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堵控工作,站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防堵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面临的严峻形势,紧急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置我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堵控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调整充实县乡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成立技术指导组和检查组,认真落实防堵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条条有人抓,块块有人管,坚决把疫情堵在县境外,全力以赴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堵攻坚战。
二是认真开展宣传发动。县乡各级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张贴公告、通知、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农村、农户家中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科学防治知识,消除群众恐慌心理,提高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督促群众对病死猪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截止目前,在县电视台播放《公告》1期,张贴《公告》300份,发放《通知》250份、防治宣传单300份,办宣传专栏6期,开展技术培训5期1000余人次。
三是加强疫情查堵力度。除南岸大桥动物检疫点外,在会仪、中村交通要道增设了临时检疫点,3个检疫点共安排17人把守,坚持24小时值班,严把入口关,已检查消毒车辆70余辆,堵回四川等地生猪72头。各乡镇共组织60余人在沿江码头、渡口和与永善县接壤的主要道路口设立流动检疫点,严格检查和消毒车辆468辆,严禁从疫区引进生猪及其产品进入我县,一经发现,依法给予严肃处理。同时,对全县范围内各车站、猪肉市场、猪肉加工企业进行疫情检查,坚决防止疫情跨区域扩散蔓延。
四是紧急开展免疫工作。对全县范围内饲养的种猪,养猪大户、交通沿线、城乡结合部以及与永善县接壤的9个村民小组区域内的生猪,紧急进行猪瘟、猪副伤寒等免疫接种,最大限度建立免疫屏障。同时,搞好消毒工作,建立免疫档案,抓好督促检查和查缺补漏工作。实行免疫举报制度,对免疫工作措施不力或虚报的地方,给予全县通报批评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五是加大检疫监管力度。加强生猪产地检疫,防止病猪进入流通环节。抓好生猪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强化免疫标识管理,对上市的白条猪肉必须持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才能销售,对病死猪采取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严禁运输、加工、经营病死生猪及其产品。
六是强化疫情监测报告。县、乡业务部门认真做好动物疫病疫情监测工作,摸清疫情家底,把握发生趋势。建立疫情报告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严肃查处瞒报、漏报、迟报和谎报疫情等行为。做好信息收集上报和保密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七是确保工作经费投入。在财力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县政府安排了一定的专项资金,县农业局挤出2万元资金用于开展前期防堵控工作。同时,加大对防疫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做好物资储备,县乡畜牧兽医站均配备了冰箱、冷柜、工作服、消毒药品等物资,确保防堵控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