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黄牛奔小康”,这是前些年山东省许多地方农民的口头禅。2007年12月29日,在曹县古营集镇宋李庄村,一个曾经“牛丁兴旺”的村庄,笔者却连牛影子都很少见到。几乎养了一辈子牛的村民李师文告诉笔者:“4年前就不养牛了,投入太多,不挣钱。”
宋李庄村的情景或许可以成为山东省肉牛养殖业的一个缩影。笔者从山东省畜牧办了解到,肉牛养殖已呈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母牛养殖户更是明显减少。2007年,全省肉牛存栏量765万头,出栏243万头,比上年分别下降15%、9%,并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据德州市畜牧部门调查,德州市养牛场户持续减少,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出售、宰杀母牛的现象。肉牛交易市场上市量不断下降,有的牛市交易不足原来的50%,一些屠宰加工企业无牛可杀,许多长期贩牛的经纪人感叹,“现在牛真是少了。”
与存栏下降相关联,牛肉价格节节攀升。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原本一直平稳的肉牛价格开始不断上升,目前德州已达到每千克10.20元,同比上涨27%;牛肉价格上升到24元1千克,涨幅30%,一些高档牛肉甚至达一二百元1千克。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2007年11月,山东牛肉价格全国最高。
比较效益低 农户不愿养
山东是养牛大省,拥有鲁西黄牛、渤海黑牛等著名品种,特别是鲁西黄牛,为中国“五大名牛”之一,周恩来总理生前曾送给日本友人两头鲁西黄牛。同时,山东的牛肉和相关加工业也名声在外,深受国内外客户欢迎。欧盟一家企业就准备利用山东省现有牛肉加工设备,按照欧洲标准进行加工生产,由欧盟企业返销欧洲。
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户不愿养牛?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最主要的是肉牛养殖比较效益低。农户饲养一头母牛,从怀孕到出售牛犊需1年多的时间,利润也就在800元左右;育肥一头架子牛,饲养周期5个月,盈利在700元左右。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规模,这样的收益与其他一些项目相比差之甚远。而规模养牛因投入较大、饲草成本较高、收益周期较长等原因,发展也不容易。而个别地区偷盗肉牛行为猖獗,农户不敢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肉牛饲养业的萎缩。
山东省畜牧办副主任张洪本长期关注该省肉牛产业。他认为,目前肉牛产业下滑速度太快,如果山东省畜牧业再出问题,可能出在肉牛上,因为猪羊生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但肉牛生产周期长,一旦降下去,没有十年八年缓不过劲来。
肉牛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张洪本认为,肉牛业目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肉牛供应偏紧,加上肉牛繁殖周期长、繁殖量少,因此货紧价扬态势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目前国际国内肉牛市场需求正旺。近几年来,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牲畜口蹄疫、疯牛病肆虐,养牛业持续滑坡,中国肉牛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尤其是鲁西黄牛能够加工高档肥牛肉,在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十分畅销,市场潜力巨大。国内牛肉市场也出现快速增长,“肥牛火锅”遍地开花,带动牛肉消费持续增长。
畜牧专家建议,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借助龙头企业,通过肉牛产销协会、合作社、中介服务组织等,把肉牛养殖场户与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实行订单饲养,既保障加工企业牛源供应,又保障养牛者的效益,促进肉牛业健康发展。
让肉牛“牛”起来,仅靠肉贵还不行,还需延伸产业链条,让每个环节都挣钱,才能激发养牛、杀牛、卖牛的积极性,使肉牛产业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