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香港卫生及福利局局长周一岳提出为预防禽流感在香港爆发,建议香港饲养鸡只数量由现时370万只,减至185万只,并建议若饲养场在短期内发生两次H5禽流感(并非H5N1),会即时强制宰杀全香港的活鸡,并强制执行永久性的终止香港鸡只行业包括饲养场、批发商和零售商的经营牌照。
周局长自宣布这政策的构思后,至今再没有进一步的资料公布。因此业界至今未能明白有关政策的详细情况。本人认为上述建议十分不妥,制定这些政策的官员对业界缺乏起码的了解和认识:
一、据九七年在香港出现的禽流感经验,受感染的病患者,受感染的地方是市区内的市场,而并非在饲养场。因此,减少一半的饲养量,对控制禽流感在香港爆发可说是完全没有帮助。
二、在香港,饲养鸡只的方式是上笼架的饲养方式,按目前的饲养方式鸡只的密度,减少一半的饲养量并不会减低传染的风险;
现时,有部分饲养场已经停止作业,部分从业员也在退休或半退休状态,政策建议饲养业交回牌照,每户可得30万至300万的赔偿,对这类赔偿,本人认为绝对是浪费公帑。但有部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饲养场,已安装了先进的设备,如孵化机等,最高赔偿额却只有300万元,对这类赔偿,本人认为是不合理和不公平。
本人认为,在有关政策出台之前,官员们应该到饲养场实地考察,作更详细的了解。
现时最令人担心的,是深入市区群居的雀鸟,例如乌鸦、白鸽等,这些雀鸟自由跨越边境,并且在人口密集的民居便溺,增加居民感染的机会。
有关建议指出,在短期内发生两次禽流感(H5),行业内包括饲养场、批发商、和零售商的经营牌照将遭受永久性的终止。但却没有说明‘永久性终止’是否会得到合理的赔偿?而且这种株连式的终止经营方式是否公平和合理?
三、世卫组织认为禽流感在越南已经有人传人的病例迹象,采取的措施只是减少鸡只的养殖量。如果‘一刀切’终止香港的鸡场养殖业,这是否对控制禽流感有效?万一人传人的病例确定,而疫情在广东省爆发,是否需要关闭边界?阻止每日数以万计的人流往返?
世卫组织至目前为止并没有建议任何国家或地区以终止饲养业或减少饲养量的方式控制疫情,而至今,亚洲并无任何国家或地区实施周局长建议的政策,包括发现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泰国与越南等。
本人认为周局长建议的政策只是白白浪费纳税人的公帑、令逾万名饲养业从业员失业,令一个数百年传统的工业灰飞烟灭,而实际对预防疫情的爆发显然是毫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