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认真调查发现,当前在农区发展规模养殖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动物疫病防控难养殖户饲养的畜禽生病后,一般都是请周边的兽医治疗,自己没有疫病治疗知识,再加上当地兽医的治疗水平不高,一旦治疗无效,自己束手无策,只能任凭疫病的发生和蔓延,畜禽发病死亡率较高。尤其在今年夏秋季无名高热猪病的侵袭下,一些养殖户损失惨重。
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由于养殖户都是分散饲养,组织化程度低,养殖信息不灵,不能有效预测市场价格变化对养殖的影响,当畜产品销售价高时就及时大规模补栏,价格低时又急于出栏,受市场销售价格的影响,养殖数量波动很大,养殖赚不赚钱主要依赖于市场销售价的高低变化。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有的散养户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但由于缺少资金,只好采取小步慢跑的发展方式。要发展规模养殖,至少需要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的资金,而目前养殖户筹资十分困难,解决不了资金短缺问题。
土地分散经营和养殖污染不利于规模养殖发展由于当前农村实行土地经营权30年不变的政策,养殖户想把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只有进行土地置换或者租赁,这必须在与其他农户达成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再加上养殖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一些农户不愿意进行土地置换和出租,甚至还为其他农户发展规模养殖设置障碍。
养殖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乡镇机构改革后,原来设在乡镇的农业“五站”撤并,成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每站只有事业编制5人~7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每站只有一人,有的一人也没有,技术服务力量十分短缺,不适应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还有信息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等建设都比较滞后,不能很好地为养殖户服务。
加快推进农区规模养殖的几点建议
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发展规模养殖作为加快畜牧养殖生产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来抓,研究发展措施,制定实施规划和具体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一是根据本地实际,抓好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示范场建设,让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的热情。二是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将农业开发、以工代赈、扶贫等资金向畜牧业倾斜,重点扶持规模养殖发展。三是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支持农民发展规模养殖,增加贷款数量,延长贷款时间,切实解决养殖户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四是农业、畜牧、财政、土地、交通、电力等部门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发展规模养殖创造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五是有关职能部门要增强服务能力,为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产品营销、技术咨询、人力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解决养殖户科学饲养水平不高、养殖信息不灵、畜禽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促进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健全三个体系一是健全畜牧技术服务体系。各地要建立和完善畜牧技术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养殖户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科学饲养、动物防疫等适用技术的运用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对规模养殖的提升作用。畜牧部门要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规模养殖场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养殖场的设计和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推广和服务,为规模养殖提供技术保障。
二是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建立一支技术水平较好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动物疫病诊断化验室,充实技术力量,提高动物疫病诊断和检测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实行逐级供应制度,保证用于免疫的疫苗质量,做到真苗、真打、真有用,构筑起畜牧业发展的安全屏障。
三是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把畜禽良种体系建设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高养殖效益,推进规模养殖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每3个~5个村建有一个较为规范的畜禽品种改良点。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畜禽良种普及率争取每年提高1个~2个百分点。
做到五个加快一是加快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主动转变职能,充分发挥服务作用,鼓励和引导养殖户成立畜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努力培育专业协会的自我发展能力,把畜牧经济合作组织培育成为牵动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是加快养殖小区建设。各地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养殖小区规划,引导养殖户采取多户联建、股份制合建、养殖大户单建或者加工企业兴建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快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步伐。
三是加快农村养殖带头人的培养。结合实施“阳光工程”,把培养农村规模养殖、畜产品购销带头人作为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壮大畜产品流通队伍,开辟销售渠道的重要措施,切实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充分发挥农村养殖业带头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调动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的积极性。
四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以畜牧养殖业为纽带的循环经济,积极推广“林-草-牧-沼-菌”、“牛-沼-菌”、“猪-沼-菌”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延长畜牧产业链条,增加养殖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五是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产业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协调龙头企业、各类养殖协会、中介组织、交易市场与养殖户的利益关系,使他们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