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小水禽孕育大产业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2-07  
     在推进“后劲在畜”的战略进程中,江西省水禽业开始成为支撑家禽养殖快速发展的优势产业。去年,全省鸭、鹅的出栏量和肉产量在全国的排名已上升到了第八位,成为全国优势水禽产区。

    水禽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江西省养禽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水禽肉占禽肉比重提高到了50%,占肉类总产量比重提高到了11%,水禽蛋占全省禽蛋总量比重为45.6%。水禽对全省家禽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5%,水禽开始成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带动农民致富的一项大产业。

    养殖小区的带动力

    丰城市小港镇地埂村的农民特别高兴,因为养鸭已成为他们增收的主导产业。村民袁春喜指着村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鸭棚说,这几年,他家年均养鸭1.4万羽,年纯收入达30多万元。近年来,地埂村以小区养殖户为龙头,大力发展养鸭,全村298户就有270户养了鸭,农民人均养鸭纯收入过了5000元,占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80%。

    以养殖小区为带动力,突出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布局,是江西省做大做强水禽产业的战略思路。近年来,江西省重点发展赣中和赣南两大水禽优势产业区,其中赣南重点发展肉类水禽,赣中重点发展蛋类水禽,并兼顾肉类水禽。在鄱阳湖资源深度开发中,将鄱阳湖区作为全省新兴水禽生产区加以建设,全省水禽生产区域格局基本形成。南昌、丰城、樟树等10个重点水禽县(市、区)的饲养量占全省水禽饲养总量的比重近60%,鄱阳湖区水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水禽规模养殖蓬勃发展,水禽养殖小区不断兴起,已成为江西省水禽规模经营发展的一大亮点。水禽小区的建设,合理地规划了土地和水面的利用,有效地处理了环境污染和动物疫病交叉感染等问题,扩大了商品批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产业化经营的牵引力

    产业化经营是做大做强水禽业的牵引力。这几年,樟树市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力,为养殖户统一供应饲料、统一供应鸭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全市水禽专业村已发展到32个,水禽专业户达1426户。

    在今天的江西大地,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力,加快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带动小生产走向大市场已成燎原之势,全省水禽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格局已初具规模。板鸭、味蛋、羽绒等传统水禽产品品质得到提升,竞争力增强,全省水禽加工产品已发展至上百个系列,全省水禽加工产值达到25亿元,并涌现出煌上煌烤卤、惠联白条鸭、广丰白银鹅、兴国灰鹅、大余板鸭、仙丹味蛋等一批品牌产品。

    在推进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通过与养殖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了农民致富。丰城市华英集团与五个养殖基地的200多户养殖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条件下,通过签订产销合同,使产销行为由松散、随意的结合变成规范紧密的联合,每个养殖户年纯收入1万多元。

    搞活流通的倍增力

    在做大做强水禽产业的进程中,江西省始终把搞活流通放在发展壮大水禽产业的突出位置来抓,多管齐下,加快水禽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专业批发市场,这耀眼的“星火”,燃旺了水禽产业。南昌、丰城两大全国大型禽蛋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均超过亿元。如今,这两大市场联结了上百家禽蛋加工厂和上万个蛋鸭养殖户,培育了上千人的禽蛋贩运队伍,江西水禽产品通过这两个市场走向全国各地市场,使江西省成为全国鸭蛋重要集散地。

    在与市场的衔接中,樟树市36个流通协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外设立销售网点和窗口,把加工大户请进来组织货源。通过内引外联和市场开发,该市水禽产品以肉质鲜美、价格适中,深受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地市场青睐。

    江西省的水禽业正踏上一条大产业之路,各地正在加快做大做强这一富民产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