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欧SARS诊断和抗病毒项目”课题组在刚刚于杭州结束的“中欧SARS诊断和抗病毒项目2005年度会议”上宣布的。
课题组是由德国吕贝克大学、德国优络益明公司设立在中国的欧萌公司、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和波兰一生物信息学研究机构等4家欧盟研究机构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系、卫生部临床控制中心等4家中方的研究机构共同携手组建的,并由欧盟承担全部科研费用。
课题组成员、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杨焕明说,“中欧SARS诊断和抗病毒项目”课题组积聚了全球在分子、基因组学、计算机学、遗传、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并综合这些领域各自的优势开展合作。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课题组先后采用了X颜色晶体学、计算机测序技术等技术,最终找到了15种可以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先导化合物。科学家们还从小分子数据库中找到了可以和SARS病毒的蛋白质进行镶嵌配对的技术,通过这些小分子对蛋白质进行锁定,从而从病理上证明了以上化合物可以达到阻断SARS病毒复制的作用。德国吕贝克大学教授诺夫称,这15种化合物中,除了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投入使用的药物肉桂硫胺外,其余14种化合物此前都还没有相应的药物。他说,寻找抗SARS病毒的药物、并提高对其的检测和阻断技术是课题组的目标,但课题组将仅限于基础研究,暂无将研究成果用于新药研发的打算。目前也没有厂家对抗SARS新药的开发表示出兴趣。专家们表示,开展此课题研究的意义重大。尽管不可能产生直接的商业利益,但该课题对于防止SARS病毒重现并在人类中再次流行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开展对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也有助于人类从SARS中吸取教训,并为人类防御其他可能侵袭人类的病毒打下基础。
据介绍,该项目将进行3年,按照计划,科学家们将寻找出50种对防治SARS有效的化合物。在未来的两年内,科学家们将继续进行筛选,完成剩余的35个化合物的寻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