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的一个上午,福建省福清市南升村洋中厝。整齐的房舍,洁净的村道,村民们纯朴的笑脸,使笔者感受到宁静和温暖。得知笔者在寻找福建农大动物科学院种猪教学基地、福清富强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时,一位阿伯热心地带路。
“这么大的养猪场坐落在村中,对生活有影响吗?”
“现在好多了,基本上闻不到臭味,溪水也很清。过去,那是脏得很,臭气熏天,每到夏天,成群的苍蝇四处飞,吃饭时,时常会有苍蝇掉到碗里。”谈话间,阿伯已将笔者带到了百米开外的富强公司。
富强公司的前身为一小型猪场,去年初,从事生猪养殖业十数年的老共产党员张名贵投资数百万元进行改造,扩大养殖规模,年计划出栏生猪1.6万头。他还出资120万元,引进福建凯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IATS技术,推行“猪-沼-果、林、草、渔”生态养殖模式,在防治污染基础上实现综合利用,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笔者参观了这个被果树林木包围着的现代化养猪场。张名贵介绍说,这些树木都是用处理过的粪便滤液浇灌的。距离办公楼20米的地方,就是排污处理区,有一点点异味,但不算难闻。
两个硕大的“铁罐”吸引了笔者的目光。“那是沼气罐。猪舍的保温、消毒均使用沼气。此外,公司还有专门的发电间,用沼气发电,满足加工饲料、照明、抽水、炊事等的用电需求。”
一旁的陈工程师告诉笔者,目前福建省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工作困难重重: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有近一半的畜禽养殖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一些典型、示范生态型养殖模式和治理技术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由于监管不到位,一些养殖场建成的环保工程达不到治理效果;由于运行成本较高,相当部分的环保设施形同虚设……
张名贵接过话茬:“一头猪每天约排泄1公斤的粪便,基地一天的粪便处理量超过10吨,若不进行高效、合理的排污处理,对周边环境势必产生破坏性影响”。 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