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如何通过转基因技术让猪、牛等动物快速长肉,水牛增加产奶量,由广西科技厅副厅长、广西大学动科院博士生导师蒋和生指导的科研小组,开始进行转基因的研究。2001年,博士生莫毅就成功克隆出广西巴马小香猪的长肉基因——卵泡抑素基因。这个基因与肌肉生长抑制素结合后,会促进动物骨骼肌的生长,让动物快速长大。
今年7月,莫毅等科研人员开始在小白鼠身上做转基因实验。因为肌肉受伤后再生时对外来基因的吸收能力会增强,科研人员分别处理了20只小白鼠大腿的肌肉,并将长肉基因注射进处理的部位,随后对这20只小白鼠及其他同龄小白鼠进行饲养观察。注射第3周后,转基因小白鼠的生长速度陆续发生变化,但只有3只体重明显增加,实验效果总体并不是很理想。
于是,科研人员尝试另一个实验——让小白鼠带着长肉基因出生,采集的数据会更为精确。为方便日后的检测,他们将长肉基因与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片断结合,植入了5个公鼠的睾丸中。这些公鼠与8只母鼠交配后,于8月8日和8月13日生下8窝小白鼠,共60只。科研人员采集了小白鼠尾巴的DNA,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检测:在细胞中观测到绿色荧光的,则说明它们已从父亲身上获得转基因成分,是转基因小白鼠,共有23只;而没有荧光的小白鼠则不含转基因成分,共有37只。科研人员将两组小白鼠进行饲养观察。刚开始,两组的体重没有太大差异,可在21天断奶后,两组体重开始出现明显变化:转基因小白鼠平均每天增重0.79克,很快比非转基因小白鼠大了一圈。到了28天后,小白鼠开始性成熟,转基因小白鼠的生长速度开始放慢,但公鼠体重和个头仍在小幅度增长,就像18岁后,男生长势比女生明显一样。现在科研人员,又在为这些转基因小白鼠繁殖下一代作准备。
10月27日,记者在广西大学动科院的实验室里看到,转基因小白鼠在笼子里活蹦乱跳,其中一个大个头比它的同龄的普通小白鼠大了将近一倍。
蒋和生告诉记者,转基因小白鼠实验的成功,是为了以后在猪牛等大型动物身上实验做准备。如果猪牛快速长肉,提前出栏,将会快速提高经济效益。植入长肉基因,并不是像饲料鸡,通过外来的饲料配方让它长肉,而是通过生物技术,剔除了阻碍它们长肉的基因,加强了它们自身的代谢和合成能力而实现长肉的目的。至于肉的口感会不会受影响,科研人员还要通过测定肌肉内部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影响肌肉风味)、脂肪、肌肉嫩度等,从而进行科学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