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三峡围堰爆破前鱼群驱离危险区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6-13  
    新华网三峡工地6月6日电(记者沈翀)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张工作,到6日15时,配合三峡围堰爆破最大的生物保护行动“驱鱼作业”结束。监测显示,爆破前1小时围堰前500米危险区水域九成以上鱼群已被“请”出。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科技与环境保护部处处长陈永柏介绍,三峡库区分布有中华鲟、白鲟、达氏鲟等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前期讨论爆破方案时,进行了生态评估,发现300米范围内鱼类受到的冲击较大,于是决定追加了爆破前的驱鱼作业。

    承担这个鱼类保护行动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生态工程研究所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电赶鱼设备。该设备将220伏的交流电转化成瞬间高压脉冲,鱼群只要接近该电极就好像被抽了“一鞭子”,本能地离开。

    记者看到,赶鱼过程中驱鱼船低速行进,两艘驱鱼船采取与围堰平行的路线交叉对赶。水生态所周迪华教授说,驱鱼行动如同在围堰前500米内拉起了一张“动态电网”,鱼类一“碰到”这张“电网”会受到瞬间的电流刺激,不得不逃出堰前500米外。

    水生态所谭细畅博士解释,受到脉冲刺激的鱼类会产生应激反应,2小时以内不会返回受到电击的区域。因此可以保证在爆破过程中大部分鱼群不会受到伤害。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驱鱼,围堰前500米范围内已很难找到鱼群踪影。谭细畅博士说,对比驱鱼前后水声学探测数据,九成以上的鱼群已被驱赶到安全水域,但也不排除驱赶后有少数鱼类会从其它区域进入危险区。

    作为中国最专业的水工程生态研究机构,参与驱鱼作业的专家对本次行动感到兴奋,他们认为,从试验规模、技术层次上看,围堰爆破前的驱鱼作业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学术意义。谭细畅说,目前此类型生态保护行动在国内尚为首次,在国际上也极为少见。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务院三峡建委已经组织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对影响区的水生物进行严密的监测。(完)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