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殖小区”功能区的划分及其建设 1.1 确立“养殖小区”的建设规模 小区的规模大小以年出栏商品猪头数表示。然后,在整体上划分出“养殖小区”功能区的3个部分,即①养猪生产区:配种猪舍 (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和装卸猪斜台;②辅助生产区:更衣、淋浴消毒室,饲料加工间,兽医、化验室(含病猪隔离间),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仓库,维修间,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焚烧炉;③生活管理区: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场区厕所,围墙大门等。“养殖小区”的生产建筑面积按年出栏l头育肥猪需0.8~1.0平方米计算。“养殖小区”的规模为5 000~10 000头,其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积应基本符合表1的规定。 1.2 场址选择 “养殖小区”必须距离村镇居民部落、集贸市场以及畜禽场1千米以外。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建设新区。小区场址应选择在位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以防止因猪场气味的扩散,废水排放和粪肥堆置而污染周围环境。养猪场总占地面积应按年出栏1头育肥猪按2.5~4.0平方米计算。 1.3 总体布局 “养殖小区”按夏季主导风向布置在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焚烧炉按夏季主导风向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各区之间用绿化带或围墙隔离。“养殖小区”生产区四周设围墙,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车辆消毒通道和装卸猪斜台。“养殖小区”猪舍朝向一般为南北向方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20度角,保持猪舍纵向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30~60度角。猪舍间距一般为8~10米,猪舍排列顺序依次(南北向方位)为配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和育肥猪舍。场区清洁道和污染道(雨污)分开,利用绿化带隔离,互不交叉。 2 “养殖小区”主体建设的技术参数 2.1 生产车间建设参数 猪舍建筑形式可选用开敞式或有窗式2种。开敞式自然通风猪舍的跨度不应大于15米。猪舍的饲养密度用每头猪占猪栏面积表示,各类猪群饲养密度均不应超出表2的规定。猪舍的栏面积利用系数用猪栏总面积与猪舍总面积之比表示,各类猪舍的栏面积利用系数应不低于下列参数:配种、妊娠猪舍,65%;分娩哺乳猪舍,50%;培育猪舍,70%;育成、育肥猪舍,75%,此外猪舍应防水、防寒和防火。 2.2 饲养设备与设施 养猪主要的设备包括单体限位栏、产仔高床、保育高床、鸭嘴式引水器、自动食料箱、电热板、保温箱等成套设备。饲养管理设备的选择配套应符合GB/T17824.3的要求。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最大限度降低人为传染的危险,应尽量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饲喂设备。任何种类的猪舍,都必须设有通风换气、供暖降温设备。 2.3 生猪养殖小区的管理目标 劳动定员:生猪“养殖小区”的劳动定员,按设备设施条件不同所致的生产效率水平差别,规定每人每年平均可生产商品猪头数:小型养殖户为200~300头、中型养殖户为400~500头。 对养殖小区的管理质量要求达到专业化生产、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具有现代化畜牧养殖企业科学化管理示范能力。养殖小区所能够达到的技术经济目标:①能繁母猪年产仔2.2~2.3胎,人工授精受胎率90%~92%,增加产仔数0.5~1.0头;②母猪年提供商品猪18~20头;③育肥猪日增重900克;④达到100千克体重日龄165~170天;⑤商品猪胴体瘦肉率63%~65%;⑥育肥猪料肉比2.9~3.0;⑦猪全群料肉比3.2~3.3:1;⑧全群死亡率控制在7%~9%;⑨商品猪出栏率150%~160%。 2.4 公用设施 “养殖小区”可选用水塔、蓄水池或压力泵给自来水管网供水,保证供水压力为1.5~2.0千克/平方厘米。“养殖小区”平均日供水量按表3给出的参数估算。供电为民用建筑供电等级3级。电力负荷计算采用需用系数法,需用系数为0.40~0.75,功率因数为0.75~0.90。 3 “养殖小区”的环境保护 要有封闭式围墙或者防疫隔离带、门卫值班室和紫外线消毒室、车辆进出消毒池和雾化消毒装置等。有效控制畜禽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对环境的污染。提倡工厂化养猪场,以人工清粪为主,水冲为辅的清粪方式。与全冲洗清粪方式相比,排污量减少近2/3,有机物含量减少约1/3。污水减少之后,配置高压冲洗清洁系统,既能节约水源,又有很好的清洁效果。而且,排出的鲜粪远比粪渣的肥效高数倍,有利于有机肥的制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