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专家:朱化彬(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奶牛数量:制约奶业发展瓶颈
加快发展奶牛业是建设现代化畜牧业的需要,也是提高民族身体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的手段。
但有一些关键因素限制了其发展的迅猛势头,这就是奶牛数量少、生产水平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良种奶牛少、繁育速度慢。
如何快速扩大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数量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奶牛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开发与示范”课题组负责人、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项目专员黄河介绍,长期以来,人工授精技术为我国奶牛品质的改良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它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良方法,但是其不足之处是改良速度慢,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将一头单产2700kg的奶牛改良成单产8000kg的奶牛至少需要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制约了良种奶牛群数量的提高速度。胚胎移植是已经被国外证明并广泛采用的一种现代生物技术,它可以充分发挥良种母牛的繁殖潜力,成倍乃至几十倍的增加良种奶牛的繁殖数量。在目前我国良种奶牛匮缺的情况下,利用胚胎移植发展奶牛业已成为主要途径。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只需一年时间即可获得纯种高产奶牛,可加快良种奶牛的繁育速度。
胚胎移植就是将一头高产母牛配种后的多枚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低产奶牛或当地黄牛的子宫里,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也称“借腹怀胎”。它可以成倍乃至几十倍的增加良种畜禽的繁殖数量。另外,在胚胎移植技术中应用冷冻胚胎直接移植、胚胎分割、性别鉴定、克隆等技术,将会大大提高胚胎移植的技术效益,有利于产业化普及应用。
专家点评:
我国目前奶牛数量较少,产奶量较低,奶源极其匮乏,急需大力发展奶牛业,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针及我国奶牛业的发展现状,为胚胎工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以高产奶牛做供体,让黄牛做受体,“借腹怀胎”生奶牛,是目前我国牛胚胎移植的特色。胚胎移植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使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有着非常好的前景。胚胎移植技术作为我国奶牛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越来越多的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奶牛育种和高产群扩繁方面,有着其他技术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科学饲养:让良种奶牛多产奶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饲养管理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很多农户通过黄牛胚胎移植养起了奶牛,但在奶牛饲养上还是沿用传统的喂养黄牛的办法,这就限制了胚胎移植后代生产性能的发挥,反过来又影响了胚胎移植的技术推广。所以在推广胚胎移植技术的同时,要十分重视相关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配套技术的组装、集成,协同推广,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黄河认为,现代奶牛饲养管理模式的研究,就是研究以TMR(全混合日粮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饲养管理模式和传统饲养管理模式的差异。课题组根据养殖场现有的基础条件设施选择相应的饲养管理模式,制订当地奶牛主要饲料的营养成分数据库和典型配方库,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从而提高了胚胎移植后代的产奶水平。
该课题进行了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及其配套集成的科研攻关,提高了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效率,与实际生产结合,得以迅速推广,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胚胎移植技术的产业化。项目实施期间,课题组共对1105头次有效供体母牛进行冲胚,获可用胚胎8630枚,头均7.8枚;鲜胚移植成功率60.1%;冷冻胚胎直接移植的受胎率47.7%。
攻关中,有一点是黄河体会最深的,该课题有机地联合了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等部门,搭建了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科技平台,各自发挥优势,实现了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的协作。
参与攻关的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莱阳农学院、农业部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紧密结合莱西、胶州和胶南三个县级市,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成熟技术的组装进行了产业化示范。针对优质奶牛供种能力不足、育种工作滞后的突出问题,通过引进优秀种牛和从现有牛群选择优秀母牛,建立高产奶牛胚胎供体群,应用胚胎移植技术,提高了优质奶牛的供种能力和奶牛育种技术水平,为逐步提高整个青岛地区的奶牛牛群品质奠定了基础。
课题组搭建了一个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紧密结合的互动平台,通过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成熟技术的组装,解决了制约奶业发展不同环节中的关键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和产业化示范模式,并结合课题研究进展,培训了大量的奶牛饲养户,对迅速提高我国奶业科技含量和饲养管理技术水平,推动奶牛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专家点评:
发展奶牛业最重要的是要有良种及培育良种的关键技术。本课题不仅解决了高产奶牛快速繁育的关键技术,同时,还将胚胎移植直接用于生产,培育高产奶牛核心群。从当前情况看,奶业生产前景好,效益高,已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导产业。据调查,目前农民饲养1头中等水平的奶牛,年纯收入5000元左右,高的可达6000—7000元,相当于种十几亩粮食的收入。本课题产业化示范基地之一的莱西市,目前存栏奶牛达到8.3万头,日产鲜奶620余吨,群众日收入奶款130多万元,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
性别鉴定:提高胚胎移植效率
胚胎移植技术作为我国奶牛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越来越多地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奶牛育种和高产群扩繁方面,有着其他技术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是随着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该技术的一个很大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这就是对于奶牛来说我们只需要母牛,而现在的胚胎移植生出的却是公牛、母牛各半,加上50%的成功率,平均4个胚胎才能出1头母牛,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浪费了受体牛,相对效率太低。
如何提高胚胎移植后代的母犊率,是摆在课题组面前的一个难题。
课题组在原来的研究基础上,成功地应用了改进的LAMP-100性别鉴定仪来检测胚胎的性别。在胚胎移植前,从胚胎上吸取小部分细胞,检测雄性特异DNA,以此鉴定该胚胎的性别,整个检测时间只有40分钟,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促进了该项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应用LAMP法进行的胚胎性别鉴定,后代母犊符合率达到了95.4%。同时,本课题根据以前的经验,初步探讨了半胚培养方法和半胚冷冻方法,经过大量的试验,最终确定了用阿拉伯半乳聚糖作为半胚的冷冻保护液。并建立了阿拉伯半乳聚糖等冷冻保存裸胚的技术方法,提高了性别鉴定后的胚胎冷冻、解冻后的成活率,性别鉴定冷冻胚胎移植成功率达到了45.3%。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结合原有的技术,对LAMP-100性别鉴定仪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标准化与简化工作,他们自己研制的便携式无菌试验室,使胚胎性别鉴定在现场就可以做,大大提高了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实际应用效率,促进了该项技术的推广普及。
专家点评:
该项目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课题组应用LAMP法进行胚胎性别鉴定取得成功,胚胎移植后代犊牛的性别符合率达到95.4%,性别鉴定胚胎的移植成功率达到45.3%。同时,研究成功的“裸胚冷冻技术”已于2004年6月份申报了国家“发明技术专利”。应用性控胶囊、分离X精子冷冻精液来控制奶牛性别取得初步进展。应用性控胶囊获得的胚胎经LAMP法鉴定,胚胎的雌性率达到70%以上。应用分离X精子冷冻精液生产的胚胎的雌性率达到90%以上。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大的应用优势。
攻关动态
CMMB首获科技部八千万
日前,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简称:CMMB)已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十一五”重点项目,研究经费预算高达四亿元,先期已确认由科技部提供首期八千万元的资金支持。
据悉,此次研究由国家广电总局牵头,将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CMMB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移动多媒体广播组网试验和技术测试,最终完成适合于我国覆盖和业务需求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体制。这似乎预示着“手机电视国标”的进一步明朗。
此次研究项目共包括5个课题:研究自主创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技术研究;移动多媒体广播前端系统技术集成和设备开发;移动多媒体广播传输系统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终端技术集成和设备开发;移动多媒体广播规模技术试验。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完成适合于我国覆盖和业务需求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体制,为开展全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奠定基础。
根据预期计划,此项目实施年限是3年,截止日期到2010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具体实行招标组织实施。(杨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