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规模化养猪是大势所趋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8-10  
       近日,山东省平原县桃园办事处贾庄农户牛胜国饲养的11头育肥猪即将出栏,他高兴地说:“这批猪是4月份购进的,子猪价格达到每千克11.6元,现在出栏,正是好行情,1头猪能挣600多元呢!”与养猪户的兴高采烈不同,经常买猪肉的德城区居民张大妈,看着肉店内不断刷新的猪肉价格,连连摇头,“这猪肉也太贵了吧!”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不断大幅攀升,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目前,育肥猪、猪肉、子猪价格已经达到每千克14元、22元和15元,分别比年初上涨 62.7%、46.7%和78.6%。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农户饲养1头母猪(产子10头)获利4000元以上,饲养1头育肥猪获利在300元以上,一个存栏百头规模的小型养猪场年收入可在10万元以上,效益极其显著。 造成生猪价格屡创新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生猪饲养总量下降,市场供应不足。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进入新一轮发展波谷期,价格不断下跌,多数养殖场户出现亏损,与此同时又受到猪链球菌病、猪高热病等生猪疫病的严重冲击,养猪场户特别是散养户疫病防治不科学、不及时,生猪病死率居高不下,损失惨重。在这种形势下,广大养猪场户纷纷减少生猪存栏甚至停栏罢养,生猪饲养总量急剧减少,市场供求出现失衡,于是出现了目前货紧价扬的现象。其次,玉米价格上涨。由于生物能源的集中开发,大量玉米用做制造燃料乙醇,使得原本就供求偏紧的玉米更加紧缺,数据显示,玉米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6.5%,这使得养猪成本明显增加。另外,物价总体上涨、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等,也助推了生猪价格走高。 显著的效益带动了生猪生产的恢复,特别是5月份以来,各地母猪存栏量出现小幅增加。但应当看到,与生猪市场价格的火暴相比,农户补栏生猪的积极性却并不高。原因主要是:2006年大范围发生的猪高热病给广大养猪场户特别是养殖专业知识匮乏、防疫措施不到位的小型猪场和散养户,造成重大损失,养殖户至今 “谈猪色变”、“谈热色变”,迟迟不敢补栏生猪。另外,现在农户发展养猪处在一个“少了不合算、多了养不起”的两难境地,也是制约生猪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按当前农户的经济和场地条件,饲养规模多在三五头,年出栏10头左右,在效益稳定的年份1头猪也就挣150元左右,一年就是1500元,如果碰上了猪病猪灾,一年就白忙活,还不如农闲外出打工,挣钱多,还省心;如果想发展规模大一点,一个百头规模的小型猪场,就需要占地10多亩、投资10多万元,这些问题一家一户又难以解决,所以许多散养户选择了永久性退出养猪行业。在分散饲养户快速减少的同时,大型规模饲养场的发展却因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增长缓慢。因此,预计生猪市场出现的供应空档难以在短期内弥合,生猪供求紧张、养殖效益看好的形势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生猪生产是我国的传统大产业,不仅关系众多农户的增收致富,而且影响到千万家庭的肉类消费,切实抓好生猪生产十分重要。根据当前生猪生产的新形势、新特点,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突出规模化饲养规模饲养是决定养猪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只有生猪养殖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疫病防控、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从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保证养殖效益和生猪及其产品的质量。总之,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市场,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规模养殖已是大势所趋。在发展规模饲养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好资金和用地两个难题。其中,在资金扶持方面,政府财政和金融机构应积极向养猪业倾斜;在用地方面,要在充分利用非耕地的前提下,按照《畜牧法》有关规定,积极合理地安排好规模养猪场用地。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当前生猪疫病呈现出非典型症状、混合感染、不好诊断的特点,疫病抗药性明显增强。如果农户养的猪得病,费用少则十几元,多则几十元,一旦有病死现象,损失会达到几百元。因此,养猪户应改变“重治轻防”的思想,树立“以防为主”的观念,从养猪场选址、猪舍设计、程序化防疫、科学饲料配方等基础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防止疫病的发生。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为切实做好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促进产业链条连接小规模的养猪场户可通过建立生猪产销协会、合作社等方式,与龙头加工企业建立产销联结,加强信息交流,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从而将“小舢板组成大舰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业化经营、大规模生产,收到降低成本、减少疫病、提高售价、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