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办法》的实施意味着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的来临。从今日起,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品的不法行为,最高可被处以3万元罚款。
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畜牧业健康发展,依法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肉品安全监管有“法”可依
为保障畜产品质量,确保百姓吃上放心肉,9月1日,《河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这是记者昨日从市畜牧局获得的消息。
据介绍,该《办法》是经省政府第185次常务会议通过实施的。市畜牧局负责人说,《办法》的实施为我市进一步提高畜产品质量、确保向市场提供放心肉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几年来,注水肉、瘦肉精、苏丹红泛滥不止,为百姓消费肉品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然而,由于缺乏执法依据,我市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等部门一直面临着餐桌肉食品安全监管难题,而随着该《办法》的实施,这个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开封是我省畜牧养殖大市,目前,肉类年产量高达50万吨,猪饲养量348.3万头,牛饲养量72.3万头,羊饲养量335.6万头,家禽饲养量3108.2万只,均居全省前列。我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增强了我市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全市70%的生猪销往全国各地。
虽然我市畜产品质量较前几年有很大提高,但药物残留超标、非法使用违禁药物和化学物质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如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让群众吃上放心肉,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市畜牧局、工商局、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说,该《办法》的实施是畜牧业法制化建设史上的大事,对于保障市民肉品消费安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问题肉”源自哪里一查便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问题肉”危害生命安全,但人吃了“问题肉”后,往往因为环节太多,执法部门很难查出问题的症结。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办法》强化了畜禽产品生产源头管理: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畜禽养殖档案,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应当建立畜禽养殖记录,记载畜禽的品种、数量、来源及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购买、使用和疫病防治情况。养殖档案、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两年。这样,市场上一旦发现不合格的肉品,执法管理部门便能很快查找到畜禽产品的来源地。
同时,《办法》明确规定,畜禽产品批发市场和销售企业必须建立生产经营档案,以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未建或未按有关规定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记录的,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
严格把关杜绝病死肉进入市场
为杜绝病死猪、羊等死因不明的肉品走上餐桌,《办法》专门强调,商户和市场不得销售无检疫证明、验讫标志的肉;不得销售染疫、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肉;不得销售含有国家规定的畜禽禁用药物及其他化合物的肉;不得销售药物残留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畜禽产品;不得销售注水肉或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产品;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屠宰、加工畜禽产品。否则,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办法》规定,科研和教学及动物诊疗机构,应配备污水、污物、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对科研、教学、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污物、病死及死因不明的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诊疗、解剖的病死及死因不明的畜禽流入市场。
加重处罚使用瘦肉精、苏丹红最高罚款3万元
为让群众吃到放心畜禽食品,该《办法》明确规定了畜禽养殖者不得发生的6种行为:一是从事畜禽养殖不得使用危害人体健康或在畜禽体内产生有害残留的清洗、消毒物品;二是不得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畜禽;三是不得在垃圾场或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喂畜禽;四是不得超限量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或违反畜禽休药期规定用药;五是不得将原料药直接或添加到饲料、饮水中饲喂畜禽;六是不得将人用药用于畜禽。
该《办法》特别规定,禁止将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苏丹红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其他化合物用于畜禽。对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品的将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或刑事责任。
肉品监测政府埋单
建立完善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是严把肉品质量关,保证市民餐桌安全的重中之重。该《办法》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应引导经营者合法、诚信经营,并对生产或销售的畜产品进行监督检测抽查。
监督抽查检测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费用,禁止重复抽查。
对检测出含有禁用药物的畜禽或含有禁用药物及药物残留超过规定标准的畜禽产品,将责令并监督当事人进行无害化处理;已经售出的,予以追回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系列监控行动净化畜产品市场
据悉,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主要由县级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商务、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配合。记者昨日了解到,为贯彻落实该《办法》,我市将出动专门的执法队伍,从养殖基地到屠宰加工厂、批发市场,再到农贸市场、超市等各环节,展开对畜禽的饮用水、兽药、饲料、防疫查验、肉后检验、质量验证、原地查证、公示等一系列的监控行动,以净化全市畜产品市场。
记者了解到,我市要在强力落实该《办法》的同时,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定活动,逐步推行无公害优质安全畜产品的市场专营,形成优质优价机制,让市民吃上放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