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转变模式是出路 "六方合作",养猪能赚钱!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8-13  
各自为战———农民“怕”补栏

  “二十头猪卖得只剩两头,”黄维文望着空空的猪圈还在犹豫———补不补栏?7日,记者走访了资阳市乐至县高寺镇梨子湾村几家农户,他们都有同样困惑。同在资阳,雁江镇顺河村的养猪农户却为养猪忙得热火朝天,“这样养猪有赚头,我早就补了栏。”

  为什么同在资阳却是两种景象?“不敢补栏,猪价说跌就跌,我怕亏本。”黄维文一脸无奈。“我们加入了‘六方合作’,养猪能赚钱!”雁江镇顺河村养猪农户却喜上眉梢。

  “六方合作”的养猪模式,核心就在于将产业链连接到散养农户,并且以协会为载体,利益为纽带,保险为保障,把畜牧产业链各主体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这样,不仅破解了老百姓规模饲养的难题,还增强了散养农户的“底气”。

  但是,我省作为养猪大省,仍以农户散养为主,规模养殖生猪的出栏量仅占19.23%。也就是说,大多数养猪农户还是“各自为战”,应对市场风险底气不足。

  去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连续走低,最低时,生猪销售价格低于生产成本。农户养猪信心严重受挫,大量散养户被迫退出生猪养殖。随之而来,决定生猪供应的农民个体养殖量锐减。

  打破怪圈———转变养猪模式

  近来,猪肉供应紧张,肉价上涨,成都金利实业有限公司却依然保持着每天屠宰上市300头猪,肉价还略低于点杀猪肉。金利公司何以如此从容?“标准化规模养殖”,金利公司相关负责人道出“真经”。

  据了解,依托金利公司,广大散养农户成立了猪业合作社,结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盟。入社养殖农户生产上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环境、统一销售”,从而将“小舢板组成大舰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业化经营、大规模生产,收到降低成本、减少疫病、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

  显然,金利公司面对市场波动的从容,得益于将散养农户的“点”,聚集成了生猪产业的“面”,不仅壮大了产业链条,还形成规模效益。

  而在资阳“六方合作”的养猪模式联手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生猪加工企业、饲料生产企业、种猪场与养殖户,形成生猪产业更广的“面”。在运行中,六方以“两低一高”保护农户利益:农户赊销饲料价格每吨低于市价100元,赊销或配送的仔猪价格低于市价3%-5%,而在猪肉收购环节,则由肉食品加工企业以高于市价每吨600元回购协会农户优质肉猪。

  据测算,农民养殖一头生猪可节本增收100-140元,即使在去年猪价低迷时,每头生猪仍可获利50-60元,农民养猪积极性自然高涨。“六方合作”试行一年来,资阳市累计出栏良种生猪达181万头。

  “六方合作”模式可以对我省生猪养殖,特别是散养农户养猪产生深远影响。省畜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改变我省生猪养殖的传统观念,帮助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同时,提高养殖业效益将鼓励各地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目前,我省养猪业已经进入转型阶段,“预计今年底全省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出栏量将超过25%。”省畜牧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猪价波动会随着养殖方式的转变变得越来越平稳,养猪暴利的时段也会越来越短。

相关新闻

诚信养猪让你吃得放心

  9大猪肉生产链重点企业郑重承诺

  (记者徐虹实习生何婷)为抓好猪肉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在省科技顾问团、省食品工业协会、省畜牧兽医学会的倡导下,省内9大猪肉生产链重点企业10日在雅安发表四川猪肉食品安全宣言:诚信为本,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营养的放心猪肉。

  9大企业在宣言中表示:遵守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及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完善企业的猪肉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按规定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猪肉食品消费信息,决不向消费者推销病、死猪肉食品或过期食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扶持和帮助农民实施适度规模标准化养猪,提高农户集中饲养生猪的质量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推进养猪业清洁生产,争取在生产过程中预防疾病、减少用药和提高猪肉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做到废物达标排放,优化猪肉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健康养殖;参与支持食品卫生科普宣传。



三招“催肥”生猪

  仪陇县新政镇何家沟村养殖户有一套方法———

  吴启富 本报记者陈勇 8日,烈日下仪陇县新政镇何家沟村一排排白色小瓦房格外显眼。

  “那是我们的‘养猪家园’!”村民黎家贵告诉记者:“如不靠养猪合作社的‘赊养’政策,我也没本钱一年出肥200头,年底可赚3万多元!”

  何家沟村养猪生产合作社理事长王芳军介绍:养猪生产合作社、龙头公司加农户的‘抱团式’发展,采取托养、赊养、租养,将全村劳力、资金和设施向养猪业迅速集中。去年全村养猪不足2000头,人均仅1.14头;今年可达2万头,人均养猪11.5头,人均仅此一项可增收1000多元……

  2005年,何家沟村把张公镇的“养猪能人”王芳军请来建起了“养猪家园”,2006年5月,又成立了以王芳军为理事长的养猪生产合作社,对社员“五统一”服务:统一提供猪源、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及技术培训、统一提供优质配合饲料、统一组织消毒防疫和防病治病、统一回收产品。目前已吸纳社员120多户,发展外围养猪农户300多户。

  针对不少农民想规模养猪,但又缺乏启动资金的实际,养猪生产合作社推出了“托养”、“赊养”、“租养”3招方式,有效破解了难题。合作社还与农村信用联社协调,以生猪销售权作抵押给养猪户担保,为有能力的农户融通资金,扩大了养殖人群。

  何家沟村4社的何仁付算了一笔账:他饲养的150多头仔猪是由合作社和公司提供,他只负责饲养。3个月后,他将每头100公斤左右的出肥猪交给公司,由公司付给他每头猪60—80元的劳务费。

  “这种方式就叫‘托养’,农民只出劳力、圈舍,几乎不担风险,也没有资金压力。”王芳军告诉记者。

  黎家贵则采取“赊养”的方式,先由公司向他提供仔猪、饲料、防疫治病、技术指导,几个月后,向公司按市场价交售肥猪85头,然后向公司支付了仔猪、饲料等费用,“这笔‘生意’赚了1.3万多元。年底还能出110多头,还能赚2万多元!”

  “租养”就是对有圈舍但无劳力养猪的农户,由合作社协调,公司统一将其闲置的圈舍以平方米10元的标准租赁下来养猪。

  何家沟村养猪生产合作社已把“地盘”扩展到复兴镇唐家坝村,215户农民以圈舍和劳动力入股,合作社与公司以仔猪入股,利润四六分成。盘活闲置圈舍近5000平方米,使唐家坝村增养肉猪3500头,为村民增收逾40万元。

  为有效化解养殖风险,何家沟村已由合作社牵头,与保险公司给种猪、肉猪上保险。农户只需支付总价款2.5%的保险费,便可获得“种猪2500元/头、肉猪1000元/头”的保单,如生猪意外死亡,保险公司则按保额的90%进行赔偿。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