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户养条件下三元杂交猪普及实践初探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1-10  
    自1997年以来,广元市元坝区将生猪产业作为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努力打造全省生猪三元杂交普及县(区)。九年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三元杂交猪普及目标全面实现,科学养猪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 三元杂交猪普及成效

    1.1 三杂猪繁育改良体系取得新突破

    全区优良公猪改良点从50个增加到60个,其中生猪人工输精点从3个增加到40个,本交点从47个下降到20个。现饲养优良种公猪160头,九年累计淘汰老劣公猪335头。乡镇共有猪改人员88人,基本具备生猪人工输精基本知识和较熟练的操作技能。约克、长白母猪饲养总量从零发展到现有的418头,外二杂母猪繁殖场从零发展到现有的8个场,乡镇新建″外二杂″母猪专业村10个。全区母猪饲养总量达25 607头,其中:内二杂母猪23 352头,占91.2%,外二杂母猪1 609头,占6.28%,纯种母猪418头,占1.63%,本地母猪228头,占0.89%。全区生猪杂交改良面已达100%,其中:三元杂交面达97.5%。

    1.2 三杂猪生产经营模式取得新突破

    地方母猪已被二杂母猪所取代,内二杂肉猪已被三杂肉猪所取代,适度规模养殖已成为三杂仔猪、三杂肉猪的重点生产方式。全区已建成集约化饲养良种母猪50头以上的扩繁场8个,饲养20~50头以上的二杂母猪专业户41户,10~19头的134户,5~9头的733户,规模饲养优质母猪达到9

    510头,占母猪存栏总数的37.1%。现已发展年出栏优质商品肉猪1 000头以上的大户2户、100~1000头的大户210户、50~99头的530户、20~49头的2 036户,规模饲养三杂肉猪达到13.5万头,占全年出栏量的42.2%。在产业化经营上,坚持走“公司+基地(小区)+农户”、“协会+农户”等的发展道路,兴建了“小规模、连片型”、大户带动型等养殖小区,既为龙头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加工原料,又畅通了销售渠道,实现了农户、企业的双赢。

    1.3 三杂猪畜居环境改造取得新突破

    推行无公害圈舍修建、改造技术,实行人猪居住房、舍分离,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改善。自动饮水器普及到适度规模养猪户,沼气池建设已与适度规模养猪户相配套。全区共改造圈舍3.1万户,占养猪总户数的61%。自动饮水器普及率为33%,兴建沼气池9.3万m3。

    1.4 三杂猪饲料质量取得新突破

    熟食改生饲得到全面普及。适度规模养猪场全部采用品牌浓缩料、铁骑力士牌猪场专用料,实行场厂对接,厂家直销,每吨饲料节约现金300~350元。优质青绿饲料菊苣、苜蓿、籽粒苋、白三叶种植面积已达0.27万公顷。盛世苜蓿、菊苣丰产栽培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获省、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1.5 三杂猪饲养管理技术取得新突破

    仔猪“剪牙、断尾、补铁、补硒、保温、补饲、免疫”配套技术逐步得到推广。生长肥育猪分阶段饲料使用技术大面积普及,母猪全价营养和阶段营养技术入户率提高,工业饲料使用普及率上升。加强了产地检疫和流通检疫,全面推行了免疫耳标和免疫证明双标识管理制度。

    1.6 三杂猪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2004年全区出栏肉猪32万头,猪肉总产量3.05万吨,生猪产值2.2亿元(现行价格),成为元坝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撑。

    2 发展三杂猪的主要措施

    2.1 建立组织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区委、区政府坚持把生猪发展作为富民强区的重点项目,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三杂猪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三杂猪业生产的组织、指挥、协调、任务分解、检查验收等工作。二是乡镇配备专抓三杂猪业的行政干部和技术干部,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开展联乡帮扶,齐抓共管。副县级以上领导联系乡镇,科级领导及畜牧系统干部职工联系养殖大户,统一由区委组织部建立绩效考核档案,全区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2.2 健全生猪良繁体系,促三杂推广面扩大

    一是组织选留内二杂母猪,为内三元杂交提供合格母本。其方法是:大力宣讲饲养二杂母猪的好处;将内二杂母猪选留任务落实到驻村兽医、骟割人员头上,并与工资、奖励挂钩;对选留的内二杂母猪进行登记建卡,以便终端父本确定;举办二杂母猪选留方法和发情鉴定培训班,以利内二杂母猪正确选留、发情征状正确识别。二是统一外二杂母猪制种场的规划设计、统一引进纯种母猪、统一制定免疫程序、统一饲养管理方案、统一外二杂母猪推广程序、统一外二杂母猪销售指导价格、推行分级管理、分场核算,即以“六统二分”松散型管理模式来规范外二杂制种场的经营管理,提高外二杂母猪质量。三是区畜牧部门主要负责外二杂母猪扩繁场制种,用于母猪专业村建设。乡镇政府、畜牧兽医站负责外二杂母猪专业村和养殖小区,进行外三元杂交生产利用,推广先进养殖适用技术,实现自繁自养,避免外疫传入,降低防疫成本,促进生产健康快速发展。四是配套建设生猪改良点,推广生猪人工输精技术,推广1+1或1+2配种方式(本交-人工输精或本交-人工输精-人工输精),对配种点的业务实行跟踪管理,对不合格种公猪实行强行淘汰制。

    2.3 培育发展重专户,促养猪规模扩大

    改传统的家庭养猪方式,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发展三杂猪业的必然之路。一是区三杂猪业领导小组围绕二杂母猪、三杂生长肥育猪生产提出“5头母猪起步,10头母猪专业户,20头母猪重点户,50头母猪大户”和“20头肥猪起步,50头肥猪专业户,100头肥猪重点户,1000头肥猪大户”适度规模养殖专业户、重点户、大户标准。二是区政府下达了三杂猪适度规模养殖发展任务,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职责,为猪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区委、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专业户、重点户、大户,积极饲养外二杂母猪,对引进的外种母猪且规模在50头以上的按每头补贴200元;对饲养外二杂母猪20头以上的农户按每头100元的标准补助;对按规定引进杜洛克外种公猪的人工输精点免费配送部分人工输精设施设备。四是通过专业户、重点户带动示范社、示范村的“文村模式”在全区推开,养猪小区不断涌现,适度规模养猪格局基本形成。

    2.4 抓部门联动帮扶,促饲养环境改善

    为调动规模养猪户的养殖积极性,促进生猪产业化快速发展,全区实行了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国土部门按规定优先安排规模养殖户新建、改扩建圈舍的非永久性建筑所需土地,优先审批,免收费用;林业部门优先安排、优先审批林木采伐手续;农业部门优先安排沼气指标;水利部门积极配合人畜饮水工程;交通部门主动实施通村公路建设;电力部门积极解决用电问题;畜牧部门优先解决养猪技术问题和防治疫病问题;饲料加工企业减少中间经营环节,裸价直销猪场专用料;肉类加工企业优先宰杀专业户、重点户、大户饲养的生猪。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让养殖小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养猪户得到更多实惠。

    2.5 推广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商品猪瘦肉率

    全区在科学养猪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配套技术措施。一是以良种公猪和二杂母猪为先导,推进杂种优势的利用。实践证明,狠抓公母猪的更新换代,因地制宜地推广内、外三元杂交,是提高瘦肉率和养猪效益的重要途径。二是以三杂猪基地为样板,推行配套饲养新技术。通过“三推七改”配套技术的广泛应用,明显提高了猪的出栏率和瘦肉率。三是以二杂母猪饲养管理工作为重点,提高三杂猪的生产水平。三杂生产实践表明:仔猪初生重、断奶重明显增加,母猪胎产成活率有效上升,断奶育成率大大增高。四是以乡镇畜牧兽医站为骨干,加速良种良法的推广。五是以工业饲料为基础,实行技物结合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