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产蛋高峰期蛋鸡新城疫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7-06  
   近些年来,在蛋鸡饲养过程中,尽管人们对其免疫及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由于养殖密度不断加大,环境污染严重,强毒株存在,营养不平衡,以及多种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新城疫在养鸡生产中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其中产蛋高峰鸡群新城疫发病更为严重。2004年11月~2005年3月,在山东某地区发生以产蛋大幅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一般产蛋高峰鸡群产蛋下降20%~30%,严重的产蛋率降至20%~30%,甚至停产。根据我们的走访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认为主要原因是新城疫。
    1.流行情况
    该地区商品蛋鸡饲养量大,有些乡镇村村养鸡,村中几乎家家养鸡,本病在该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在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尤为集中,尤其每年春节前后最为严重,呈区域性流行。在蛋鸡饲养密集的村或乡镇发病率高,传播迅速,症状严重,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180~300日龄的高峰蛋鸡最易发生,50日龄以内的雏鸡、130~150日龄的初产蛋鸡也易感染,350日龄后的产蛋鸡极少发病或发病较轻。一般产蛋下降20%~30%,严重的产蛋下降50%以上,死淘率一般为0.5%~2%,严重的高达3%~15%。
    2.临床症状
    初期鸡群大群状态基本正常,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3~4天后呼吸道症状加重,表现为呼噜、伸颈、甩鼻,个别鸡精神沉郁,个别鸡脱毛,采食略有降低,粪便稀薄,伴有黄、白、绿稀便。随着病程的发展,产蛋开始下降,轻者7~10天下降20%~30%,重者2~3天产蛋降至20%~30%,甚至于停产,病程7~10天。通常大群精神状态恢复较快,但产蛋恢复较慢,轻者15~20天,产蛋恢复到80%以上。重者难以恢复到原来的产蛋水平,30~40天仅能恢复到50%~75%左右产蛋率。发病期死淘率一般为0.5%~2%。产蛋下降期较少出现淘汰蛋,但在恢复期出现大量的白壳、薄壳、沙壳及软壳蛋。有些产蛋鸡群发病后,外观精神、采食量、粪便基本正常,仅表现为明显产蛋下降,蛋壳发白、褪色、几乎无死亡。
    3.病理剖检
    剖检病死鸡,初期可见喉头充血,气管粘液增多,粘膜增厚,气囊混浊;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肠系膜有点状出血,泄殖腔粘膜有出血点;卵黄膜充血;后期可见气管环出血,卵黄破裂流入腹腔而引起卵黄腹膜炎;偶见个别鸡腺胃乳头出血、溃疡,肠道淋巴结出血肿胀或溃疡,呈枣核状,表面覆盖一层纤维素性假膜;部分泄殖腔有条纹状出血。
    4.实验室检查
    对鸡群进行新城疫、禽流感(H9)HI检测,发病前鸡群新城疫HI抗体效价平均为8log2,发病后HI抗体效价平均为11.3log2;发病前鸡群禽流感(H9)HI抗体效价平均为7.4log2,发病后HI抗体为6.7log2。
    5.发病原因分析
    5.1野外强毒入侵是引起产蛋鸡群新城疫流行的主要原因。在本病的调查中发现,即使是在120日龄左右接种新减二联、新支减三联或新支减法四联等油苗的,而且同时接种新城疫Ⅳ系冻干苗的鸡群(新城疫HI抗体效价为8)也发病;而调查的蛋种鸡场确很少发病,一般种鸡场距离其他鸡场和养殖户的较远,重视隔离、消毒等防疫工作,饲养管理水平较高。饲养蛋鸡的养殖户周围家家养鸡,销售饲料、兽药的人员,收购鸡蛋、死鸡人员等随意进出,没有任何隔离消毒措施,这样使野外强毒很容易侵入鸡群,导致鸡群发病。
    5.2产蛋高峰期的鸡体质弱,抵抗力差。在产蛋高峰期间,母鸡代谢强度大,繁殖机能旺盛,抵抗力下降。
    5.3新城疫抗体水平低。由于国产二联、三联油苗质量的限制及免疫程序不合理,导致产蛋高峰期间新城疫抗体水平偏低(发病前新城疫HI抗体效价为8log2)。一般来说,新城疫HI抗体效价在6log2以上时,可以避免大量的死亡损失,8log2以上基本上可以避免死亡损失,而10log2以上时,基本上可以避免产蛋的急剧下降。
    5.4忽视局部粘膜免疫。新城疫活苗多采用饮水方法进行免疫,这样免疫效果不确实。对于新城疫活苗的免疫,最好通过滴眼、滴鼻或喷雾免疫。
    6.防治措施
    6.1加强隔离、消毒措施,注重卫生管理,减少野毒入侵鸡群的机会。定时清除舍内外污物及粪便,保持洁净的饲养环境。每周用消毒剂带鸡消毒1~2次,每月对外环境用火碱消毒1次,对病死鸡及粪便做好无害化处理。切忌乱丢病死鸡、随便存放鸡粪。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感染机会。鸡舍应设防护网,防止飞鸟进入;避免非饲养人员特别是病死鸡收购人员及鸡粪贩运人员进入。对装运鸡蛋、饲料的用具彻底消毒,以减少感染机会。
    6.2加强对产蛋高峰期鸡群的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抗病力。采用高品质饲料,保证营养充足均衡,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电解多维。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舍温应在14℃以上,防止舍内温度忽高忽低,合理通风,保持一定的湿度。根据天气情况及鸡群状态适量投服药物,控制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球虫等疾病的发生,使机体保持较好的抗病力。
    6.3设计合理的免疫程序,选用高质量的疫苗,提高机体特异性抗病力。针对目前蛋鸡饲养的现实情况,只能选择高抗体的策略,因此必须选用质量有保证的三联、四联油苗。100~120日龄用新城疫Ⅳ系疫苗喷雾或点眼、滴鼻,用新城疫灭活苗注射免疫。170~200日龄用新城疫Ⅳ系或Avinew疫苗喷雾免疫1次,以后每6~8周用新城疫Ⅳ系疫苗或Avinew喷雾免疫1次;或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及抗体监测情况,在140~150日龄再用新城疫单联油苗和活苗进行加强免疫,确保鸡群在整个产蛋高峰期维持高的抗体水平,保证鸡群平稳度过产蛋高峰期。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