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7-15  
     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有效措施,而仔猪成活率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规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是衡量其现实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仔猪从出生到断奶一般仅需21-35天的时间,但处于哺乳期的仔猪,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常常出现大量死亡现象,而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断奶后腹泻。据报道,断奶后 7d 腹泻率为0.6 %,8-13d增到32 %,14-17d增到41.4 %,22-28d降到8.4 %,断奶后死亡率高达20 %-30 %,存活下来的仔猪大多生长发育不良,总增重下降约33%,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现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对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从环境、管理、营养方面作一论述,以供参考。

    一 仔猪腹泻的原因

    各年龄阶段猪都可能发生腹泻,但主要发生于生后1-3d、7-14d和断奶后的仔猪。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仔猪生理功能不完善(消化机能、免疫机能、体温调节)、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植物蛋白所占比例过高、日粮中抗营养因子、营养因子缺乏)、应激反应(环境、气温骤降骤升、离开母猪、仔猪转分群、换料)以及病原微生物(细菌性、病毒性)的感染。加之缺乏科学的用药知识,造成滥用抗生素的恶习,这样更加重了该病的病情而引起仔猪大量死亡。

    二 加强和改善日常管理措施

    2.1 保健措施:

    2. 1.1 产前注射伪狂犬病疫苗,根据疫情选择性注射大肠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缩性鼻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猪气喘病和红痢等清热解毒中草药针剂。

    2.1.2 为了预防母猪和仔猪可能发生的疾病,在母猪临产前3d至产后4-7d适量投喂抗菌药。预防和治疗仔猪以黄白痢为主的腹泻性疾病。严防仔猪发生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对轮状病毒、猪球虫等可能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加以防制。对仔猪猪瘟免疫可实行乳前免疫或20-30d左右首免,并根据本地及本场疫情决定是否注射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疫苗。母猪于断奶前分别进行猪瘟和伪狂犬病的预防注射。

    2.1.3 对母猪进行日粮调控,以防止乳房炎的发生,保证仔猪有量足质优的母乳,同时有利于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体重,从而提高断奶成活率。母猪妊娠期采用营养浓度渐渐增强式饲喂法,产前8-14h不给料而只供足量的水,产后6-7天内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后任其自由采食1-2kg/d的青饲料。

    2.1.4 预防贫血,补喂矿物 出生后1-4d内在颈部注射200mg/只的铁剂,必要时15d补注一次;或者出生后3天补喂铁铜溶液,用硫酸亚铁2.5g,硫酸铜1g,溶于1000ml水中,用滴管于仔猪哺乳时滴在母猪乳头上使其吸入。

    2.2 预防应激措施

    2.2.1 减少环境应激

    做好保暖保温工作:保温箱内温度,0-7日龄30℃-34℃,8-20日龄28℃-30℃,21-28日龄28℃-22℃,各日龄温度逐日下调(张国全等,2000);断奶后,保育舍内温度应避免骤然升降,宜第1周21℃-22℃,第2周20℃-21℃,以后18℃-20℃,湿度宜50%-60% 。

    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最好实行全进全出制;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干燥;保证适当的饲养密度。避免能引起仔猪腹泻的各种应激反应。

    2.2.2 适当补饲 7日龄时开始补喂仔猪料诱食,可使仔猪在断奶前胃肠机能得到加强,促进消化道的发育和消化酶的分泌,对植物性饲料产生免疫耐受性;断奶后,少喂勤添,1-3d适当控制饲喂量,断奶后第一周仍喂乳猪料,第二、三周慢慢转换断奶仔猪料,最后全喂断奶仔猪料,以减少换料关的应激。

    2.2.3 断奶方法 断奶前1-5d减少哺乳次数,最后2天夜间采用移母留仔法,让仔猪在原圈内饲养3-5d后再转入保育舍。

    2.3 保证吮吸到足够的初乳及寄养

    让初生仔猪尽快吃到初乳,以获得各种抗体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有必要在仔猪出生后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并把个小体弱的放在前上边乳头上。对于产仔较多或体质不好的母猪,可把其体弱的仔猪寄养至同期生产的母猪;寄养时,仔猪的体重最好相近,并给全窝仔猪喷洒酒精或给被寄养仔猪摸上母猪的粪尿,以防止仔猪间相互咬架而产生的应激。

    2.4 适龄断奶

    早期断奶以35d左右、体重达到6.5-7kg为宜;目前我国仔猪断奶的适宜时间应为5 周龄,此时断奶可避免仔猪因断奶过早而加剧应激反应,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将仔猪划分为出生~8kg 和8~20kg 两阶段更符合实际生产(许振英,1994) 。

    三 营养调控

    3.1 蛋白质的需要

    合理解决仔猪的营养需要一直是仔猪科学研究和饲养实践的关键问题。在众多养分之中,能量、蛋白质及赖氨酸是影响机体代谢、生长性能和饲料成本的核心因素。蛋白质营养实际是氨基酸营养,依据理想蛋白质的理论基础,有较多报道,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以1. 65 %~1. 80 %的含量添加为最佳模式较为一致;当日粮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为5. 8g/ 100g 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最好, 且单位增重成本最低(席鹏彬等,2002)。

    配制仔猪日粮时,应尽可能用鱼粉、脱脂奶粉、乳清粉、血浆蛋白、肠蛋白粉等动物蛋白质原料,减少大豆饼(粕) 等植物蛋白质原料的用量,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同时由于21日龄断奶仔猪体内的乳糖酶活性较高,脂肪酶活性较低,利用脂肪的能力很有限,尤其是断奶后两周内,因而在日粮中添加含50%-70%乳糖的脱脂奶粉或乳清粉能有效提高仔猪生产性能。邹成义等(2000)报道,对3 周龄断奶仔猪试验全期的ADFI 和ADG, 10 %乳清粉(DW)比5 %乳清粉(DW)分别提高8189%和10165%,乳清粉(DW)对全期的料肉比改进不大;5 %鱼粉(FM)与215%鱼粉(FM) 相比, 对3 周龄断奶仔猪全期的ADFI、ADG、饲料转化效率和毛利分别提高9182%、17107%、6122% 和39160%;兼顾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10%乳清粉(DW)与5%鱼粉(FM)组合对3 周龄断奶仔猪的使用效果较好;膨化大豆对改善早期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效果显著。

    3.2 脂肪的需要

    仔猪哺乳期营养的主要来源为母乳;脂肪在母乳中占有很大比例,母猪常乳中脂肪占干物质的1/3,仔猪出生3d母乳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的36.1%,到7d时就达65%(Cranwell,1995)。仔猪断奶后,由于断奶应激而食欲减退,摄入能量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因此必须在饲料中添加8%-10%的脂肪。同时脂肪的添加还可增加仔猪料的适口性,提高蛋白质、各种氨基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率;日粮能蛋比的提高,降低了食量,减少了饲粮蛋白质的抗原作用和腐败作用,从而减少了蛋白质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很多报道表明,早期断奶仔猪对中链不饱和脂肪酸消化率最高,椰子油及其类似油脂消化率最高,其次是玉米油和豆油,猪油和牛油最差。目前市场上的脂肪粉也很受欢迎。

    3.3 日粮酸化

    日粮中添加酸化剂,能弥补仔猪胃酸的不足,促进消化道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有效控制因胃酸分泌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与腹泻,进而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冷向军等(2002)通过添加柠檬酸、复合酸、盐酸,来比较不同酸化剂对消化道p H值、胃酸分泌、消化道酶活性、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断奶后头2 周, 添加0.6%HCl、1.5%柠檬酸、0.25%复合酸分别提高仔猪日增重5.9%(P<0.10)、10.5%(P<0. 05)、9.2%(P<0.05),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腹泻率,对采食量和料肉比没有显著影响(P>0.10);添加0.25 %复合酸提高了胃蛋白酶(P<0.10) 和胃酸分泌(P<0.10),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P<0.05), 添加1. 5 %柠檬酸有提高上述两种酶活性的趋势(P<0.15,P<0.10), 但对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没有影响,显著降低了结肠大肠杆菌数量(P<0.05) 。此外,添加0.25 %复合酸有降低大肠杆菌数量, 增加乳酸杆菌数量的趋势(P<0.10) 。

    3.4 饲料调味剂

    添加调味剂,可以诱导仔猪采食,是快速增重的有效措施。在国际上采用的是调味剂印记技术,即在产前与整个泌乳期,在母猪日粮中加入调味剂,调味剂被母猪乳腺吸收后分泌到乳汁中,通过哺乳使仔猪将这种调味剂与母乳联系在一起。当同样的调味剂被混入断奶前、后的仔猪料中时,仔猪将添加了这种调味剂的仔猪料与母乳联系在一起,从而大大提高其采食量。章寿民等(1998) 报道,使用调味剂“母子香”(是草莓和香草风味型的有机酸酯类和芳香醛类的香味化学物质配制的复合香料) 提高了胃肠免疫系统对断奶后日粮抗原短期过敏的耐受力,采食量提高14.23 % ,日增重提高10.28 % ,断奶后仔猪腹泻率下降17.03 %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

    3.5 添加酶制剂

    断奶仔猪消化酶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消化酶分泌性能低,加之断奶应激对消化酶活性增长有抑制作用,可在饲粮中添加外源酶制剂(如淀粉酶、胃蛋白酶、肤蛋白酶),来提高仔猪对饲粮蛋白质的利用率和纤维素、果胶等难消化营养成分的消化率,降低料肉比。一般添加量以0.1%为宜。

    3.6 添加抑菌促生剂

    饲粮蛋白质抗原能引起断奶仔猪的继发性腹泻;且饲粮蛋白质过多地进入肠道,有助于病菌的大量繁殖而引起病原性腹泻。因此,可向仔猪日粮添加抑菌促生长剂,以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群的稳定,从而控制此类腹泻的发生。目前使用较多的有乳酸杆菌、芽孢杆菌、链球菌和酵母菌。

    3.7 其它

    日粮中添加适量Vc、中草药添加剂、日粮纤维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断奶仔猪腹泻。资料表明,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锌可改进断奶后的生产性能,降低腹泻发生率和死亡率;添加砷制剂也可促进断奶仔猪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仔猪抗病能力,改善皮肤代谢,而且对防治腹泻有明显效果。最近还有研究表明,卵黄抗体添加剂也可有效预防或治疗仔猪腹泻。

    参考文献:

    张国全, 卢建富,孙石林,张桂生 仔猪温度环境控制效果试验 云南畜牧兽医,2000,(3):7

    章寿民,全炳昭,王德芹 仔猪早期断奶应激(EWS)与特殊调味剂“母子香”印记法抗应激的研究 Vol . 20 , No . 4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1988 , ( 12 ) : 468-471

    席鹏彬,李德发,高天增,龚利敏 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尿素及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Vol . 14 , No . 1 动物营养学报 , 2002 , (1):36-41

    邹成义, 王康宁, 左绍群 乳清粉、鱼粉和膨化大豆对3 周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Vol . 13 Suppl. 西南农业学报 , 2002 , ( 13 ) : 32-42

    冷向军,王康宁,杨凤,端木道,周安国 酸化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Vol . 14 ,No . 4 动物营养学报 , 2002 , (10) : 44-48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