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用于治疗奶牛乳腺炎已有50年历史,由于抗生素长期使用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世界奶牛业和兽医界一直在寻找可取代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的药物。现在取代抗生素的天然药物业已在中国研究成功,中药制剂的’乳炎消油剂’和’速效消炎膏’完全有把握解决绝大部分奶牛乳腺炎病例。但中药制剂与抗生素不同,中西医原理各异,因此必须建立与应用中药相适应的新概念和新的用药程序,即’三早’原则。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炎的发生与发展,是病原微生物感染起着决定作用,患病乳区的红、肿、热、痛是它的炎性反应,故用各种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期将病菌杀绝。而中医则针对炎症(肿胀)的程度,对症下药。我所为此研制了两种治疗奶牛乳腺炎中药药物:’中药乳炎消油剂’和’中药速效消炎膏’。’中药乳炎消油剂’为乳腺内治药物;’中药速效消炎膏’为乳房外敷药物。两种制剂的最大特点:消除病因,快速消肿,从而有利于解决炎症问题。这就是中药制 剂为什么能在疗效方面快于抗生素的原理。
抗生素虽有抑杀菌作用,但它对炎性产物(毒)的清除较慢,甚而形成局部炎性病灶,长期不消,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顽固性乳腺炎的成因,其表现乳房一般不肿胀,但深部触诊可摸到球形大小不等的硬块,病期较长,容易复发。根据我们观察,经抗生素治疗后有10%-15%形成局部病灶。其转归有三:一是病情较轻者经治疗肿块慢慢吸收而愈;二是肿块较大而坚实,乳汁变坏严重,或臭,或无,最终多预后不良;三是维持治疗渡过干奶期,下个泌乳周期有望恢复。总之,顽固性乳腺炎抗生素治愈率极低,约在40%左右,我们曾对35头患牛,逐头采奶样进行药敏试验,药物包括青、连、邻氯、庆大、卡那、头孢、红霉素、环丙等抗生素,测定后选用高敏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基本无效,因此提示,此一类型,细菌已不是主要对手,而由炎症形成的病理变化是决定病程发展的关键。此时,部分轻病例,如病程在两周左右,乳汁尚有些奶样,单用’中药消炎膏’耐心坚持治疗,肿块软化消失,可挽回部分病例,’中药乳炎消油剂’对顽固型则无效。
抗生素长于抗菌而弱于消炎(消肿),易留后患;中药制剂善于’消除炎症’,两者各有长短。但在中药取代抗生素的情况下,要求中药制剂独挑大梁,必须全面发掘中药之长,规范用药方法,建立使用中药程序,才能扬长避短,这就是我们提出的’三早’方案,即早发现,早用药,早除因的理由。
早发现--挤奶工发现奶汁变化或乳房肿胀;
早用药--挤奶工及时涂擦’中药消炎膏’;
早除因--尽力找出原因设法解除,如挤奶操作、挤奶机器故障、环境卫生等;
三早 方案的设想,是由我所研制的中药制剂的特点所决定的。’中药速效消炎膏’系外用药,简便易行,适合挤奶工掌握,’中药乳炎消油剂’适合兽医使用,如能调动两个积极性,正可使中药制剂发挥’消除炎症’的最大功效。’三早’方案的核心,是由传统第一个用药者兽医,改变成挤奶工为第一个用药者。对于患牛,第一次用药提早,有非常重要意义,因乳腺组织极其娇嫩,对炎症反应极强,如能尽早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极为有利。宁波奶牛场实施’三早’方案后,乳腺炎基本上都为挤奶工所控制,不再有严重病症发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杭州牛奶公司三牧场经一年多观察,顽固性乳腺炎无一例发生。
中药乳炎消油剂 是乳内注入药,主要由兽医掌握使用,该药作用机理与’中药消炎膏’一样,均是’消除炎症’,作为第二个用药者--兽医,根据第一次用药后检查情况,决定是否使用中药乳炎消,该药同样可作为第一次用药,总之,’乳炎消’与’消炎膏’都有其独立性,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这应由兽医进行判断决定,兽医在整个诊疗过程应起主导作用,对实施’三早’方案,兽医认真组织和指导是成功的关键。按上述方案,可解决90%以上的乳腺炎,是实现’无抗奶’的技术保证。
超急性乳腺炎和顽固性乳腺炎暂定不是中药制剂的适应症,如何配合使用,我们正在积累经验中,有待今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