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户外养猪:一种可行的生产方式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12-30  

依阿华州立大学和Leopold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心 - 本文探讨了户外规模化养猪的方法。

集约化封闭饲养方式的替代方案

养猪业是依阿华州农业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最近养猪生产的趋势在朝大规模、集约化方向发展,但依阿华也有许多人相信,中等规模的生产者通过其它的方式开展养猪生产同样能够盈利。由各种各样中规模生产者构成的畜牧生产系统可能比只有少数几个大型集约化封闭畜场构成的生产系统更合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种多样的、广泛的布局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生产者的效益、改善乡村社区、提高生产者和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猪肉生产的质量都有好处。

之所以能够实现养猪生产方式的多样化,是因为猪的适应性很广。许多低成本的生产系统正是建立在这种适应性的基础上。根据科研与经济分析的结果,独立的、小规模的养猪企业在依阿华能够生存。但生产者需要替代方案方面的信息,包括怎样解决营销、粪便处理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依阿华州立大学推广部和Leopold可持续农业中心为依阿华州推荐了几种不同的养猪系统方案。

替代方案有哪些重要意义?

在依阿华实现多种替代生产方案的理由有很多。一个理由是养猪业变化迅速。从1993年到1994年,存栏2,000头以上的猪场比例上升了11%,而存栏100至500头的猪场比例却下降了18%。向瘦肉型猪的转变也是一个大趋势,而小型生产者需要额外的投入才能达到瘦肉型猪的标准。另一方面公众对动物福利越来越关心,他们对养猪生产过程提出伦理方面的批判,呼吁对养猪生产方式进行创新。环境方面,养猪业对空气和水的品质的影响是依阿华民众最关心的问题。空气污染会影响猪场附近以及工作在猪场里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猪场粪便的利用,粪肥在田间施用的比例必须与农作物的养分需要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依阿华养猪生产和农业生产的持久活力,并保障土壤和水的质量。

在集约化封闭生产方式的多数替代方案当中,都要求更精心的饲养和更细致的管理技巧,而不是依靠猪舍、设备、能源、饲料添加剂以及人工等等资源。还必须充分考虑猪的行为和生理特征。还需要将养猪生产与生产者所拥有的其它产业密切结合起来,包括作物种植、其它牲畜的畜牧生产等等。

“替代”的意思并不是回到原始的生产方式,而是将适当的技术结合进来,根据具体的土壤、作物、牲畜类型和人力资源(通常会涉及一个农场,以及拥有农场的一个家庭)定制一套管理密集型的系统。这些替代方案的运作中通常都会涉及农作物生产,全年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了财务收入的多样性,分散了风险,并且实现了养分的良性循环。在依阿华,对于这种多样性畜牧生产来说,养猪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当地出产玉米和大豆,这两种作物是猪饲料的主要成分,而且有足够的农田可用来施撒猪场的粪便。而且当地在农业加工、市场、饲料企业等方面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拥有完善的兽医专家队伍,以及勤奋、教育素质高的农民。

养猪业的迅速发展为依阿华提供了实现替代方案的机会,这些替代方案各不相同,但都可以盈利。这些替代方案会让依阿华的环境、生产者、猪只和乡村社区都得到好处。

概述

注:“牧场养猪”和“舍外养猪”在下文当中都有使用,意思相同。
在温暖的季节,中西部有些农场主在室外牧场上无地板的小棚子里让母猪产仔,取得了成功。在牧场上可以一直将猪养到上市,也可以转入封闭的室内进行饲喂。这种室外饲养系统具有高劳力、低成本、低管理的特点,这是传统公认的。这种生产方式曾经非常普遍,而当前在依阿华养猪业当中只占5-10%的比例,尽管在有些地方这种生产仍然很普遍,包括依阿华州的都布、德拉华、华盛顿等县、依利诺州的亨利县,以及密西根州的卡思县等。最近,英国的舍外养猪比例也显著提高。当今的舍外生产系统与过去有很大区别。现代的舍外养殖系统具有很多优势,使得这种系统能够与集约化生产系统相竞争。

这种生产系统要求的是简单的、可移动的猪棚、饮水系统和喂料器。猪只和猪棚可用拖拉机、货车或沙滩车来运输。场区周界可采用电围栏,成本低,效果好。通过塑料耳标,可对组内的母猪单独管理。猪棚散布几英亩(1英亩合6市亩)的范围,动物排粪过程中可自然施撒粪便。可以用稻草、秸秆或废报纸作垫料。典型情况牧场养猪每英亩可养7-15头母猪,也就是7-15窝猪,平均起来每头母猪需要的人工较低。此外,牧场环境对母猪生殖生理的刺激比集约化饲养更强。繁殖性能与集约化饲养相似(不过会受天气的影响)。

有两种传统的饲养模式获得了广泛应用:一种是单窝模式,一种是两窝模式。在单窝模式下,青年母猪产仔一窝,通常在夏天,然后卖掉。仔猪当中的母猪留作种猪,养到第二年配种并产仔,然后卖掉。在两窝模式下,母猪春、秋产仔两次,每年繁殖两窝,避开夏季和冬季的极端天气。(有的生产者对猪棚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增强隔热性能,让母猪在冬天也能产仔,这样可提高分娩时间安排的灵活性。)

与密集的管理相结合,牧场养猪系统能够创造利润。最新的调查显示,这种生产系统:

  • 单位利润所需的初期成本和年度成本投入较低,
  • 人工成本稍高,
  • 能源消耗低,
  • 异味少,粪便处理与存储的问题少,
  • 增重率和饲料转化效率稍差,以及
  • 饲喂成本稍高,垫料方面也需要一小部分额外成本。

沙质、排水良好的土壤以及其它不太适合农作物生产的土壤用来进行舍外养猪生产都很好。这种方式生规模小,成本低,在乡村地区可成为很好的创收手段,并提供就业机会。

简而言之,舍外养猪生产对一部分依阿华生产者来说效果不错。那么这种方式对您是否适合呢?下列信息可帮您做出决定。

管理策略

饲养管理
目前在自繁自养生产模式下,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0%至70%。生产成本的高低主要是由饲料成本决定的。舍外养猪的固定成本低,生产成本也低,足够补偿窝产仔数低和饲料转化效率差所带来的损失。虽然1989-1993年依阿华的养猪生产记录显示舍外养猪每100kg活体重所需的饲料量比集约化养猪多20.6kg(也就是说一头110kg的出栏肥猪要多消耗23kg饲料),但造成饲料转化效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舍外养猪的组群大,很多猪同时饲喂造成的。

简单设施的环境调节能力较差,而且在土地上养猪容易感染体内寄生虫。另外,在寒冷季节会消耗较多的饲料(因为仔猪是在温暖的季节出生的,所以在后面较冷的月份当中就要采食较多的饲料来维持体温),还会因泥土、风、啮齿类动物、腐败、鸟类、料槽调节困难、母猪群中青年母猪比例较高,以及每年每头母猪产仔数较少等原因造成饲料的浪费。

在玉米-大豆轮作体系当中加入苜蓿有助于控制作物虫害,还能增加土壤含氮量,降低化肥成本。苜蓿可用来喂猪,尤其是繁殖母猪,效果很好。给妊娠母猪饲喂苜蓿干草或青贮可起到维持甚至提高繁殖性能的作用。

放牧:与生产农作物相比,放牧更有利于保护土壤和水质。依阿华大学最近开展了一项为期四年的研究,调查在苜蓿地上放牧妊娠母猪的可行性。尽管这方面实践很少,可能因为猪不是反刍动物,但妊娠母猪放牧有一定的潜力,因为相对于采食量而言,它们的能量需求较低,而另一方面它们又有能力消化纤维饲料。

该项研究显示,妊娠中期的青年母猪在苜蓿地上放牧时,要想达到集约化生产当中每天饲喂1.8kg标准玉米-豆粕日粮时所达到的增重水平,每天需要饲喂0.7-0.9kg玉米(加上磷和食盐)。每天饲喂的日增重高于间断饲喂。间断饲喂会增加苜蓿的采食量。苜蓿放牧对繁殖性能没有影响。

采用四区轮牧(每英亩25头青年母猪,另加一个中央补饲站,提供饮水、遮蔽和饲喂区)技术,结合使用鼻环的情况下,苜蓿植株密度每平米每年减少5株。采用舍内封闭饲喂与苜蓿地放牧的总成本差不多。而放牧可免去粪便处理的麻烦,减少饲料购买与处理的量,又能把苜蓿生产加到作物轮作过程当中。

供水:用带浮子的水槽或水箱来供水。产后应采用自动喂料器;对大多数母猪来说,不必将水和饲料输送到猪棚。可采用廉价的地上塑料水管将水引到牧场。

粪便
如果管理不当,猪的粪便会污染空气和水。反过来,粪便又是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在集约化生产过程可持续产生高质量的粪便,但这些粪便的处理需要很高成本。而在舍外养猪的情况下,猪会自然撒播粪便,粪便中的养分在轮作过程中可转移到作物当中。舍外养猪如果管理合理的话,是不会产生令人厌恶的异味的。

健康
牧场养猪在兽医方面的开销比集约化封闭饲养方式要低,因为封闭饲养时猪与猪之间距离很近,有利于疾病传播。在牧场养猪以及其它替代方案的动物健康策略当中,更要强调防重于治的原则。

猪群应严格按全进全出的原则分组,这样对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生长有很大的益处。最好能控制妊娠母猪在很窄的时间段内集中产仔;这对牧场养猪的成功关系重大,因为这样可避免不同日龄阶段的仔猪之间交叉哺乳。舍外牧场设施的良好布局有助于发挥全进全出的优越性。

大部分舍外饲养的猪群都存在体内寄生虫的问题。这是因为许多内寄生虫(蠕虫)的虫卵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轮牧和分批饲养的措施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舍外饲养需要一套严格的寄生虫控制程序。可选用各种驱虫剂,有的是针剂,有的饮水添加,有的饲料添加。为了达到最佳生产效果,生产者应和兽医一起制定一套覆盖全年、全群、全生命期的健康程序。死后剖检、粪样检查以及屠宰场检查以及血液化验等检查可帮助诊断出相关猪群当中活跃的病原和寄生虫类型。

牧场养猪情况下无需注射铁制剂,因为猪可从土壤当中获得足够的铁元素。

遗传
舍外养猪常在母猪遗传当中引入一定比例深色品种或品系(比如杜洛克、汉普夏等)的血液。这些品种或品系对窝产仔数、断奶重等母性繁殖性能并无提高,但比较结实,有助于抵抗舍外多变的环境。母猪群仍应以白色品种或品系(大白、长白、切斯特白)为基础,这些猪在母性繁殖性能方面表现优异。对于舍外饲养的母猪来说,四肢健壮、体宽宽、胸腔容积大是尤其重要的特性。因为母猪在牧场上活动更加自由,所以母性行为能力也是个主要指标。可将其它舍外养猪场作为种猪来源。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可引入新的、更好的遗传特性,或在配种工作繁重的时期提高公猪的使用效率。

通过终端配种计划(terminal breeding programs)可最大限度地获得杂交优势。终端公猪品种、品系的选择方面要注重生长性能、瘦肉率、肌肉发育、以及肉质方面的优点。国家养猪委员会1995年公布的国家遗传评定(National Genetic Evaluation)针对各个主要的终端公猪品系给出了详细的、无偏的评估。

猪舍
选择猪舍种类时通常不以提高经济效益或改善生长性能为依据,而是以便于操作为依据。在集约化生产模式当中,是通过投资(猪舍和设备)来节省人工和管理成本。通过封闭式猪舍,生产者避免了天气和肉食动物带来的风险,但增加了投入,增加了财务方面的风险,而且舍内空气质量差,还需要处理液体粪便,对人员健康构成威胁。

有几种简单的单窝猪棚可供牧场养猪生产使用。猪棚的设计、建造方式和成本各不相同,但不论哪种猪棚,都要考虑到对极端温度的调节能力、保持猪的栖息环境干燥、无贼风,还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母猪压死仔猪的风险。

依阿华大学在其位于依阿华州Castana的西部试验农场进行了一项研究,对几种无地板猪棚进行了对比:一种A字形自制猪棚,钢制屋顶,两种半圆拱形钢制猪棚(一种前面开放,另一种前面半开放,带辊轴可以把猪关在里面),两种尺寸略有差别的压合板商品猪棚,一种欧洲风格的弧形猪棚,还有两种塑料猪棚。所有猪棚都坐北朝南,里面垫燕麦秸。每个猪棚里都设有温度计,外部温度由一个气象站来测量。猪棚内每日最高温度的范围在5.5至17℃,高于舍外最高平均温度。A字形塑料猪棚的棚内温度最高,其它各种猪棚温度差别不大。表 1列出了各种猪棚的成本对比。

选择猪棚类型的时候,要考虑下列因素:

  • 使用方便:母猪进出猪棚容易不容易?有没有足够的空间让母猪在里面产仔、哺乳?
  • 方便工作人员对母猪与仔猪进行操作。
  • 保护猪只不受极端温度和降水的影响。
  • 可避免母猪压死仔猪的情况发生。
  • 便于移动、布置和存放。
  • 耐久性;维护、维修方面的需要。
  • 成本。
在依阿华大学西部试验农场的研究当中,分娩后前10-14天内母猪压死仔猪的发生率与猪棚类型之间呈现出相关关系。该研究中用的都是初产母猪。结果显示,似乎越大的猪棚母猪压死仔猪的情况越少。对于更老、体型更大的母猪,这种关系可能会更明显。

表 1:牧场养猪所用猪棚的尺寸和成本对比;
不同类型猪棚母猪压死仔猪的数量(总共观察279窝仔猪;被母猪压死的仔猪占总数11%。)


注:1平方英尺=0.093平方米。

垫料
可选择劣质牧草干草、玉米秸、玉米芯、报纸或稻草当作垫料。在潮湿、寒冷或泥泞的条件下,垫料可为猪创造一个干燥、无贼风的小环境,因此非常重要。

对于大型的棚舍,可采用廉价的圆形干草捆作垫料。只需放在棚舍里,猪自己会按需要把草撕下来铺好。需要注意的是,草捆里灰尘较多,如果在室外保存还可能发霉。大型草捆一定要平放,避免猪把下面掏空后上面的部分坍塌把小个的猪埋起来。

整个或粉碎的玉米芯也是很不错的材料,成本低。玉米芯里没什么尘土,但可能不便于铺设,而且较粗糙,不适合小猪。依利诺州有些生产者把粉碎的玉米秸填在猪棚里,母猪用这种材料铺成厚厚的、鸟巢一样的垫子,可保持干燥。必要情况下可补充其它垫料。

碎报纸没有灰尘,成本低,吸水性好,作垫料非常理想。也可用大捆的报纸。稻草需要的人工较多,除非采用成捆的稻草。稻草可能比较贵,尘土多。

围栏
由于电围栏具有拆装、运输、存放方便的优点,在牧场养猪当中应用广泛。一种电围栏由玻璃纤维立柱或金属立柱和光滑导线组成,二者单独提供;另一种是成卷的金属网,宽50厘米左右,每隔3.8米一个玻璃纤维立柱。第一种价格便宜,易于安装和存放,但猪只需要多次训练才知道它的存在,而且这种围栏对小猪无效。第二种围栏很显眼,而且对所有类型的猪只都有效,但成本较高。两种围栏都靠一种新西兰式充电器驱动,可用蓄电池,也可用普通电源。通过围栏,可将不同日龄阶段分娩的母猪分成不同的组群,这对于牧场养猪来说非常重要。

营销
舍外养猪的营销和集约化养猪类似。舍外饲养的猪通常是春季至秋季分娩,秋季至春季上市。历史上,猪的市场价格秋天最低,但现在有很多集约化养猪场,它们可以全年连续出栏,因此不同季节的价格波动已不显著。许多生产者加入市场网络,以便全面掌握市场行情,卖个好价钱。此外,对舍外养猪来说,还存在一些专门市场和机会市场,也可以开拓。

消费者和加工企业希望猪越瘦越好。另外屠宰体重还有提高的趋势。然而,有些生产者置疑太瘦的猪能不能适应舍外饲养的环境。关于这方面,需要找出适合依阿华州各种天气状况的瘦肉型、耐粗饲的品系。由于牧场养猪的模式下会同时生产出大量日龄相同的生猪,因此有的生产者就把生长猪卖给其它猪场继续饲养。通过这种策略,可减缓肥育期对饲养空间的压力。许多肥育猪场都乐于购买舍外饲养的生长猪,因为这种猪健康而有活力。

人工
很难就人工需要和总成本花费在牧场养猪和集约化养猪之间进行比较,因为不同猪场之间的基本数据差异很大。有人估计牧场养猪的人工需要为10-13小时/窝,- 高于集约化养猪7小时/窝的平均值。但1990年的调查显示,依阿华州最成功的三个牧场养猪场的人工需要仅为3小时/窝,不包括饲料的配制和运送。牧场养猪人工需要受季节影响,但总的来说,饲养母猪超过180头的猪场人工需求较低。(湿雨季节需要更多人工,因为常要更换垫料;炎热季节需要准备泥塘或撒水降温,也要求额外人工。)

生产者指出,尽管人工需求的高峰发生在农忙季节,但基本上不会冲突。六月份产仔开始之前,农活基本上已经干完了。虽然六月母猪分娩的时候很忙,但他们可以选不适合干农活的日子在猪场工作。他们说最忙的只有三到五周的时间,过了那段时间就不太忙了,直到下一年的分娩。调查显示,他们12-15%的时间用于建筑维护,5%用于杂务(垫料、配种),24-30%用于分娩管理,15-28%用于饲喂。不同猪场在分群、转猪花费时间的比例差异很大(14-36%),这主要与猪场布局和管理风格有关。

总体说来,在依阿华州,大型的(多于180窝)、管理良好的单窝牧场养猪系统当中断奶前人工需求为3小时/窝(不包括饲料粉碎、混合和运送)。在依阿华州利润率最高的三分之一与利润率最低的三分之一舍外养猪场之间,人工成本相差10%,固定成本相差30%。牧场养猪不仅固定成本低,人工成本也有降低的潜力,说明这种生产方式能够与封闭式猪场竞争。

这些大型牧场养猪场都开发了自己的生产系统,- 例如,他们在各个围栏中按相同的式样布置猪棚,每排猪棚的数目相同,这样在安置围栏和水线的时候就不用每次勘测距离,从而节省了时间。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细致安排,并且让更多的母猪同时产仔,人工需求可降到最低。也可以通过这种安排来解决猪场与农田之间人工需求的矛盾。

后勤
配种后的母猪产仔前一至二周应转入牧场。应该给母猪带鼻环,防止母猪乱拱。仔猪七日龄前(最好3至5日龄)在猪棚当中做好相关处理(去势、断齿)。如果不同母猪在同一个猪棚里分娩,应尽快分开。可以让母猪和大猪栖息在大型的棚舍里,以便提高小型猪棚的利用效率。通常仔猪5至8周龄断奶,但也可以更早断奶。应考虑配备沙滩车(适用于各种道路情况的车辆),以便在各种天气都可以前往猪棚工作。要准备好道路,方便饲料、垫料、人员和猪只的转移。潮湿、多雨季节里道路最好设在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方。

经济
在依阿华州,饲料成本和固定成本(具体数额取决于猪舍的种类)是养猪生产主要的两项成本,这二者决定了猪场能否盈利。1989至1993年间依阿华州的数据记录显示,与舍内封闭式生产相比,牧场养猪窝产仔数低,每头母猪每年断奶仔猪少,总体饲料转化效率低。然而,因为舍外养猪的固定成本低,总生产成本也低,这就意味着盈亏平衡点低。这样,节省的成本明显抵消了繁殖性能差和饲料转化效率低所带来的损失。

舍外养猪每头断奶仔猪的固定成本比舍内养猪低3.33美元(26.6元人民币)。每上市100kg生猪可节省总成本4.33美元(34.7元),也就是说出栏一头110kg的毛猪可节省4.76美元(38.1元)。生产成本当中包括饲料、人工、维修、设施、兽医,以及固定成本。

总体上,牧场养猪的固定成本比封闭式养猪低30至40%。总成本低5至10%。牧场养猪每窝断奶仔猪数低5至10%,但母猪死亡率也低。作为牧场养猪生产者,应该在保证固定成本低的情况下,努力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提高每窝断奶仔猪数。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的办法包括加强寄生虫控制、分阶段饲养、分性别饲养,以及仔细调整料槽。

提高每窝断奶仔猪数的办法包括精细的管理和饲养、严格控制配种季节、采用质量好的宽敞猪棚、提供充足的垫料等。此外,窝产仔数和饲料转化效率可通过遗传改进加以提高。母猪优良的母性行为对舍外养猪系统也有特别大的好处。

社会因素

环境
舍外养猪生产如果管理良好,对环境的影响很低。可选择不适于高强度玉米/大豆生产的土地进行三年期玉米/燕麦/牧场养猪轮作,这样燕麦秸可用作垫料,燕麦可以喂母猪。可播种一种豆科牧草(通常选红三叶或苜蓿),草场用来养猪,而猪粪当中的氮以及豆科牧草固定的氮又可作为玉米的营养。在养猪周期之前还可加种一轮牧草,将轮作周期扩展一年。

要综合考虑饲养密度和饲养持续时间、土壤类型、土地坡度、植被类型和气候等各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来决定养猪牧场上所需的植被量。这个植被对避免土壤侵蚀很重要。比如,在植被稀疏的坡地上,养猪的密度就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也不宜过长。尤其是粘土地上,以及在湿雨的天气下,猪对植被的破坏更加严重。在沙质、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养猪就可避免泥浆和侵蚀的问题。土地轻微的坡度有助于排水,但如果坡度过大,猪就容易从棚子里滚出来(或滚到棚子的一侧)。在养猪区周围建植牧草缓冲条带有利于减缓水分从养猪草场流失,还能为人员和机械提供通道。在依利诺州,农场主们在养猪的草场上种的是黑麦草或高羊茅,更耐践踏。

社区
中等规模的舍外养猪场产生的异味较轻,对改善猪场和周围社区的关系有好处。

中等规模舍外养猪体系还特别便于雇佣生产者自己的家庭成员。小孩可以检查、更换猪棚的垫料,大一点的小孩可以添料添水。家庭成员可以一起合作转移猪只。象布置养猪草场、安置猪棚、棚舍、水线和料槽,以及断奶或去势时哄赶小猪这类的工作,常常可以请邻居来帮忙。这样的猪场对当地经济可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兽医、农资供应商、饲料公司,以及运猪的卡车司机都可直接从猪场受益。这样的农场自己可生产垫料,养猪产生的粪肥直接回归土地成为下一轮作物的肥料,而且猪场的利润可更多地在本地消化,刺激当地经济。因此,与以单一种植业为基础的乡村经济相比,这种以养猪业为支柱的乡村经济能够供养更多的人。

饲养方式
许多组织都在提倡更人道的养猪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当中猪只可以自由活动,饲料里也不添加促生长或预防疾病的药物添加剂。牧场养猪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要提高对动物行为的认识水平,这样生产者就能更好地根据动物行为特征来调整生产系统。在这种生产系统当中,猪的行为和生理是核心,而不象在集约化生产系统当中那样,成为设备、药物和其它限制因素的改造对象。通过牧场养猪,生产者很容易按照动物的行为天性来设计生产系统。

优点和缺点
牧场养猪很适合于刚开始养猪、兼营养猪,或不愿承担过高风险的养猪生产者,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不需投入很多成本就可以把生意做起来。与集约化养猪相比,这种方式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能源消耗低。由于劳力需求存在季节波动,因此可以在较闲的季节进行规划,或经营其它事务,或休假,忙时可雇佣临时工。这样忙、闲交替也可避免给生产者造成过大的压力。

舍外养猪的每年每窝断奶仔猪数会稍低一些。另外由于依阿华州多变的天气,不同年份之间猪群的表现也会存在差异。在典型的舍外养猪系统当中,如果生产者试图在六个月之内繁殖一窝,那么很快母猪分娩就会落到极端炎热或寒冷的季节上。

这种生产方式的缺点包括天气的影响较大(泥泞、寒冷、炎热、下雨)、食肉动物(山狼)的威胁等,并且对于单窝生产模式,每年都需要新的公猪。但对于这些缺点,应该与那些众多的优点结合起来考虑:不需处理粪便,不存在异味问题;规模的扩大和缩小灵活;启动资金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低;猪只健康;工作环境在户外,心情开朗。

如何开展...

  • 根据自己农场的特点制定一套管理方案。

  • 尽量减少初期投入,从小规模开始,慢慢发展,尽量降低风险。

  • 尽量采用可移动的畜舍和设备,以便随时根据市场变化、饲料价格和人工费用调整生产规模。

  • 与多种作物进行轮作,既降低作物生产的风险,又降低养猪的风险。

  • 在寒冷月份,挑选最好的母猪转到舍内分娩;对于单窝模式,把产完第一窝仔猪的母猪作为种猪出售;自养公猪,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 牧场养猪当中生产出来的大批生长猪可继续在牧场上饲养,也可卖给肥育猪场。

  • 每英亩(6亩)7至15个猪棚,具体数目视土壤类型、降雨量、坡度和植被类型而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