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一)流行特点本病呈区域性流行,流行季节明显,主要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急、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较高。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发生;主要以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较差的散养户和中、小型养猪场多发;免疫不到位、免疫程序和用药不合理的猪场尤为明显。
(二)临床主要症状本病的主要症状是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喜伏卧,患猪皮肤发红,耳部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发病猪群死亡率较高,一般为10%-30%,高的可达50%以上,仔猪更为明显。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
(三)主要病理变化病死猪剖检病变呈多样性。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和纤维性渗出物,呈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
肺脏水肿,呈斑驳状到褐色大理石样病变;肺间质增宽,间质性肺炎病变明显。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部分病死猪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脾脏肿大、质脆;个别猪有消化道病变。
二、疫病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采集病料送实验室进行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分离鉴定,以确定病因。
如初步诊断为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时,应按相应规定进行诊断或送检。
三、疫情报告
(一)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病猪,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二)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可疑疫情报告后,应当立即派出兽医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临床诊断,必要时可请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派人协助诊断。
(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按《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上报。如初步确定为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应按相应重大动物疫病报告规定报告。
四、疫情处置
(一)确诊为重大动物疫情处置当确诊为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时,应按《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以及重大动物疫情处置技术规范要求,采取封锁、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消毒、紧急免疫等措施,迅速扑灭疫情,养殖户应与积极配合。
(二)对猪“高热病”疫情处置
1.养殖户需采取的措施发现疫情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立即分别隔离病猪和同群猪,限制移动;做好圈舍和环境卫生,并进行全面消毒;采取适当措施,对猪进行防暑降温;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需采取的措施及时组织专家,分析发病原因;采样送相关实验室进行检测;制定防治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执业兽医,开展治疗工作;监督指导对病死猪、粪便、垫料及被污染的饲料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检疫监管,严禁病死猪流出疫区;进行猪病防治知识培训,并向广大群众宣传,禁止宰杀、食用病死猪。
3.执业兽医需采取的措施按照本规范“五”中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和预防性给药;
发现重大动物疫情,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五、预防与控制
(一)加强饲养管理养猪生产应做到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种猪、育肥猪要分开饲养,相对隔离。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猪群转群和混群次数,降低应激因素。不使用霉变和劣质饲料,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积极推进规范化、标准化饲养方式,提高养猪生产水平。
(二)环境消毒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对猪场环境、圈舍进行消毒,以降低和消除猪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在高温季节,应增加消毒次数;发病猪舍每天要消毒1-2次。
(三)免疫预防根据当地的疫情情况,加强对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肺疫、猪丹毒、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等病的免疫接种,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指导养殖户采用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效控制这些疫病的发生。
(四)治疗排除重大动物疫情或确诊为某种疫病后,发病猪具有本规范“一”中所列的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的,在隔离饲养、严格消毒的情况下,可按以下原则,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1.以细菌类感染为主的,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菌类药物进行治疗。
2.以病毒感染为主的,选用抗菌类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
3.在采取上述针对性治疗方法的同时,对发病猪还须分别采用解热镇痛、补充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等对症治疗措施。
对同群猪,也要采取相应预防性的治疗措施。
(五)检疫和监督管理严格进行产地检疫和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禁止收购和销售发病猪及其产品。引进种猪和仔猪时,要选择从没有发生疫情的地方引进,并按规定进行检疫,防止因引猪传入疫病。引进的猪应隔离观察45天,确保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