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控制 » 正文

“孔雀石绿”的猫腻在哪里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9-19  
  2005年8月15日,在广东省工商联鳗鱼业商会第二届第二次会员大会上,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宣布:从当日起召回所有在运途中、滞留国内国外通关口的鳗鱼制成品。此为广东省历史上首次实施农产品召回令。
                
        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受孔雀石绿残留的影响,8月8日到14日,广东活鳗对主要出口市场日本的出口量比前一周减少70%。同时,广东出口烤鳗厂也纷纷停产,16家注册出口企业中只有2家少量开工。省鳗鱼商会负责人表示,不计暂停出口的影响,全省单召回一项损失预计将达数千万元人民币。
        孔雀石绿对水产品的影响为何如此之大?到底是哪个环节导致药物残留?笔者深入鳗鱼行业进行层层剖析。
       滥用违禁药物的危险环节
                
        据了解,广东典型的土池商品鱼养殖几乎已经杜绝了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的使用,但在鳗苗的培育方面却难以保证。据省鳗鱼协会陈乐明介绍:各种培苗习惯全国各地略有不同,广东培苗的水温一般控制在28℃-30℃,而江苏、福建等地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比广东要高2℃,而且上述地区鳗苗培育池多为水泥底,对有机物分解能力差,池子小,密度大,水质极易恶化,即使通过排污换水加以调节,没有鳞片的鳗苗也难以保证不受病害侵扰。在这种情况下,鳗苗的病害时有发生。为了保证存活率又节约成本,添加孔雀石绿进行防病治病几乎成了某些养殖者的一个习惯。据业内人士透露:鳗鱼培苗过程中添加一次孔雀石绿,水体的病害能够控制20天到一个月,几乎可以不用考虑其它的病害发生。
                
        培苗过程尚且如此,那苗种运输过程中又有没有猫腻呢?答案是肯定的。生产实践证明,即使是最健壮的苗种,也总难免带有一些病原体。所以在鳗苗运输的过程中都会进行鱼体消毒,以切断传染途径,预防鱼病发生。虽然常用的消毒药物有很多种,但大家往往还是会对孔雀石绿情有独钟。当然,商品鱼流通过程中为了提高存活率、保鲜等,有意无意地添加亦非鲜见。
         养殖者难以确保鳗苗安全
                
      孔雀石绿作为染料,药物监管存在一定难度。渔药经营者可以不通过药物采购的渠道,很容易就从化工试剂流通的环节得到它。有责任感的渔药经营者可能会少卖一种药物,少赚一点钱,但对于没有责任感的就很难说了。
                
       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很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并未使用孔雀石绿,但在商品鱼检查中却被查出,这是为什么?以鳗鱼为例,我国许多地区在鳗鱼培苗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作为鳗鱼养殖大省的广东,除粤东等地对于购进的白仔鳗苗一般都是养殖户自己培育,用药相对慎重以外,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鳗苗是通过其他省鳗鱼基地代为培育再拿回来进行成鳗养殖的,这就不能从根本上监控到违禁药品特别是孔雀石绿的使用。
                
       据专家介绍:孔雀石绿一经使用,养殖动物终身残留。虽然在后期的养殖过程中添加维生素类和微量元素可以减少一些,但至今仍无法完全消除。许多鳗鱼养殖场,如果在不知情的条件下拿到经孔雀石绿处理过的鳗苗,在养殖过程中进排水量又不足够的话,整个违禁药物代谢过程相对较慢。同时,对于以前使用过孔雀石绿这类违禁药物的池塘,在塘内会有残留,鳗鱼属于无鳞鱼类,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而最终导致商品鳗鱼有孔雀石绿残留。
        监控检测力有不逮前景不明
                
       省工商联鳗鱼业商会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鳗年度,广东省日本鳗苗的投放继续保持往年的规模,养殖投苗总量达23-25吨。这批鳗苗需要经过平均16个月才能成为商品鳗,如果这些鳗苗当中有部分带有孔雀石绿的话,必然导致商品鳗残留。那么在今后的生产中如何保证鳗鱼的质量呢?除了保证商品鳗养殖过程中的规范用药外,必须对鳗苗进行检测。但是,时间是否来得及?
                
         到了这一步,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对于鳗苗检测,以现在的人力物力只能对出口登记的养殖场进行检测。广东省现在鳗鱼养殖场近500个,其中在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登记注册的场只有120多个,剩下的300多个最可能有问题的养殖场如何进行检测?
                
       同时,检测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如果要将全部养殖场检验完毕,今年投放的鳗苗已经养成商品鳗面临出口上市的时候了,倘若此时方查出商品鳗有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残留需要销毁的话,损失将非常之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