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猪不管规模大与小,首先要相信科学,科学养猪是猪场成功的基石。将科技溶入养猪业必须先从更新养猪观念开始。比如:现代养猪赚钱是通过充分挖掘其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从而达到较好的生产效益,而不是单纯地靠好的市场;养猪应关注综合生产成本和最终利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省钱。要充分认识到猪疾病防疫比治疗更重要、更经济,要重视到每一健康猪场都以“预防第一,治疗第二”为原则。规模化养猪不仅要关注烈性传染病的预防,同时也要关注消耗性疾病的防疫。如:寄生虫、气喘病等。
一、猪场疾病的预防
(一)要树立正确的防治观念
在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话:“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俗语总结出养殖业有很大的风险性。养殖者,或者是从事养殖的企业要想化解这个风险,就必须树立科学的防治观念。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保健最便宜的理念。因为预防是积极的,占主动的,是预防某一阶段性或日龄性疾病发生的一种措施;一旦猪场的猪得了病,再去治疗就被动了,会影响生长,增加其饲养成本,影响其生产性能。孔子说:“先知、先觉者,胜。”就是这个道理。
在正确地选择预防性用药方面,要根据本场所在地区的环境和每年度常见病以及传染病的发生率,选择有针对性的预防药品。如预防各类传染病苗类:菌苗、疫苗、类毒素、抗病毒血清、抗毒素等;饲料中常用的药物:磺胺类、维生素类、沙星类、抗生素、抗菌素、微生态制剂以及具有抗炎和提高免疫力作用的保力胺-S等。
保力胺-S是植物萃取物,含多肽、生长因子、多醣体酶、蛋白酶和钙等重要元素,配合药物使用能大为缩短治病疗程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对僵猪再生长、弱小猪增重的效果特别显著,如果把它列入保健程序,可减少猪病,让您做一个快快乐乐的养猪人!
对猪场的管理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准确判断病因,做到对症用药。兽医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药(包括消毒剂、抗生素等),要轮换用药,否则将造成抗药性或药物残留,疗效欠佳。而且做到正确使用药物剂量,不能随意加大使用剂量,否则可能会造成中毒。使用药物治疗时,还须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不要多种药物混合使用。
(二)生物安全是健康猪场有效预防疫病的的第一要素
众所周知,一个猪场的健康程度同生物安全息息相关。只不过我们有很多的养殖户(场)常常认识不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疏忽了生物安全对猪场的作用,常常导致养殖户或养殖企业预防措施不到位或者是失败。任何结果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户或场的直接管理者不能全面了解猪群疾病发生的规律、认识疾病流行的概念、重视疾病的防制原则。为加深生物安全对养殖全局的重要性,使其产生特定效果,特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猪场的选址和布局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站在生物安全这个角度上考虑猪场的选址和布局,人们总结出了背风、向阳、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水质卫生、排污方便的地理环境适合建猪场。而且还应注意选址要同主要交通干线,居民点其他繁殖场至少要有2000米以上的距离;并且尽量远离屠宰场、废物污水处理场所和其他污染源。在大多情况下,猪场的场址和合理的布局是疾病防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上猪场选址、布局的理论是通过多年的生物安全实践总结出的。猪场如果没有隔离沟或带,往往受地方性、传染性疾病的制约,逃脱不了各类传染病侵害,造成损失。不背风的猪场,猪群易得流行性感冒、气喘病、急性肠炎、无名热等;不向阳的猪舍,猪群易得障碍性、生理性、营养性贫血、寄生虫、皮肤病、猪痢疾、仔猪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地势不高燥,通风不好的猪舍,群体易得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肺炎等;在养猪密集的地区,很容易造成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的传播。如圆环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以及口蹄疫等疾病随风传播,猪场一旦“享有”这些传染病,在很长时间内生物安全就受到侵犯,很可能就会形成多发生、立体感染疾病。
2、猪场规模的确定要从生物安全角度出发。各种疾病的形成,是不同病原微生物所致。而许多病原微生物需要在宿主体内进行大量繁殖。对其微生物不敏感的猪,其微生物就无法在这一猪体内完全自我复制其致病原;对其敏感的猪都要能是潜在的病毒生产源,其他猪一旦感染,猪群会将毒粒子排出,如果此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那么就会暴发一场传染病。假如发生在规模较小的猪场,此传染病维持的时间就不会很长。如传染性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然而,在较大的猪场结果就截然不同了。因为猪场越大,易感猪就越多,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如典型猪瘟、仔猪副伤寒等。
猪场暴发某一传染病,首先就是控制、扑灭。猪场越大,猪群越多,花费的时间就越长。防制的办法通常是紧急接种疫苗,靠此方法来试图得以控制。然而猪场内有些猪是不能接受的。比如在哺乳期的仔猪,以及在母猪体内未出生的胎儿,它们体内仍然存在能够抵抗疫苗病毒的母源抗体。猪场越大,每天都有出生或每周都有断奶的仔猪,同时就会不断地出现易感猪。免疫接种并不能保证所有仔猪在受感染之前产生免疫力。
在亚洲,大多数猪场都实行接连分娩这种模式,灵活性较差。万一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只有单纯地靠消毒来控制现状。因为大多数病原体在宿主体内都能够长期存活、繁殖,在宿主体外是没法长期存活的。在生物安全的全过程中,消毒的关键就在于消毒后的猪舍空一段时间,大约7天,这样才能显示出消毒的作用和威力。但是在亚洲养猪场共同存在的一个缺点,就是在规模设计上是连续生产式,能做到对猪舍的消毒,却无法做到猪舍消毒后的空置。在今后的猪场设计上确实要改变以上的不足之处,实行“生、育、养”分开等多区式饲养,实行分批分娩或确实意义上的全进全出制,能有效防制很多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3、新猪的引入。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同时不断的增加和更新,这是很自然的。但是一提到将外面最优良的品种引入本场,那就不是简单的事了。凡是养过猪的人,大多都知道,猪病能使猪场毁于一旦。到外地引种是一件非常复杂、危险的工作,它关系到整个猪场的命运。
新猪能将新的病原通过引种这种途径直接带进场,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及皮肤病等。每个猪场都有本身固有的疾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从其他地方引入新猪,一定要了解这个猪场的情况,猪的健康程度,尽可能引一家的种猪,即使有某种病的存在,也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不同场家新猪的引入,集中到一个猪场,往往引起多种疾病和发生。同时继发感染后形成合并症,最终爆发传染病,比如说:如果本场固有的猪群对所引入新猪所携带的新菌株或毒株没有抵抗力,那么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常见微生物也会出现变异。造成失去本场猪群对其的免疫力,最终发生极难应付的问题。
猪场决定要引入新的品种来改良或补充猪场的生产,通过大量的调查、血清学检测等手段,来决定猪是否健康。往往以上办法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所有的猪不携带病原微生物。为避免损失,减少损失,预防不测,成功的办法就是检疫。
4、检疫。检疫是生物安全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做法就是将新引入的猪群与原有猪群隔离一段时间,最好隔离点不在同一猪场。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很少,因为多数猪场都没有设隔离舍。替代的办法就是利用猪舍内的空舍,这种办法一般不可取。
检疫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首先是检疫期的确定,一般为3-8周。在检疫期内,主要是频频观察新猪群体的表现。包括呼吸、体温、精神、采食、饮水等各种情况进行汇总,确定猪群的健康程度,并要按期进行血清检测,如猪瘟、伪狂犬、布氏杆菌等病的抗体,通过检疫手段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它是能及时检测出疾病并能预防其传播的方法。但是,检疫也不是预防新病传入的完全方法,有许多患慢性病的猪,愈后却仍然携带病原微生物,而不表现疾病症状,只要认识到这些就会排出病原微生物。检疫过程中的各种方法,只能检出处于急性潜伏期的猪,对传染性胃肠炎、口蹄疫等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无效的。这是检疫工作的不尽人意之处。
5、对买猪人、来访人及本场工人的要求。根据不同猪场的不固定性,出栏的猪群也就不同。自繁自养猪场,出栏的是肥猪,仔猪繁殖场,出售的是仔猪。无论仔猪还是肥猪面临的都是饲养场和屠宰场,他们在某一地方控制着某一市场,从当地的一家猪场到另一家。但这些往往引不起你的注意,也许你的场子设置了消毒设备,实行了扎扎实实的生物安全措施。严格地说,无论是车和人都不能进场,而且,车辆走后对装猪台进行全面细致地消毒。
猪场营利、规模增大、技术提高、带动了周边一大批养殖户,成了当地的龙头企业。猪场成了当地政府部门宣传的对象。参观人来了,学习的人多了,这些都要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来访人员就可能成为传染病的机械性携带者。要确定来访人是否进入本场的生产区,获准入场的应越少越好,最好都不让进场,在办公区设置临控系统,通过闭路电视将场内的全景、饲养、管理全过程加以讲解,这是最为理想的形式。遇特殊情况非要进场的,要进行全面的消毒、洗澡、换衣及排毒,以免将传染病原带入场区。
对本场工人的管理,生物安全措施执行必须到位,一日生活、工作秩序要达到标准,不能随意更改。要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素质,对场内的管理规定要理解,并坚决执行,比如不能将火腿、熟肉制品等食品带入场区。工人们必须遵守猪场的纪律,必须承诺不接近本场以外的任何猪只。
6、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针对地方流行性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建立合理有效的常规免疫程序,是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如猪瘟等,如果6个月之久未曾对猪群进行接种,那么就会出现近90%的猪对猪瘟、病毒表现敏感。因为生长猪的数量是繁殖母猪数量的10倍。
免疫接种的方法有双重意义。一是预防、二是控制。对于大多数流行性病来说,免疫接种的方法一般根据地方季节性疾病防疫结合日龄性防疫进行。往往根据地方易发病和本场易发病制定的。然而,在不存在某些疾病的猪场免疫接种对于在生物安全措施万一被突破时,对猪群提供保护这方面来说是绝对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免疫接种被看作为预防疾病暴发的一种保证。
二、管理措施
说起管理,首先是猪场内环境的有效控制,是预防各类疾病的重要环节。比如对舍内温度的控制,冷与热对不同阶段的猪都是应激因素,均能危害其免疫系统,降低其抗病因子的抵抗力。寒冷是引发仔猪下痢的主要因素。在热带国家的很多猪场,基本都不设采暖设施,仔猪往往很易受到寒冷的影响。特别是出生在夜里或雨季,仔猪受冷后对大肠杆菌非常敏感,就会出现非传染性疾病,如仔猪黄、白痢。母猪消瘦综合症就是泌乳期营养不良引起的。除了管理措施不到位外,猪场的布局及猪舍的设计不当也会造成对猪的应激。对于许多疾病来说管理措施恶劣,猪群就易患病。如营养不良、拥挤、妊娠、寄生虫、免疫接种、冷、热及脏等,如果没有这些应激因素,即使猪有病,也不会加重的。腹泻、肺炎、生长参差不齐和新生仔猪断奶后生长不良等问题,可以说与疾病有关系,但更多的是温度的控制、密度、通风、饲料、预防药物的添加不当等因素的结果。
此外,猪场的饲养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从大的气候、环境入手,抓好内外环境的消毒和疾病预防工作,用好的管理方法提高生产力。同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场为家,爱护场内的一切设备和工具;树立以猪为本,人为猪服务的意识,善待猪群,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全身心投入猪场管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