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12-14  
摘 要 试验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试验用1 800羽1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0只鸡进行90d试验。处理1为笼养(对照组),处理2为放养,处理3先笼养30d再放养60d,处理4先笼养45d再放养45d,处理5先笼养60d再放养30d,处理6先笼养75d再放养15d。在本试验条件下,结果表明:①各处理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时间长可提高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放养时间长有利于腿肌率、胸肌率的增加。②笼养和放养对肌肉pH值、肉色、肌肉蛋白质无显著影响;全期放养(处理2)的肌间脂肪、嫩度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而肌肉水分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鸡肉肉质一直是消费者和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根据肉用土鸡的生理特点、结合生产实际,采用笼养、放养、笼养与放养相结合的方式作了对比试验,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其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拟为生产实际提供可行性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试验期90d。各处理组都是在网上育雏15d喂同一饲粮。其中,凡放养饲喂的进行早晚补饲。补饲饲粮与对照组为同一饲粮。
    处理1:对照组,笼养;
    处理2:野外放养;
    处理3:先笼养30d再放养60d;
    处理4:先笼养45d再放养45d;
    处理5:先笼养60d再放养30d;
    处理6:先笼养75d再放养15d。
1.2 试验动物
    试验用1 800只1日龄的青脚麻鸡,按试验设计分别随机分为6组,每组300只,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00只。按常规的饲养管理进行。
1.3 试验饲粮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营养水平参照我国肉用仔鸡的饲养标准设计。

1.4 测定指标
    屠宰性能指标: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
肉质测定指标:pH值、肉色、嫩度、肌肉水分、肌肉蛋白质、肌间脂肪。
屠宰性能按照全国家禽育种协会1984年公布的“家禽生产性能与计算方法”进行。肉质测定参照孙玉民(1993)的方法测定。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
2 结果分析
2.1 屠宰性能
    表2结果分析表明,各处理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2的半净膛率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处理2、3的全净膛率显著低于处理1、5、6(P<0.05);处理2、3、4的腿肌率、胸肌率显著高于处理1、5、6(P<0.05),其中处理2的最高。

    处理1、5、6的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处理2(P<0.01),显著高于处理3、4(P<0.05),处理3、4显著高于处理2(P<0.05),处理1、5、6差异不显著(P>0.05)。
2.2 肉质
    表3结果分析表明,各处理组的肌肉pH值、肉色、肌肉蛋白质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2的肌间脂肪、肌肉嫩度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而肌肉水分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

3 讨论
3.1 屠宰性能
    从结果分析看,笼养和放养对屠宰率影响不大,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放养时间长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显著低于笼养时间长的处理组(P<0.05);而放养时间长的腿肌率、胸肌率显著高于笼养时间长的处理组(P<0.05)。笼养显著增加体增重、腹脂率,笼养时间长的腹脂率显著高于放养时间长的处理组(P<0.05),主要是笼养活动量小,能量消耗少,增加了腹部脂肪沉积,胸肌和腿肌的蛋白质沉积减少。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笼养时间长可提高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放养时间长有利于腿肌率、胸肌率的增加。从表2的分析看,以笼养30d放养60d(处理3),既可以增加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又可以降低腹脂率。
3.2 肉质
    结果分析表明,笼养和放养对肌肉的pH值、肉色、肌肉蛋白质无显著影响,尽管全期放养的肌间脂肪、肌肉嫩度、水分与其它处理组有显著差异,但其指标差距不大,不同笼养、放养时间的饲养方式对肌肉肉质的影响不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