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 汪文
嘉宾: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刘少伯
主持人:猪肉价格自今年4月开始显著上升以来,现已转入下降趋势,从而养猪业又经历了一轮猪价周期性波动。那么,在这一轮周期中,生猪生产者的总体收益情况理想吗?
刘少伯先生:从去年底到今年8月,由于猪肉价格上涨,虽玉米价格比较高,但10个多月的时间内,生猪生产获得了比较高的收益,8月份农业部公布的猪粮比价达到了8.86:1。从数十年来的经验看,当猪粮比价为5.5:1时,养猪就不赔钱、也不赚钱。因此,以5.5:1作为盈亏临界点,8.86:1的猪粮比价意味着养猪的利润率高达61%。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现在出栏一头猪的纯利在450元左右。
然而,绝不能忽略的另一个重要事实是,自2005年10月至去年秋,在长达十几个月的时间内,猪粮比价一直在6:1以下,其中有3个月的时间,猪粮比价甚至低于5:1,从而养猪生产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养一头猪要亏损70元左右。只是从去年11月开始,猪价才开始由低谷回升,直至今年5月,养猪终于超高赢利。因此,虽然今年的养猪生产获得了近4个月的高利润,但是,从20多个月的猪价波动周期来看,养猪业的当前收益抵补过去的亏损后,仍处于微利经营状态。也正是基于养猪业微利经营的现实,近来国家大力扶持养猪业的一系到政策是有其长期必要性的,绝不能因为市场形势的变化而动摇。
主持人:如您所说,养猪业在经历了十几个月的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后,才迎来了4个月的价格高峰期,从而养猪仍属微利行业。可是,这4个月的猪价上涨仍然引起了消费者的较强反应。显然,消费者对猪肉价格问题的认识不是很科学。那么,应如何引导消费者科学地认识猪价变化呢?
刘少伯先生:首先要向广大消费者讲清一个道理,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每个人的收入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我国经济和消费增长特别快。同样,包括猪肉在内的农产品价格也应该随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有所变化。近年来,人民收入增长远大于价格上涨,2005年全国平均消费水平是5786元,十年增长了3.3倍(5786/1752元),而城市居民平均增长7.6倍(9116/1191元)。同在这10年中,猪肉价格才增长36%(14.12/10.41)。
众所周知,食品消费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重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数据,称之为恩格尔系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就越小。但是,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既受制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却也不会无限降低。就美国而言,人均收入早已超过了1万美元,但是,食品消费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重降到16%以后,就基本保持稳定。其原因当然不是人的食品消费量随收入增长而继续增长,而是农产品价格在提升,以保障产品供给的稳定、质量的提升、流通渠道的便捷。因此,消费者不应要求猪肉价格一成不变,而是应该在自己收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容许猪肉价格的合理变化。按国家发改委的测算,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增加了 146元,而每月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仅增加了12元左右。由此可见,这次猪价、肉价上涨不可能对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产生实质性影响。
其次,人们在谈价格问题时,关心价格的涨幅、跌幅,而不关心作为价格变化参照物的价格是否合理。例如,今年8月初统计各城市的精瘦肉平均价格为 27.4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出78.9%。看来涨幅很大,但是,去年同期的精瘦肉价格仅为15.34元/公斤,而这个价格是以养猪亏损为代价的。正是去年的3月到8月,5个月的猪粮比价掉到了5.5:1以下。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价格能否稳定,取决于生产者能否从中获得收益。如果生产者在这个价格下无利或亏损,生产就会收缩、停止,直至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价格上升,生产才会恢复。因此,要科学认识价格变化,就应以盈亏分界点上的价格作为参照。对养猪业来说,应以5.5:1的猪粮比价为准,结合谷物行情,确定盈亏分界价格,进而用以衡量实际价格,才能正确判断价格变化的利弊。
主持人:目前,养猪业正面临质量安全标准提高、防疫力度加大、环保要求增强的新形势,成本上涨的压力较大。由此,5.5:1的猪粮比价作为盈亏分界点,今后是否能长久地保持下去呢?
刘少伯先生: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从先进养猪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看,先进企业的料肉比已达到了3.5:1的水平,即3.5公斤饲料就可以换一公斤活猪体重。一般来说,在5.5:1的猪粮比价下,只要养猪场的料肉比能达到3.5:1的水平,则即便扣除水费、电费、药费等项成本支出,也是应该实现收支平衡的。如果能将料肉比降至3.5:1以下,那么,即使在猪粮比价5.5:1的盈亏临界价格下,猪场也是有利可图的,这也正是世界范围内养猪技术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即在谷物和生猪之间,不断寻求高效转化。据悉,北京有一家猪场,料肉比达到了3.3:1,而欧洲一家猪场的料肉比已惊人地达到了 2.6:1,这就是我们追求和奋斗的方向。
当然,消费者对于猪肉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严,国家所要求的防疫水平会越来越高,猪场的环保工作更是不容忽视。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必然使养猪场面临更大的成本上涨压力,从而养猪微利经营的空间会进一步变小。但是,这恰恰是世界养猪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在,中国的养猪场自不能例外。在美国,虽然工资水平很高,但是,出栏一头育肥猪的利润仅有5美元,折合人民币不足40元。就我们的养猪户而言,一头猪的纯利低于80元时,养猪积极性就要下降了。然而,美国的养猪业并不看重一头猪的利润有多高,而是在一头猪的利润保持低位稳定的基础上,以量取胜,向规模要效益,其猪场规模普遍在万头以上,且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的趋势。近年来,农业部大力推行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使我国的规模化养猪得到了快速发展。今后,规模化养猪的发展速度应进一步加快,使规模效益的扩大成为我国养猪业获利的主要途径,从而生猪生产的稳定将不再依赖于一头猪较高利润水平的维持。一旦养猪业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在头猪效益低位稳定的基础上,借猪场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实现存出栏总量的稳定增长,那也就意味着摆脱猪价大上大下、大下大上的波动怪圈。因为价格刺激对于规模猪场的影响有限,而价格稳定方符合其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主持人:日前,美国一家公司宣布,今年年底前将向中国出口6000万磅(约2.7万吨)的猪肉,成为迄今为止中美之间最大一笔猪肉交易。显然,美国猪肉进口将有助于国内猪肉供应偏紧局面的缓解。另一方面,美国猪肉开始大举进入国内市场,意味着今后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那么,养猪生产者应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刘少伯先生:进口美国猪肉这一举措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此举不仅有利于广大消费者,而且也有利于生产者。因为,中国的猪肉年产量有几千万吨,进口几万吨美国猪肉,不可能对国内生产形成影响。但是,中美之间猪肉贸易通道的打开,对于国内养猪业是利好消息。长久以来,我国猪肉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猪肉出口在国际猪肉贸易中所占比重却微乎其微,扩大猪肉出口一直是养猪业所期盼的目标。因此,生产者不必担忧美国猪肉的市场冲击,而应认真思考中国猪肉进入美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可能。在世界畜产品舞台锻炼锻炼很有好处。另外,养猪竞争成败的关键,始终在于猪场能否在高效率、高质量、高安全的考验下生存、发展,而不在于竞争者的数量是否增加。况且,中美两国猪肉产品在部位肉价格上有相当大的互补性。
主持人:目前的玉米价格稳定在1.60元/公斤的水平上,若以5.5:1的猪粮比价作为盈亏分界点,则生猪的盈亏分界价格为8.8元/公斤。由此观之,目前的生猪价格存在30%的跌幅空间。各方面信息显示,现在生猪补栏的速度已远远超过了生猪出栏速度,存栏总量每天都在急剧增长。因而,提高技术,控制饲养成本,再度成为生产者的首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