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由东北农业大学刘忠华教授主持的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顺利产下11头小猪。科研人员通过对小猪的耳朵、尾巴和脐带采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DNA,结果显示,其中2头小猪(1公1母)显示出明显绿色荧光蛋白特征。消息一出,便引起俄罗斯、日本等国科学家的关注。
2006年12月24日,由刘忠华教授主持的转基因克隆猪课题获得成功。3头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在种猪场自然分娩产出,这种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猪在紫外光源照射下,口、舌、鼻以及四蹄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验证了转基因的成功。这是继美国、韩国、日本之后第四例成功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式生产出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
1年多来,在课题组成员和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3头绿色荧光转基因克隆猪生长很快,其中一头通过与普通公猪交配怀孕后率先产下第二代。昨天是两只荧光猪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它们现在的生长发育情况怎么样?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东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胚胎工程课题组成员尹智。
荧光猪宝宝属正常繁殖发育良好
刚刚从饲养场归来的尹智告诉记者,由于荧光猪妈妈不让靠近它的小宝宝,工作人员每天只能通过近距离目测观察它们。尹智说,这两只荧光猪宝宝刚出生时体重在2公斤左右,现在体重大约增加了0.2公斤,它们毛色发育良好,从精神状态看,非常的健康。所以东北农业大学该项目课题组最新得出了3个科学结论:首先是荧光猪后代体态外观正常,没有任何病态,属于正常发育;其次是猪妈妈生产顺利,属正常繁殖;三是荧光猪在与普通猪交配中,没有借用外缘基因,把遗传基因稳定地传给后代。
此次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的顺利出生证明我国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转基因猪已经发展成熟,继续发展该技术就可以应用于家猪的转基因育种、人类疾病医疗模型猪的建立以及生产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器官的特殊家猪,从而为畜牧业发展和医学研究开辟新的天地。
荧光猪的后代为什么有的不发光
当记者问到新出生的11头小猪,为什么仅有2头遗传了母猪的绿色荧光特性时,尹智解释说,荧光猪妈妈如果能和另一头荧光猪交配成功,那么生下来的小猪也应该是荧光猪,而此次是和普通猪交配后产崽,所以只有有一半的几率可以生下荧光猪,这是孟德尔遗传法则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尹智进一步解释说,在荧光猪母体中,每一个细胞只有一份染色体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另一份则没有,因此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分离,形成含有或不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卵细胞。这两种卵细胞具有均等的机会与含有或不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普通精细胞结合,因此最终得到的受精卵含有或不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比例为1:1。所以新出生的小猪身上带有绿色荧光的几率在50%左右。
当记者问到在新出生的11头小猪中,从理论上应该有5—6只具有绿色荧光的特性,而结果却与理论不符时,尹智说:“目前,课题组正在查找原因,他们近日准备通过DNA检测手段,看看其余几只是否隐藏着绿色荧光表达不明显的绿猪宝宝,相信不久这个谜底将被揭开。”
荧光猪器官移植人体前景广阔
“因为荧光猪含有无毒无害绿色荧光蛋白,再加上它成熟后体重在60到80公斤,它们的内脏器官、生理状况与人体非常接近,用转基因方法对猪进行改造,很可能可以实现猪的器官给人进行移植。至于荧光猪是否是最佳医用模式动物之一,还有待科研组与医疗机构协作进行综合评估后才能得出结论。”尹智说。
目前全世界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达60多万,而且逐年递增,我国仅等待肾脏移植的病人就多达30万。由于器官来源严重短缺,许多病人在等待器官过程中死亡,因此寻求可用于人类移植的动物器官,特别是小型猪器官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新选择。荧光猪作为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帕金森病、癌症等重大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和新药筛选模型,已经得到医药管理机构认可,成为最理想的异种器官移植研究材料。
“如果将来有一天荧光猪的某一器官被移植到人体,将会给病人病情的追踪、检查和治疗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因为绿色荧光蛋白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可发出明亮的绿光,有利于医疗器械的检测。”尹智说:“利用动物器官进行人类的异种器官移植面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免疫排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转基因方法将猪体内‘排斥基因’去除。目前,东北农业大学正在寻求与医疗机构和企业合作,争取早日实现荧光猪器官移植人体的突破。”
实习生刘金松于景枫
本报记者李俊杰
转基因“动物家族”
1996年7月5日,震惊世界的克隆羊多利产生。随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进入疯狂的“克隆时代”,包括猴、猪、猫、牛和兔子等在内许多的动物相继克隆成功。与此同时,人们也希望通过体细胞克隆的方法,获得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的转基因动物。近年来,在转基因克隆动物中取得的重要成就包括:
2007年12月27日,韩国科学家宣布研发出一种生产克隆猪的更加有效的方法,利用猪骨髓中提取的干细胞来获得克隆晶胚,克隆胚胎的存活率提高到20%。
2007年12月12日,韩国科学技术部发表声明说,韩国科学家用转荧光蛋白基因技术克隆出能“发光”的猫。
2007年9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发育生物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畜禽分子遗传育种中心合作,成功获得世界首例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克隆兔。
2007年8月,第一头拥有阿兹海默症(早老型痴呆症)基因的小猪在丹麦出生。
2006年3月27日,美国科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华裔科学家戴一帆领队的研究人员繁育出富含OMEGA-3脂肪酸的猪,并检验在其体内增加omega-3含量对抗击心脏病的功效。
2004年6月21日,日本静冈县中小家畜实验场宣布,该实验场和北里大学合作,成功克隆出了体内含有GFP基因的转基因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