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又称古典猪瘟,这是为了与非洲猪瘟区别。猪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只,一年四季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危害极大。本病是威胁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定为一类烈性传染病。目前,猪瘟的表现形式有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不明显型,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
【病原】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与牛粘膜病病毒、马动脉炎病毒有共同抗原性。本病毒为单股RNA型,病毒粒子呈球形,核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直径38~44纳米,有囊膜。本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但病毒株的毒力有强、中、弱之分。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自然干燥情况下,病毒易死亡,污染的环境如保持充分干燥和较高的温度,经1~3周病毒即失去传染性。病毒加热60~70℃ 1小时才可以被杀死,病毒在冻肉中可生存数月。病尸体腐败2~3天,病毒即被灭活。2%氢氧化钠、5%~10%漂白粉、3%来苏水能很快将其灭活。
【流行病学】本病仅发生于猪,各种品种的猪对猪瘟病毒都有易感性,野猪亦可感染,而且与猪的年龄、性别等无关。猪群受传染后,先一头或几头发病并呈急性死亡,以后病猪不断增加,1-3周达流行高峰,呈急性经过,继而趋向低潮,发病逐渐减少并呈慢性经过,经1个月左右流行终止。目前,猪瘟的流行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因猪瘟预防接种的广泛实施,绝大多数猪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出现温和型猪瘟(非典型猪瘟)。临床上典型猪瘟较少见,多出现亚急性型和非典型猪瘟,而流行速度趋向缓和。当母猪感染弱毒猪瘟或母猪免疫水平低下时感染强毒,可引起亚临床感染,并可通过胎盘感染仔猪,导致母猪繁殖障碍。产出弱仔胎、死胎、木乃伊胎。经免疫的母猪所产仔猪,1月龄以内很少感染发病,1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规模化猪场多发于断奶后1~2个月,病程至1~3周后本病在猪群中达到流行高峰。
【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和温和型的非典型猪瘟。最急性型:突然发病,高热达41℃左右,可视粘膜和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病程l~3天,死亡率达100%。少见,多发于新疫区或未经免疫的猪群。急性型:病猪精神沉郁,减食或厌食,伏卧嗜睡,常堆睡一起,呈怕冷状。全身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体温达41℃以上稽留不退,死前降至常温以下。初期眼结膜潮红,后期苍白,眼角处初期有多量粘液,后期转为脓性分泌物,呈褐色而粘着两眼。病初便秘,排出粪球状,附有带血的粘液或粘膜,发病5~7天后腹泻,一直到死。有的病猪初期即可出现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在外阴部、腹下、四肢内侧薄皮部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病程长的出血斑互相融合形成较大的出血坏死区。在公猪包皮内常积有尿液,排尿时流出异臭浑浊有沉淀物尿液。亚急性型:病程长,可达21~30天。症状与急性型相似,皮肤有明显的出血点,耳、腹下、四肢、会阴等可见陈旧性出血点,或新旧交替出血点,扁桃体肿胀溃疡,舌、唇、齿龈结膜有时也可见到。病猪行走摇晃,后躯无力,站立困难,以死亡转归。慢性型:病程长达1个月以上,体温时高时低,病猪食欲不佳,精神沉郁,消瘦,贫血,便秘与腹泻交替,皮肤有陈旧性出血斑或坏死痂,注射退热药和抗菌药后,食欲好转,停药后又不吃食。温和型:病情发展慢,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低,是由低毒力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体温升高达40℃。皮肤常有出血点,但腹下多见淤血和坏死。大猪和成年猪都能耐过,仔猪死亡。妊娠母猪感染时可分别导致流产、木乃伊胎、死胎,生后的猪衰弱并打颤,新生猪残废或出生后很健康,但在几天内忽然死亡。
--猪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器官传染病。其特征为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衰竭及迅速康复。除个别猪外,大部分猪都不会死亡。本病最早于1918年在美国中北部流行,其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当时人流行的流感极为相似,一直到1975年以后其他国家才报道,现已呈世界流行,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
【病原】猪流感由正粘病毒科中A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呈多形态,有球形、丝状或不规则状,中等大小,有囊膜。囊膜表面上突出的糖蛋白,通常称为“纤突”,是主要的表面抗原,由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两种组成。血凝素与病毒吸附红细胞有关,并引起红细胞凝集,还能诱导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神经氨酸酶能使病毒从红细胞上下来,也可使病毒从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病毒基因组是由8个单股RNA段组成,编码10种病毒蛋白。根据H和N蛋白的抗原性关系,流感病毒被分为A、B或C型。迄今所有A型流感病毒中已鉴定有15种血凝素和9种神经氨酸酶。在猪中广泛流行的3个最常见的流感亚型是H1N1、类禽源H1N1、类人源H3N3。最近报导从猪分离到H3N2亚型。流感病毒对干燥和低温抵抗力强大,冻干或-70℃可保存数年,60℃20分钟可被灭活,一般的消毒药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病毒对碘特别敏感。
【流行病学】人和猪对猪流感病毒最易感,人可以感染猪流感病毒,而猪也可感染人流感病毒。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和带病毒动物(包括康复的动物)。病原存在于动物鼻液、痰液、口涎等分泌物中,多由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冬寒冷季节多见。病程短,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常突然发作,传播迅速,一般在3~5天可达高峰,2~3周迅速消失。本病在感染和发生过程中常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使本病复杂化。许多因素,包括免疫状况、年龄、病毒的毒力、并发感染、气候条件及畜舍环境等决定着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