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奶南调”将成历史
超过全国人口半数的南方,乳产品产量仅为全国总产量的17%,乳产品生产与人口分布的不对称一度成为我国乳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随着我国南方奶水牛产业的发展,“北奶南调”的时代将宣告结束,奶水牛将“牵”动全国范围内奶产业布局的空间转移。
日前在南宁召开的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上,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说,长期以来,我国奶业市场都呈“北奶南调”局面,南方饮奶不能全靠草原奶长驱直入去占领市场,从经济上看也不合理;奶是普惠食品,人人都需要喝鲜奶,奶又是新鲜易腐食品,要喝新鲜牛奶,必须要有自己的奶源基地,随着人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保健意识的加强,对乳品的需求会更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也指出,我国北方草场生态退化严重,将难以承载今后不断发展的奶牛产业对资源的需要,而南方草地与作物秸秆等资源丰富,但利用效率极低。若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奶产业空间转移,既可以促进北方草场的合理利用,还能加快南方奶业结构调整。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水牛的役用功能逐渐消失,分布在黄河以南19个省区的2200多万头水牛,将逐步或全部转变为肉用和奶用。目前,此项转型正在加速进行。
此外,相关技术的发展也为水牛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了解,经过50年的杂交改良工作,我国在水牛资源的品种普查、遗传改良、人工授精技术、泌乳生理、水牛乳化学及乳制品加工、饲料及牧草的引种和栽培、水牛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
“2005年,奶水牛产业被列入《十一五奶业规划纲要》,南方水牛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推动和政策支持。”刘成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