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调查工作将采用周期性现场调查和室内后期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2年的野外调查和研究,查清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保护区水域的水质状况、主要水域河道地形及底质和水文状况、主要珍稀鱼类和特有鱼类及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现状、其它水生生物资源现状,最终完成《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生物及环境现状》文集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生物及环境图集》。
据了解,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跨越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三省一市,河流总面积达33174.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包括白鲟、达氏鲟、胭脂鱼、大鲵、水獭等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还有66种我国特有鱼类。
农业部渔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保护区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工作由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统一组织,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三省一市保护区管理机构协助组织实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有关科研院所具体实施。农业部全面启动此次调查工作,将有利于查清保护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提高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决策水平;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和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及特有物种的保护工作,提高保护工作效果;有利于建立保护区本底状况数据库,提供必备条件和充分数据;有利于为今后实施保护区相关物种保护措施、修复保护区特有生态功能、检验保护区的管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