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是全国农业百强县之一,畜牧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对振兴农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102.32万头,出栏商品肉猪66.62万头;大牲畜饲养量26.07万头,出栏9.67万头,其中出栏肉牛8.56万头;羊饲养量57.29万只,出栏31.29万只;兔饲养量110.8万只,出栏64.6万只;三禽饲养量1057.8万只,出栏肉禽494.34万只;实现蛋类总产3.23万吨,奶类总产0.28万吨,肉类总产8.65万吨;畜牧业社会产值(含深加工)12.9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6.6%。近几年,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的趋势异常明显,全县规模养猪比例达67%,禽类规模养殖比例高达78%以上。全县先后建立了生猪、肉牛、禽蛋等19个无公害禽畜生产基地,创建了15个国家级、省级无公害畜产品品牌。我们主要处理好了以下5个关系:
畜禽种类与饲草料的关系
根据地理及饲草料来源情况,确定选择何种畜禽。对耕地多,草场狭窄的农区,我们重点发展了猪、鸡、兔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圈养畜禽品种。而河沟、水库、池塘等水面较多的农区,我们则重点发展了鸭、鹅等水禽。丘陵及山地农区,草场比较宽广,有放牧地,我们引导农户重点发展牛羊等适宜放牧的牲畜。同时我们注重扩大饲料饲草来源。一是利用部分退耕地,有计划地人工种草或者建立饲料基地,以补偿饲草料的不足。二是在办好饲草料加工厂外,大力扶持发展乡村小型饲草料加工点。三是积极推广全价配合饲料、青储饲料、氨化饲料和糟渣类饲料喂牲畜,提高饲料饲草的利用率。
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
为保证畜牧业长期稳定发展,我们合理确定了发展速度,不搞盲目攀比和片面追求数量,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质量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努力提高畜禽良种化水平,满足市场需要 我县建立了畜禽改良站,引进长白、大约克夏等优良瘦肉型种公猪与本地母猪进行人工授精,生产二元和三元杂交商品瘦肉型猪。用海福特、夏洛来等良种肉牛和波尔山羊等良种羊,分别改良地方黄牛和本地山羊,使猪、牛、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0.6%、75.8%、72.4%,同时加强黄淮海黑猪(淮猪)、徐淮鸡等畜禽良种资源保护场建设,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畜禽种质资源。
生产无公害畜禽产品,确保食品安全 饲料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不使用变质、结块、霉变、生虫、异味或被污染的饲料。不使用未经无公害处理的泔水,不在有环境污染和使用过农药的草场放牧。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等作用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的生长调节性质的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渣。
引种引进种畜禽时严格按照《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16567)进行检疫。不从疫区引种,引进的种畜禽隔离观察15天~30天,经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
疫病防治建立快速、高效的畜禽疾病诊断、综合防治和监测系统,定期为畜禽防疫,驱虫和监测。兽药使用全过程建立详细可追溯的记录,包括入库药品的种类、数量、批号、厂家、领用、库存记录、畜禽施用兽药种类、剂量、时间等。用药规范,遵守规定的用途、用法、用量、疗程、休药期、弃蛋期、弃奶期、配伍禁忌等。畜禽舍、运动场、饮水饮食器具、用具等与饲养管理有关的用品、场所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屠宰加工及检疫我们按《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B/T17237)和《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GB12694)的基本要求,规范屠宰加工场地的监管。畜禽屠宰操作加工用水、卫生检疫等均按有关规范或规程进行。经兽医卫生检疫部门检疫合格的畜禽产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并加封验讫标志后方可上市,确保畜禽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
畜牧业生产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
我们成立了由畜禽规模养殖场户、饲料及兽药经营、疾病防治、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畜禽产前、产中、产后有关人员参加的“东海县畜禽生产合作社”,建立了企业与养殖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养殖户参与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分配,提高了养殖户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获利水平,加快了畜产品转化为商品的速度,促进了畜牧业发展。
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的关系
近几年来,各乡镇涌现出大批的畜禽规模养殖户,他们讲究科学,注重效益,健康养殖,水平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认真总结他们的先进经验,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鼓励他们向更高层次的现代化专业水平发展,以带动更多的规模养殖户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显著的方向迈进,从技术、资金、饲料和药物供应、销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我们还兼顾了一般。因为大部分农户还处于一般水平,农区畜牧业经济是靠千家万户共同发展去实现的。在目前条件下,虽不能一一扶持,面面俱到,但我们主要是从政策及技术上作正面宣传和引导,集中举办一些培训班、咨询会、座谈会等,传授典型经验,普及养殖技术和科学知识,满足群众需要。
防病技术与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关系
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技术已日趋成熟和完善,只有应用到千家万户的养殖业实践中,才能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首先从建立防控体系入手,公开招聘乡镇和村畜牧兽医技术员和防治员,形成了完整的县、乡、村防疫体系。使本地的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了100%。加强和完善了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反应机制。同时做好了畜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控工作,确保了全县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为畜牧业健康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