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猪业巨头共商养猪大计 三大困扰催生技术创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6-08  
   备受学界、业界关注的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和第二届中国国际兽医兽药技术博览会于5月21~23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畜牧兽医教学、科研、生产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企业界人士等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本次年会确定以“猪”为主线,以“质量、安全、应用(标准)”为主题,邀请了一大批学界知名专家、教授和资深企业管理专家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猪场疫病控制、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资源再利用等成为这次大会谈论的焦点,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
    疫病控制:不是不明白,是治起来太无奈
    “猪群不发病企业就发财”。广西桂宁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黎世业的一句话可以说道出了目前养猪场(户)的无奈与苦衷。对养猪业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这已成为许多规模化猪场十分棘手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甘孟侯指出,我国规模化养猪单位增多,生产规模较大,养猪数量多,猪及产品流通渠道多而频繁,有利于猪的疫病发生和传播;其次,养猪经营主体多元化,规模化猪场和个人扩大生产,外出引种,忽视防疫工作,再加上我国对疫病的防控基础比较薄弱,防疫、检疫、监测手段不够健全和完善,基层防疫队伍不稳定,也缺乏大规模控制疫病的手段和经验,从而造成了一些猪场疫病的不断发生。除有规模化的养猪方式外,广大农村仍以散养为主,总的来说养猪业总体条件较差,由于这种规模化和散养并存,规模化猪场除了要防止本场疫病的发生和从外地传染病的传入外,还要防止从周围农村传染病的传入,这为规模化猪场传染病的防制增加了压力和难度。
    当前,猪传染病的种类多,新病不断出现,危害甚大。据农业部1996~1990年对全国畜禽疫病普查结果统计,我国动物传染病有202种之多,其中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新病达17种(传染病15种,寄生虫病2种)。这17种传染病中有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痢疾和猪衣原体病。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又新发现传染病10种,包括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猪附红胞体病和猪增生性肠炎等。加上原有在我国较多猪场发生的猪瘟、猪气喘病、仔猪大肠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布鲁氏菌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新旧传染病已是我国较大范围内猪场的常发病和多发病,可谓旧病未除,新病又增,防不胜防,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多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诊断和防治更加困难。近些年来,在养猪临床中,经常见到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与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瘟病毒与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Ⅱ型的双重感染;还有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Ⅱ型的三重感染的现象。导致猪群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复杂,病情严重,现场也难以确诊,防治效果也很差,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谓巨大。
    甘孟侯教授指出,我国曾提倡大建规模化猪场,因猪源缺少,到处抢购猪苗,结果导致初产母猪爆发细小病毒病,造成大批母猪发生流产,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流产风”过后的几年又陆续由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Ⅱ型感染引起较多的繁殖母猪发病。我国当前以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Ⅱ型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的繁殖障碍最为普遍和严重。特别是这几种病原发生双重感染,可以引起70%以上的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造成巨大的损失。再一个就是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危害日渐明显和严重。正如大家所知,引起猪体免疫抑制的因素较多,其中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和圆环病毒Ⅱ型感染是引起猪免疫抑制的两大疫病,这两种疫病不但在我国普遍存在,并已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更主要的是这两种疫病的病原主要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猪的细胞免疫的体液免疫的抑制,猪的抗病能力显著减弱,健康水平下降,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这可能是猪病增多和越加复杂的原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观察到,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和圆环病毒Ⅱ型在较多猪场常常呈现双重感染,其双重感染率可达50%以上,在发生双重感染的猪场(或猪群),繁殖障碍性疫病、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疾病必然是十分严重,更难作出确切的诊断和防制。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金宁一认为,以往传统的小规模、散养的饲养方式,猪群群体小、密度低、疫病传播较为缓慢。只要及时采取措施,就可扑灭疫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且经济损失较小,而规模化猪场猪群体大、周转流动量大、饲养密度较高,极易造成疫病的流行,猪群一旦感染病原,很快会引起全群暴发,经济损失严重,从机械化养猪协会猪场调查结果来看,传染性疾病约占猪疫病的75%。因此,防制猪的传染性疫病是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的中心。而规模化猪场的疫病控制是一项综合多门学科的系统工程,包括兽医学、畜牧学、建筑学、环境卫生学、化学等多门学科,而不是简单的兽医学。应树立现代生产兽医学观念,从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抓好小气候环境控制、日常饲养管理和保健、封闭饲养、免疫接种、卫生消毒、检疫监测、种猪选育和净化等环节做起,采取综合性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建立高免猪群,为保证猪群高度的健康状况奠定基础。
    资源浪费,社会无法承受之重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王林云认为,过去,我们总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世界上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近几年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大量增长,仔细分析,并非如此。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社会生产的基础,也是养猪业发展的基础。猪的饲料加工运输、猪舍保温取暖均需要能源。但是,近年来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耗量的逐年增加,能源短缺与枯竭已成为中国和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据专家估计,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均将在21世纪上半世纪迅速地接近枯竭。而中国优质煤炭资源仅能维持20年使用,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短缺是社会生产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1位。我国每年仅因缺水造成的粮食减产高达50多亿公斤,全国有8000万人饮水困难。而养猪业是耗水大户,一个年产万头肉猪的养猪场,日需水冲洗猪舍100~150吨。在屠宰牲畜过程中,用水量更大,屠宰一头生猪,用水量大约是0.5~0.6立方米,一个日屠宰3000头的生猪肉联厂,每天用水1500立方米。
    同时,我国也是一个饲料资源贫缺的国家,据专家预测,至2010年,中国人口达到最高峰14亿时,粮食总需求为7.34亿吨,超过目前生产能力的53%,届时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有关专家提出,通过增加复耕指数和利用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单产,我国粮食在2030年可望达到7.1亿吨,基本满足粮食需求。但是到2010年,我国粮食总需求中38%将用作饲料,至2020年和2030年,粮食总需求中有43%和50%用作饲料,可以说,21世纪中国粮食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养猪业所需的饲料问题。而在所需的饲料中,其中蛋白质饲料资源(主要是饼粕类)缺口很大,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预测,2010年我国饼粕类缺口为2560万吨,世界银行对中国饲料供求平衡的预测表明,2010年能量饲料的缺口为4300~8300万吨,蛋白质饲料的缺口为3800万吨。最近几年,我国的大豆和豆粕进口量逐年增长,已经超过国内产量,很能说明饲料资源的紧缺情况。
    有鉴于此,节约资源与资源的再利用应该成为发展我国养猪业的一项长期战略。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建设节约型社会,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在报告中,王林云教授提出了养猪生产中节约资源与资源再利用的几个途径:一是要在猪舍排污处理技术、猪舍通风保暖等方面进行改革;二是利用污水进行沼气发电或供热。三是可以通过种草养猪,以节约精料;通过楼房养猪来节约土地资源。如黑龙江友谊农场红星隆农垦分局在楼房养猪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经验。
    业内人士认为,节约资源与资源再利用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首先是思想认识的转变。应认识到我国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把节约资源与资源再利用作为我国长期战略的一部分,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与示范推广。其次,节约资源与资源再利用不是哪一部门的事,它涉及许多部门,如科技、环保、工商、税务、宣传等多个部门,需要由政府有关部门作出明确的优惠政策,包括环保政策、税收政策、工商政策等等,同时还有舆论与宣传的导向。再者,应加强对节约资源与资源再利用的科学研究投入,这里有许多技术问题值得研究。
    养猪场环境污染,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廖新弟指出,环保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养猪业面临的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如果说动物疫病影响的是经营者的效益,那么环保问题则已关系到养猪业能否在某些地区继续生存,养猪继续增加,废水排放跟随增加,而环境容量越来越有限,技术与成本可行的猪场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的模式(工艺)还不足以应对各种类型的养猪场废水处理。养猪业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出现在规模化的养殖场,规模小而相对集中的养殖小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随着城镇扩大、工业发展和水源的紧张,猪场越来越难找“立足之地”。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宏军、赵宏坤等人认为,绝大多数养猪场未考虑畜禽粪便处理,致使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严重地污染了周围的环境,要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生态环境,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利用畜禽废弃物,保持养猪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由于养猪生产中存在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如何治理污染和今后如何发展成为当前养猪业生产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控制和降低畜牧污染不仅是畜牧生产、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部门面临的问题,也需政府经济、法制部门的密切工作。防治污染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达到“治标治本,标本兼治”。而采取生态综合防治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的污染问题。杨宏军、赵宏坤等人认为,发展生态养猪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建立良好的养猪生态环境体系,才能实现养猪生产中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进行无废物、无污染的畜牧生产。二是要制定防污染法规,加强环境监督,建立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体制,并合理规划单位区域载畜量,改变传统的建场布局方式,搞好畜禽舍的标准化设计,鼓励并扶持适度规模的农户专业生产向规范的家庭农场或农庄发展。同时还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将粪便进行发酵或干燥灭菌除臭处理,然后再运出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猪——渔”这一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普遍采用的养殖模式正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和质疑。“猪——渔”结合系指将猪粪尿废水直接或间接地引入鱼塘养鱼。该模式普遍并将继续存在的原因如下:1.传统上为水产养殖提供肥料和饵料,变废为宝,形成科学的良性循环,降低成本;2.为养猪粪便废水处理提供出路,几乎成为所有大中小型猪场的共识;3.该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受益地区广,包括沿海、平原或山区。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向规范、安全卫生方向发展,“猪——渔”生态养殖模式受到卫生安全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方面,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猪病明显增多且复杂化,猪用药物增加;也随着水产养殖业高密度发展,水质下降,渔业生境退化,水源不足、换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水产品的卫生安全和贸易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因此,上述传统生态养殖模式如何向卫生安全型模式转变,是新时期值得探讨的课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动物生产中,动物排泄总是必然的。任何地区的的环境容量都有限,需根据当地的的环境容量来确定养殖规模、布局与生产方式,以及废弃物的消纳措施。在欧美国家的规模化养殖业中,已开始改变过去只重视废弃物末端处理的做法,而现在从政策法规上,根据养殖项目的养分排泄量(主要是氮和磷)、当地的环境容量以及利用养分的配套设施来审核养殖规模。
    从长远来看,解决猪场废水污染问题需要依赖综合措施,例如,调整饲养规模、合理选点规划、配套相应土地、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变冲洗办法和加强废弃物管理等。如果能从正反两方面对现有猪场各环节措施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必将有助于引导、发展或制订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养猪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