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业展会的发展超乎寻常,越来越引人瞩目。近年来已日益凸现出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展会的数量多,一直居高不下,这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行业。二是展会的价格虽然有逐年上升之势,但与应得效益相比,仍存有差距。三是上规格、上档次的展会不多,高质量、高收益的展会日益减少。四是参展单位已开始由规模企业为主转向以中小企业为主,参展人员也由企业精英过渡为业务员和广大养殖户。据某兽药厂经理介绍,时下参会便出钱,一年来光参加各种博览会、交易会、产品推广会就需要花费近十万元,至于有何收获,连他自已也搞不清楚。每次展会花上万元印刷的资料被人扔的满地纷飞,令人心痛。展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在多数参展企业的眼中,已成为不折不扣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展会经济沦为“鸡肋”与承办者有着极大的关系,但承办者也有难言之隐。展会的价格是众多参展企业首要关心的问题,对于展会的规模,给企业的回报,所带来的效益等因素成为次要因素,价格上不去,便难以成精品。据承办方介绍,展会成本主要由展馆租金、媒体宣传广告费、印刷费、办公费、应交纳的税费几个部分组成,较低的价格抛去成本,能剩的钱也就廖廖无几。但是,高价格的展位却又无人问津,在某些企业的思想中,参加展会的目的只有一个,同行朋友间见见面、喝喝酒、聊聊天,而非进行真正的业务洽谈,所以高价位的展会对他们来说毫无必要。孰不知,展位价格上去后,其它诸多硬件设施也必有改观,给企业回报也将大大增加,其中展会的现场服务和参观人群的素质必定会有所提高。展会的低收费不利于提高展会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上不去,参展企业便有所怨言,其参展积极性便会降低,展会的进一步发展便会受到限制。只有使展会价格高上去,展会经济才能上精品,见成效。一般而言,展览会少了价格自然就高,有实力的大企业不会认为价格是问题,但小企业可能承受不了;展览会多了,价格可以降下来,大小企业都来了,会场可能会不好管理,这对承办方和参展单位来言都是个难题。笔者认为:其实展会多也无妨,只要它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管理得法,它们可以各司其职,不仅不会有麻烦,还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行业发展。如果众多的展会都在一个价格水平上,争夺有效的资源,势必挤压其它展会的生存空间,引出是是非非。
参展企业只所以视展会经济为“鸡肋”,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参展人员的素质不高是其首要因素。时下,大多数博览会的门票形同虚设,门票的作用只在于开幕式前,开幕式后,无论你是何种身份,都可随便进入。笔者在某省的畜牧业博览会,不仅看到了饲料、兽药、机械、畜禽,还看到了卖袜子、卖茶叶的小摊贩,而且,展会上的“拾荒者”随处可见,手里提着蛇皮编织袋,麻利的收拾着各种精美的宣传材料,就这样,几元钱的材料瞬间便成了垃圾。要想提高参展人员的素质,必须使展会门票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严把出入关,确保每一个与会人员拥有着和畜牧业相关的目的,而非无聊者。参展企业自身的因素是展会经济有所改善的根本条件。参展企业不要把眼光紧盯展位价格,而是看其对企业的回报,要宁缺勿滥,有选择的参加各种展会。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展会,尤其是省级展会的参展企业大同小异,这说明“逢展必参”的企业占有很大比例,据某机械厂老板介绍,我国畜牧业中小企业中,私营经济占有很大比重,这部分企业的老板根本不计划参展的可行性和时效性,只是漫无目的随大流、找平衡。据他说,每次展会下来,所收的材料一般来说大部分扔掉,只带和其有关的很少部分,问其原因,他说,路那么远,带些破材料有什么用,要想联系业务有名片便够了,况且,各种展览会下来也就那么几家,其材料早就有了。此老板的观点符合大多数与会人员的心理,尤其展会参观人员。要改变这种风气,只有提高展会质量,从细微处入手,各参展企业发放材料要有选择,参展人员选择材料要有所取舍,只有这样,才能使“料”有所用。
畜牧业是个大行业,其中分为饲料、动保、机械、家禽、养猪、奶牛等行业,畜牧业博览会要想出精品,就必须有所划分。据笔者观察到,大多数博览会的展位预订标准是时间顺序,而非按行业划分,这给参观者带来极大不便,不利于精工细作和比较中的取舍。据某省博览会组委会介绍,找行业划分虽然对参观者有利,但对参展企业而言,则有恶性竞争的嫌疑。俗话说,不看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谁也不想在自家门前立起一个竞争对手,毕竟,主办者的最大上帝还是参展企业。要想出提高展会经济,细致的分类是必不可少,笔者认为,对参展企业可按地域划分,全国性博览会以省为单位,区域性展会则以市为单位,才能使整个展览会错落有致,既方便了参观者,又加强了省内、市内兄弟企业的联系。
展会经济对行业的发展,对展会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拉动作用,提高展会经济的知名度,需要主办方、参展企业、参观人员以及媒体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我们的“展会经济”才能走出“鸡肋”的怪论。
胡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