术,快速培育苗种。

  (三)组织技术服务工作,加强生产管理

  充分发挥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的作用,进场入户查看分析灾情,开展技术服务工作。针对不同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因地制宜地指导养殖户做好恢复生产工作,帮助受灾养殖户解决恢复生产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推广当年苗当年养成的稀放快养技术,指导养殖户适当降低放养密度,科学投喂,做到循序渐进,少量多次投喂,并随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加投饵量。

  (四)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控,防止灾后病害暴发

  一是及时处理受冻和死亡鱼虾。要及时清除死鱼(虾),以免破坏水质;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恢复受冻鱼虾体质,降低死亡率。二是进行水体和鱼体消毒。当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要及时检测、调节水质;当水温升至5℃以上时,可用4%食盐水或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三是做好水产苗种检疫工作,加大跨区域苗种调运的检疫力度,防止水生动物重大疫病大范围流行。四是加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力度,特别是做好大宗养殖品种的常规性、多发性疫病监测,加强疫病预防预警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分工负责制,认真贯彻落实相关的救灾政策、措施,督导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形成上下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

  (二)制订具体方案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专家科学评估核实本地灾情,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品种、不同受灾程度和养殖渔(农)民的不同需求,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三)加强组织协调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积极争取民政、财政、发改委、水利、电力等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加大对受灾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和苗种补放等所需的财政补贴投入。

  (四)加强执法监管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联合有关部门,重点加强对苗种、饲料、渔药等生产物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乘机哄抬物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教育养殖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使用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附件1:水产养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指导要点

  附件2:罗非鱼、对虾、河蟹抗灾减灾及恢复生产技术措施要点

  附件1:

水产养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指导要点

  一、检修养殖设施,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一)检查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设备,及时清除积雪和结冰,修补被损坏的薄膜,补充加温所需的燃料和养殖饲料,保证温室正常运行。特别是要及时做好繁殖场、工厂化养殖基地等养殖设施保温防冻工作,严防“倒春寒”的危害。

  (二)抓紧进行冰冻损坏的繁殖设施、电力设施、进排水渠道、渔船及柴油机、网箱、网衣和倒塌房屋等维修和重建工作,做好大水面“三网”养殖设施的防护工作,保障灾后安全开展渔业生产。

  二、做好亲本调配和繁殖,确保春季生产苗种供应

  (一)查清亲本存量。及时查清亲本损失数量,根据亲本标准及苗种生产计划,及时补充、调运亲本。

  (二)强化亲本培育。针对持续低温导致鱼虾亲本摄食不佳的情况,加强亲本饲养管理,加强营养,补充能量,促进亲本正常发育,确保用于春季繁育生产的亲本数量和质量。

  (三)做好苗种繁育。严格按照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开展苗种生产,保证苗种质量。

  三、加强疫病监测,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一)加强灾后疫病监测。提高灾后疫病防治意识,加大疫病监测力度,特别要做好大宗养殖品种的常规性、多发性疫病的监测工作。

  (二)做好防疫物资储备。预计今年春天水霉病、小瓜虫病和细菌性疾病将加重发生,要做好水质改良调控、消毒和治疗等疫病防治物资的储备工作。

  (三)落实防治措施。一是及时处理冻伤鱼虾,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恢复鱼虾体质,降低死亡率;二是及时清除水体和底泥中的死鱼(虾),可采用撒网检查的办法,发现后及时清除以免破坏水质,可用沸石粉等池底改良剂或采用生物方法清洁底质;三是进行水体消毒,当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要检测、调节水质,预防病害发生;四是进行鱼体消毒,预防冻害后水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可在水温升到5℃以上用4%的食盐水或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越冬鱼池要保持水温相对稳定,有条件的应尽量提高水温,减少小瓜虫等寄生虫病害发生。

  四、深入技术指导,实施科学养殖管理

  (一)成立技术服务专家组,主动做好技术帮扶工作。也可将专家组成员名单、联络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告之养殖户,保证养殖户得到及时的技术指导。

  (二)加强养殖管理工作。应适当降低放养密度,适当投喂精料,增加蛋白质营养。加强巡塘,记录水质、溶氧等变化。要根据水温变化,指导渔民科学投喂,做到循序渐进,少量多次投喂,并随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加投饵量。

  各级水产技术推广单位可根据本要点并结合实际,细化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省级专家名单和联系电话:

  1.江苏省:张永江,13951731760,025-86903004

  2.浙江省:丁雪燕,13819176055,0571-85029957

  3.安徽省:申德林,13075565538,0551-3518842

  4.福建省:马平,13859083890,0591-87878908

  5.江西省:戴银根,13870989160,0791-6266646

  6.湖北省:程咸立,13072788302,027-88846963

  7.湖南省:肖光明,13907312341,0731-8888265

  8.广东省:姚国成,13902271258,020-84234268

  9.广西区:龙光华,13607818086,0771-2812437

  10.四川省:何川,13658060935,028-87715813

  附件2:

罗非鱼、对虾、河蟹抗灾减灾及恢复生产

技术措施要点

  一、罗非鱼

  (一)保温技术措施

  1.在池塘北面搭建用尼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0.3-0.5米的挡风棚,阻挡北风直接吹到池塘表面,减缓池水交替作用,从而减慢池水降温。

  2.面积较小的池塘或用于亲本、鱼种培育的池塘,可采用全池覆盖塑料大棚方法(图1)。池中放置增氧机,大棚内温度过低时可在棚内烧木炭等增加温度。有条件的可在池塘底部用热水管注入热水或温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热岛,有利于鱼类聚集越冬。

(A)支撑桩位于两池塘中间

(B)支撑桩位于池塘边     (C)支撑桩位于池中

图1塑料大棚

1地桩,2支撑桩,3钢丝,4塑料薄膜

  3.对于面积较大的成鱼养殖池塘,可采用集中越冬法(图2、图3),通过对池塘局部水域的分隔和保温,使鱼类聚集越冬。

图2池边集中越冬法

  ①钢丝两端固定、拉紧作上纲

  ②钢丝缝入彩条布内或扎紧布边

  ③缝直径10-20厘米管袋,灌满细沙作沉子

  ④留1-2个1米宽、深至底的出口,作出水口和鱼可以自由进出的通道

  ⑤从深井抽地下温水灌入池塘

  ⑥放置增氧机,以防止鱼类聚集引起的缺氧

图3池角集中越冬法

  ①打入池底的桩

  ②固定于桩上的钢丝或绳子,用彩条布分隔池角

  ③留1-2个1米宽、深至底的出口,当作出水口和鱼可以自由进出的通道

  ④从深井抽地下温水注入池塘

  ⑤放置增氧机

  4.网箱保温:可将网箱尽量下沉,保持2米以下水深。

  (二)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1.气候好转时应尽早清塘、晒塘,并用生石灰等消毒,清除过多淤泥。气温回升后,先注水,并放入适量鲢、鳙等混养鱼种。

  2.投放早苗时,应注意降低放养密度,投喂优质配合饲料,以保证上半年有一定数量的商品鱼投放市场。

  3.对死鱼现象较轻的池塘,由于受长期阴雨天气及为保温大量灌入地下水的影响,应严密注意水质变化,保持水质清新,发现水质偏酸,要用适量的生石灰调水进行全池泼撒,调节酸度,用量为10ppm。

  4.加强日常管理和巡塘,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以防止因长期低温冻伤导致的水霉病的发生和快速传播,并可用碘制剂治疗因低温导致的水霉病。

  (咨询专家及联系电话:杨弘研究员 联系电话:13812502987)

  二、对虾

  (一)保温技术措施。

  1.养殖池塘上方加盖透明薄膜温棚,可提高水体温度5℃以上,在室外水温7-8℃时,可保持温棚内水温为12-13℃。

  2.采用全封闭养殖模式,加固池塘堤埂,防止漏水,避免水交换。有条件的地方可抽取地下水提高池水温度。

  (二)管理技术措施

  1.温棚里空气不流通,对虾密度大,连续低温阴天导致浮游微藻繁殖不好,溶解氧较低,水质容易恶化,要多使用光合细菌、乳酸菌等不耗氧的有益菌净化水质,降低氨氮、亚硝酸氮,保持良好水体环境。

  2.保持水体溶解氧含量在5mg/L以上,尽量使用增氧剂增加溶解氧,谨慎使用增氧机,以免搅动水体,降低底层水温和促使对虾应激。

  3.使用活性钙、沸石粉等改良剂,改善水体质量。

  4.减少投喂饲料,内服维生素C、中草药、免疫多糖,提高对虾抗应激、抗病能力。

  (咨询专家及联系电话:李卓佳研究员 联系电话:13609709718)

  三、河蟹

  (一)商品蟹管理要点

  1.破冰。商品蟹暂养密度大,雪后温度偏低,养殖管理难度较大。通过打冰眼或破冰,一方面可以观察越冬池中是否缺水、缺氧,另一方面,可以使水体中的部分有害气体逸出。水中缺氧时(低于1.8mg/L),在冰眼附近可看到剑水蚤、松蚤虫等水生昆虫聚集,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及时采取增氧措施。

  2.增氧。水中氧气85%来源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氧,少部分来源于空气的溶入和补水时带入。

  1)保持明冰。越冬池应以明冰封冻,若冻成乌冰,应破除后重新结冰,保证明冰区占50%以上。雪后及时清除积雪,清雪面积占池塘面积的80%以上。如乌冰去处或扫雪不及时,造成冰下光照不足,阻断光合作用,易造成缺氧。

  2)机械增氧。可用1.5~3.0千瓦增氧机连续开机2~3小时进行增氧。还可在越冬池缺氧又缺少水源的情况下,利用水泵进行循环水增氧。还可利用气瓶或气泵,将空气压入水中进行增氧。

  3)化学增氧。紧急情况下,可利用增养灵等化学药物进行增氧。

  3.补水。保证越冬池冰下水深在0.8米以上,若低于此数,应随时加水补满。补水的水温要超过4℃。

  4.起捕。0℃以上可干池捕捉,0℃以下不宜起捕,可向蟹池进水。具体操作方法:白天干池捕捉蟹,傍晚蟹池回进水。

  (二)河蟹蟹种管理要点

  1.水位控制。要经常检查越冬池有无渗漏现象,蟹池不能较长时间处于低水位状态。越冬池要保持水深1.5米左右,河蟹只有在较深的水体里才不会被冻伤、冻死。否则,河蟹尽管藏在洞穴或泥土里,但仍然暴露在空气中,将会被冻伤或冻死。发现水位下降,要及时加水,进水水温温差不超过2℃。

  2.饵料投喂。河蟹雪灾后基本停食。冰雪溶化时,河蟹活动量加大,注意保持清新水质。当水温升高到5℃左右,适当增加含脂肪、蛋白质高的动物性饲料、煮熟的麦粒、玉米等。

  3.日常管理。要有专人进行巡塘,冰封塘面要及时敲碎结冰,尽量减少行船、捞鱼虾等惊扰蟹类现象,避免蟹类受惊四处乱窜而受伤和消耗体力。

  (三)亲蟹池管理要点

  1.越冬池的选择。亲蟹一般在室外土池中越冬,越冬池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东西走向,长方形或正方形土池,水深1.5m以上,土质以泥沙土或粘土为好。

  2.水质调控。抱卵亲蟹越冬期间,水体封冻时,要插入适量草把,并在每天早晨太阳升起以前要破冰,及时清扫冰上积雪。重点保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其主要水质指标每隔半个月监测一次,盐度25‰左右,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8.7为好。渗漏的土池每隔5-7天添水1次,每次换水量应不超过总水体的30%,以保持水位在1.5m以上。当达到5℃以上时,要定时添加和更换新鲜海水。

  3.饲料投喂。选择营养丰富的鲜活饵料,如沙蚕、鲜杂鱼、麦芽等。亲蟹抱卵后,随着水温的不断变化,视摄食情况,日投喂量一般控制为亲蟹总体重的2-10%。不论表层水温如何变化,只要发现有亲蟹活动,就要适当投喂。每天在日落前投喂1次,沿土池四周将饲料投入水位以下,第二天巡池检查摄食情况,清除残饵,同时调整投喂量。多种饵料种类要交替投喂。水温8℃以上要投喂新鲜饵料和配合饵料。

  4.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亲蟹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及水色变化等;检查防逃设施是否破损;每隔半个月要定期镜检抱卵亲蟹的受精卵发育情况,及时采取和调整管理措施,以保证抱卵亲蟹顺利越冬。

  (四)灾后成蟹生产要点

  1.池塘清整。在放养前,须对池塘进行清整,雪后池塘还要加固池埂,清除过多淤泥。蟹种放养前l5天左右,彻底清池,清池方法有干法和带水清池法两种。一般干法清池每亩用生石灰75kg,溶化后全池泼洒。带水清池只是在池水不能大部分排出的情况下使用,具体用量可根据池水深浅灵活掌握,能保证杀灭水中敌害生物即可。

  2.加固防逃设施。在养殖河蟹池塘的四周须建造牢固的防逃设施,以防河蟹逃逸。防逃设施内壁要光滑,常用的有塑膜、铁板、铝板等。

  3.水草防冻。已种植伊乐藻等水草的养殖户,要防止水草冻死,具体方法是确保水位高于水草,使冰层在水草之上。

  4.暂缓放养蟹种

  气温在0℃以下或下雪天气时,不能起捕、运输及放养蟹种,以防止蟹种冻伤。等待天气回暖,气温在5℃以上时,再进行蟹种的相关操作

  (咨询专家及联系电话:周刚研究员 联系电话:13601585281)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