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浅谈猪的采食量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2-25  
 

在乳猪料的配制过程中,如果说不拉稀是乳猪料的第一要求,换料快就应当是乳猪料的第二要求。对于生长育肥猪来说,则更是如此,说是第一要求也不过分。在实际生产中,一个猪场或者养殖户换上你的饲料,三天之内不爱吃,轻则喂完这批饲料后不再用你的饲料,重则马上退货。因此,猪的采食量是饲料厂和猪场老板、养殖户、技术人员以及饲养人员必须经常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做好饲料的必备条件。本文仅就饲料的适口性这一猪料配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点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1、采食量的评价标准

理论上说,猪采食量的好坏是一个相对值。两种不同的饲料,一种适口性好,另外一种适口性差。大部分猪或猪的大部分时间会去采食适口性好的饲料,但仍有小部分猪或相对较少的时间会去吃适口性差的饲料。不会出现所有的猪只吃适口性好的饲料,不吃适口性差的饲料。因此,一种饲料适口性的好坏,只是其相对于其它饲料的表现值。

举个例子来说,假定同样的饲喂量,用别的厂家生产的饲料在15分钟内能够吃完,而用你的饲料却要20分钟才能吃完,养殖户就会认为你的饲料质量不好。与此类似,同样是20袋饲料,用你的要20天才吃得完,用别人的在15天之内就能吃干净,也说明你饲料的适口性有问题,猪不爱吃。因此,饲料的适口性对于养殖户来说,主要的评价标准为两点,一是要吃得快,二是要吃得多。也就是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数量。

2、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影响采食速度和采食数量的因素很多。但对于饲料本身来说,根本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饲料本身的适口性;二是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2.1 饲料的适口性

理论上讲,适口性是一种饲料或日粮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特性的总和,是动物在觅食、定位和采食过程中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对饲料或饲粮的综合反应。适口性通过影响动物的食欲来影响采食量。

动物具有天生的对特定饲料的喜好或者厌恶。而这种特定的喜好或者厌恶,则来自于过去的采食经历。动物在其生命过程中,可能将饲料的某种风味、滋味或者气味与某种愉快或者不适的感觉联系在一起,进而产生对该种饲料的喜好或者厌恶。

国内外的大量资料证实,幼龄动物最易养成对特定饲料质地和气味的喜好或者厌恶,而且这种喜好或者厌恶可能伴随其一生。

乳仔猪是如何养成对某种饲料的喜好或者厌恶的呢?在理论界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可能涉及到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很多因素。从国外的一些资料来看,如果在母猪料和仔猪料中添加同种的香味剂,该种香味剂对仔猪的采食量与日增重有时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而单纯在仔猪料中添加香味剂往往效果不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不妨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如下推测。在哺乳期,乳猪会闻到母猪料的味道。而这种味道在其生命后期,可能会使其想起童年时与母亲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进而对特定饲料的香味产生愉悦的感觉,从而增加采食量。

与香味剂不同的另一类风味物质为甜味剂。其作用效果在行业内基本上得到了认可。但在使用过程中,究竟应当添加到多大量,使用甜味剂后是否应当使用糖类物质。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饲料的甜度并不是越甜越好。但究竟应当甜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目前还不清楚,只能通过饲养试验和人的经验来确定。由于饲养试验费时费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饲料生产出来以后,往往是依靠品尝来确定料的甜度。但人与猪在生理上存在很大差异。人的味蕾数量远远低于猪和狗的味蕾数。因此,在味觉器官方面,猪比人更灵敏。当人感觉到饲料有些甜时,猪可能就会感觉到很甜。人感觉比叫苦,猪可能就会感觉非常苦。

饲料中使用甜味剂后,是否应当再添加糖类物质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总体来说,糖精钠的甜度效果与糖类物质的自然甜度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糖类物质的自然甜度效果还是要优于糖精钠的甜度效果。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糖精钠的后苦味;二是糖精钠的甜度效果与料的饲喂形式有关。如果是湿拌料或者潮拌料,糖精钠类物质在入口之前有一个充分的溶解时间,其使用效果要好于干粉料。但以上的观点也只是一些逻辑上的推测,或者只是一些经验,在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验证之前,非常值得商榷。

从生产实践上来说,目前中国的饲料尤其是乳猪料是越做越甜了。在使用糖类物质的基础上,同时添加了一定量的甜味剂。由于饲料的适口性是一个相对值,是比出来的,你的料甜,我的料可能比你更甜,但究竟应当甜到什么程度,没有清楚地认识,反正没有客户投诉适口性问题就好。

2.2 饲料的消化率

饲料的消化率是决定采食量的根本因素,这一点目前在生产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从理论上说,猪的采食量主要取决于胃肠道的排空速度。而胃肠道的排空速度与胃肠道的蠕动节律与饲料的消化吸收速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饲料原料消化率比较低时,为了进一步消化,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会相对延长,这将影响到胃肠道的排空速度,进而影响采食量。

3、改进猪的采食量的营养技术措施

3.1 重视饲料原料的消化率   

关注蛋白质的浓度,忽视消化率是当前猪料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为了补够标签中的蛋白质含量,许多营养师在饲料中添加和使用大量的非常规饲料原料。对于动物来说,只要饲料中的非常规蛋白质原料不是过高,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完全有能力消化和利用。但在应激情况下,情况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正如人在身体不舒服时不爱吃东西一样,动物在受到外来环境或其它因素刺激时,对饲料原料的消化率也会相应降低。这时如果饲料中存在大量的难以消化利用的饲料原料,会进一步加剧动物的不良反应,导致动物消化不良,不吃甚至出现腹泻。这一点在北方的冬季尤其明显。

北方的冬季气候比较寒冷,而养殖户的防寒保温措施又比较差,加之我国饲料配制过程中存在能量偏低、蛋白偏高的问题。当动物受到冷应激时,出于防寒和保温的需要,需要将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为能量,这时如果饲料中的蛋白质消化不了,转化受阻,就会出现消瘦、毛长、闹圈等现象。

针对北方冬季的这一情况,改进采食量的首要措施为在保持合适的日粮能量浓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少使用或不使用难以消化的的饲料原料。具体做法是在冬季适当降低日粮的蛋白水平,用降低地成本空间来选择易消化饲料原料。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在冬季随着季节的变化,动物的采食量会明显增加。与正常季节相比,蛋白质水平适当地降低并不会影响到动物蛋白总量的摄入;

二是非常规饲料原料本身往往是消化能值和净能值偏低,动物为了消化这部分饲料原料,往往要加剧胃肠道的运动,而胃肠道的运动是需要能耗的。这将进一步导致能量和蛋白比的失衡。

3.2 重视不同阶段饲料的衔接

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被忽视的因素是不同阶段饲料的衔接。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二:

一是养殖户不按照饲料的推荐阶段使用,往往过早的使用下一阶段的饲料(哺乳母猪

料除外)。由于下一阶段的饲料往往在能量、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等方面都低于前一阶段,导致猪不爱吃、采食量低。

二是配方师没有充分重视不同阶段饲料的衔接,有时也会出现采食量低的问题。

具体做法是在设计配方时,尽量使下一阶段饲料的营养物质浓度接近上一阶段猪的营养需求,并减少两个相邻阶段饲料在外观和风味上的差异,这可能对减少生产实践中关于采食量的投诉有所帮助。

3.3 改进猪的采食量的其它措施

     改进猪的采食量的营养措施还有很多。比较有效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四种:

一是保持日粮的合适能量浓度。由于饲料质量的好坏是比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如果抛开日粮原料的消化率不谈,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日粮的能量浓度越低,采食量相应会增加。生产实践中,如果你的饲料能量浓度高于其它饲料的能量粮浓度,而这种差距恰好存在于导致采食量差异的临界点之外,可能会出现采食量降低的问题。因此,日粮的能量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寻找日粮营养浓度的在不同阶段的临界点往往是配方师在设计配方时经常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长期大量实验和经验的总结。

二是保持日粮的合适纤维浓度。由于纤维会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进而促进胃肠道的排空。合适的纤维会促进猪的采食量,但纤维含量过高,食物在胃肠道中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即被排出,则会影响到猪的生产性能。生产实践中,很多地区往往存在纤维含量过高的问题。

三是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赖氨酸含量。从国内的一些实验表明,在当前以总氨基酸模式来确定氨基酸需要量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日粮的赖氨酸浓度会提高猪的采食量。

四是要对维生素的使用给予充分的重视。由于维生素与体内许多酶的活性密切相关。会间接影响到采食量和动物的其它生产性能,必须在生产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多维在国内已经生产使用多年,某些营养师片面地认为多维在当前的使用过程中不存在什么问题,对多维的使用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实际上,我国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国家的维生素使用标准。所沿用的大多是NRC或者国外维生素企业的建议添加量。而维生素需要量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国内外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和讨论:

(1)       抗生素使用对动物体自身维生素合成的影响;

(2)       养殖环境对动物应激的不同;

(3)       饲料使用周期的差异;

(4)       饲料原料的稳定性;

以上几个方面的差异最终将导致维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和添加量不足的问题。但在当前饲养条件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现,猪很难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多维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五是适当降低日粮的矿物元素水平。从国内外的一些资料上看,如果日粮的矿物元素处于临界水平甚至轻微缺乏,动物为了获取充足的矿物元素或者微量元素,会通过提高采食量来获取满足。因此,适当地降低日粮的钙磷浓度和微量元素浓度都可能对提高猪的采食量有所帮助。

总之,影响猪的采食量的因素很多,本文由于篇幅和学识所限,不能一一论述。一点粗浅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