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新疆天然草地生态保护工程
天山网讯(记者方云静报道)中日政府间技术合作项目“新疆天然草地生态保护及牧民定居示范工程”6月14日启动实施,该工程将建立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结合利用的新型草地畜牧业生产体系牞为新疆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途径。
目前,新疆天然草地面积达4800万公顷,是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载体,承载着新疆约50%的草食家畜,成为游牧或半定居的哈萨克、蒙古等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存基础。多年来,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天然草地退化严重,加剧了新疆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而载畜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到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这一合作项目总经费2170万元人民币,其中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无偿援助2000万元,自治区科技厅配套170万元,执行期限5年。这也是迄今为止新疆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投资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项目。
新型草地畜牧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将形成草地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可持续发展与农牧民脱贫致富紧密相连的良性生产模式。同时,项目将通过赴日培训,为新疆培养一批草地管理、家畜饲养、饲草料种植和加工的专业人员,并形成一套生产技术体系进行推广。
今天,该项目的执行机构——中国新疆草地生态保护与利用工程中心也正式揭牌成立,新疆畜牧科学院成为其依托单位。项目还将通过该工程中心在富蕴县和昌吉市建立两个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生产示范样板。
据了解,自1986年中国新疆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以来,先后实施了“乌鲁木齐西山水源地开发调查项目”、“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资源开发合作基础调查”、“吐鲁番盆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利用草炭进行荒漠地绿化技术合作”等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