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畜牧业经受前所未有考验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农业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畜牧兽医战线的干部职工和广大农牧民艰苦努力,打赢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畜牧业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畜牧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饲料工业产量增长、质量提高,草原保护建设取得新进展。200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7250万吨,比上年增长4.6%;奶类产量2300多万吨,增长25%以上;禽蛋产量2700万吨左右,略有增长;饲料产量约9300万吨,增长6.8%。畜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4年主要畜产品生产效益好于往年。猪肉价格全年在历史高位运行,农民养一头商品猪获毛利200元~250元,比上年增加50元以上,养猪效益是近几年来最好的。牛羊肉市场价格有小幅上涨,生产效益稳定。禽流感疫情解除后,禽产品价格逐步回升,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2004年前三季度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958元,其中,出售牧业产品的收入人均381元,占农民出售农产品人均收入的39.8%,同比增长22.1%。畜牧业在建设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更加突出。2004年畜牧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
农区适度规模饲养快速发展,全国已有养殖小区4万多个。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逐步推广。全国已有2000多万头牲畜从天然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带动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涌现了一大批畜产品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畜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
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产布局不断优化。畜产品产业带基本形成,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14个生猪主产省猪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8%,8个肉牛主产省区牛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2%,6个禽蛋主产省禽蛋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3%,奶业优势区域7省区市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9%。
饲料生产企业集团化趋势明显
禽流感疫情和饲料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加速了企业的优胜劣汰,一批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加快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2004年全国排名前10位饲料生产企业集团的产量将达到1850万吨,约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21%,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年产10万吨的饲料企业数量同比增加20%以上。
饲料和畜产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2004年1至11月,饲料产品平均合格率为95.1%,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饲料中违禁药品检出率为1.96%,下降1.68个百分点。养殖场瘦肉精检出率为0.11%,下降0.66个百分点。京津沪无公害食品试点城市瘦肉精检出率首次降到零。草原生态建设和草业发展步伐加快
2004年种草保留面积达3.45亿亩,当年新增种草面积1亿亩;草原围栏4.4亿亩,比上年增加5000万亩;禁牧面积超过4亿亩,项目区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草业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已达4200多万亩,干草产量2500多万吨。草产品加工企业190多个,年加工草产品200多万吨。
2004年以来,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要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指导和管理水平,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加深对畜牧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
一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面临着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既要防范动物疫病风险,又要妥善解决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的矛盾。只有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推动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引导畜牧业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才能提高畜牧业现代化水平。
二是促进畜牧业发展必须确保饲料供给和质量安全
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保障。发展畜牧业,饲料须先行。加快畜牧业发展,必须广辟饲料来源,加快饲料工业发展,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必须加强质量监管,确保饲料安全。
三是加强草原保护必须实行草畜平衡草原保护建设必须坚持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重,生态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牧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实现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草原全面保护、重点建设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实现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农牧民生产、生活与草原生态之间的关系,实现农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坚持实行草畜平衡制度,以草定畜,增草增畜。
四是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畜牧业,关键在科技进步。畜牧业科技进步是改良畜禽和牧草品种,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必须加强畜牧业生产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推动畜牧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
五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必须重视防疫工作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是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动物防疫问题解决不好,我国畜产品竞争力就难以增强,出口的潜在优势就难以发挥,把畜牧业建成大产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在抓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2004年,畜牧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宝贵,尹成杰副部长对新形势下发展畜牧业的战略地位、重要意义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畜牧业的发达程度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畜产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草原保护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之,发展畜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畜牧业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不辱使命,进一步增强做好畜牧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认清形势牢牢抓住畜牧业发展的机遇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当前我国畜牧业自主增长能力增强,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加快。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畜牧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将迎来新的发展和新的提高。
第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和河南等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大力发展畜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农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温家宝总理多次指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先后制定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和实施畜牧业增收行动,把畜牧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将畜牧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畜牧业加快发展。
第二,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畜牧业发展产生了持续的拉动力。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消费不断增加。特别是农民收入的提高,对畜产品消费将大量增加。我国目前每人每天食物蛋白质摄入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主要是动物性蛋白质,弥补这一差距,需要提供更多的肉、蛋、奶产品。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加之新一轮消费升级对优质方便畜产品需求的增加,对畜牧业生产的拉动日益增强。
第三,广大农牧民积极性空前高涨为畜牧业发展注入了内在活力。畜牧业产业链条较长,可以实现多次加工增值,对县域经济和农民增收贡献突出。畜牧业比较效益高的特点在2004年更加突出,畜产品价格一直在历史高位上运行,全年猪粮比价平均达到1∶6.2以上,远高于盈亏点1∶5.5的比价,是近年来最高的一年,农牧民和养殖企业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
第四,饲料原料供应形势好转为畜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年国内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今年国家还将进一步强化粮食增产的政策措施,饲料粮供应偏紧的局面将得到一定缓解。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可直接到粮食主产区采购粮食,饲料粮供应渠道进一步拓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本年度世界谷物产量可望达到创记录的20.4亿吨,全球谷物库存将实现5年来的首次增长,国际粮价回落趋势明显,饲料粮进口调剂的余地增大。随着国内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和大豆期货避险体系逐步完善,豆粕供应价格将趋于稳定。同时,随着饲料级维生素和氨基酸国产化程度的提高,饲料添加剂替代进口能力增强。据专家预测,今年主要饲料原料供应状况将好于2004年,价格相对稳定。饲料消费是畜牧业生产最主要的成本支出,稳定的饲料价格有利于畜牧业实现节本增效。
第五,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的加大为牧区畜牧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创造了条件。2005年,国家将在前两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扩大工程实施的规模和范围,完善围栏建设和饲料粮补助政策,增加严重退化草原补播等建设内容,工程投资力度也将明显加大。退牧还草工程的全面推进,对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六,国家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为畜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加,还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将进一步扩大,今年农业将在宏观调控中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各项政策的落实必将给畜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在看到畜牧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畜牧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长期积累、制约加快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一是畜牧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我国畜牧业生产仍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生产效率不高,对市场和价格等信息变化反应滞后,承担市场风险能力弱。我国畜禽养殖的单产水平不高,商品猪平均胴体重77.6公斤,比美国低12公斤;肉牛平均胴体重134公斤,比美国低194公斤;奶牛平均年产奶量3500公斤,比美国低5000公斤。
二是消费者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关注,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几年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告诫我们,畜产品质量安全无小事,不仅直接影响畜产品市场开拓和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和政府形象。今年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将结束,农畜产品关税总水平将进一步降低,畜产品进口压力加大,竞争更加激烈。
三是蛋白质饲料原料长期供应不足,将继续制约畜牧业的加快发展。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每年缺口达2000多万吨,不仅抑制了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而且由于营养失衡造成了其他饲料粮的浪费。
四是畜牧科技、畜禽良种、饲料和畜产品监测、草原防火和鼠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影响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五是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养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草原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还以3000万亩的速度增加,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一些养殖集中地区,尤其是大城市郊区,养殖业污染环境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扎实工作努力把畜牧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05年是我国畜牧业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畜牧业发展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按照尹成杰副部长提出的畜牧兽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2005年畜牧业工作的思路和重点。2005年畜牧业工作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畜产品安全和市场供应、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以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牧,实行分类指导,强化监督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根据这一思路,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继续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
要通过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把区域布局调优,把畜禽结构调合理,把畜产品质量调高,把畜产品竞争力调强。要加快实施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规划,加强奶业、肉牛肉羊和生猪优势产业带建设,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效益。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把发展优质畜产品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走优质高效的路子。各地要坚持分类指导的方针,根据本地实际,确定优先发展品种。畜牧业主产区要以规模化、规范化养殖为重点,加快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工作,提高畜产品质量;大中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在确保畜产品有一定自给比例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畜禽种业,重点建设一批畜禽良种基地,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以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近几年各地探索出不少好的发展规模养殖的方式和经验,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2005年计划召开专门会议,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生产方式转变要坚持“因地制宜、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的原则,以发展规范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积极协调解决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的用地、环境治理和环保设施建设的补助等问题。要加强养殖小区的布局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技术服务。重点建设好养殖小区的动物防疫、饲料供给和环保设施,努力做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要结合草原生态保护,积极开展人工种草和草原改良,逐步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
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重点,努力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改变我国畜产品加工比重低、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产业化的利益联结机制,调节各方利益,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的利益关系,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要落实国家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大改革力度,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基地,树立品牌,开拓市场,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提供技术服务,为产业化经营主体提供市场信息、产品营销、技术咨询、人力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围绕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和提高畜产品竞争力,积极引导扶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与龙头企业对接,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以实施畜禽良种工程为重点,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要按照农业部提出的“七大体系”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体系的建设。组织实施好畜禽良种工程规划,继续加强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建设,优先支持优势畜产品区域内的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重点支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关键环节,鼓励开展生猪、奶牛等的联合育种,加快新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保证畜禽良种的供应。2005年起在奶牛优势区域组织实施奶牛良种补贴试点,调动农民使用良种奶牛冷冻精液的积极性,加快奶牛改良步伐,提高奶牛良种的比例。各地也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研究探索畜禽良种补贴的方法和监管措施,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建立畜禽良种补贴制度,扩大补贴范围。要总结畜禽良种繁育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机制,组织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对地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指导性意见。
以加强饲料监测为重点,保证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组织实施2005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严把饲料源头管理、生产监控和市场准入三道关口,实行饲料产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全方位质量安全检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三项行动:一是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遏制违法使用激素类违禁药品的势头;继续对重点地区开展瘦肉精拉网式检测,清除生产销售瘦肉精的窝点。二是组织开展防范疯牛病的饲料监测。重点检测动物源性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牛羊源性成分,严肃查处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牛羊源性成分的行为,严密防范疯牛病。三是组织开展饲料产品标签专项检查,加大《饲料标签》标准的宣传,促进饲料产品质量的提高。
以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草原保护建设
2005年退牧还草工程将全面实施,要认真做好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发挥投资效益。建立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四项草原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草原的行为。集中力量查处一批非法开垦草原、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和非法征占用草原等破坏草原的大案要案,提高草原执法能力和水平。继续做好草原防灾减灾和生态监测工作。继续完善草原防火、草原虫灾应急预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增强防控能力,减少灾害损失。组织开展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提高草原工作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近年来,草原建设投资规模较大,有关省区要认真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严格按照批复的方案组织实施,强化监督检查。对违反项目管理规定的,一经查实,农业部将予以严肃处理。
以组织实施畜牧科技攻关项目为重点,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
组织好“畜禽规模化优质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和“草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两个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工作,抓好关键技术的攻关,加大已有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示范力度。认真实施饲料中违禁、限量和剧毒污染物检测关键技术和设备“948”农业重大项目,加快饲料和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加强畜牧业科技推广力度,积极做好畜牧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实施工作。通过示范,推广畜禽良种、高效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等技术,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科技示范户。要鼓励技术人员积极投身畜牧业生产第一线,普及技术知识,推广适用技术,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畜的水平。
以配合畜牧业立法为重点,完善畜牧业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畜牧法》是畜牧业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农业部将继续配合全国人大农委做好《畜牧法》立法的各项工作,加大协调力度,争取《畜牧法》尽早出台。力争启动《饲料法》的起草工作。尽快完善《草原法》的各项配套法规规章,抓紧修订《草原防火条例》,起草《基本草原保护条例》、《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管理办法》和《禁牧休牧管理办法》。各地也要加快畜牧业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
要保证2005年各项重点工作的顺利完成,关键在于提高指导和管理畜牧业的能力和水平。各级畜牧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部领导关于提高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政风建设,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力推进工作机制与工作方式的创新,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应对突发事件和市场监管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产销形势的分析,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指导产业发展,防止生产的大起大落,保障市场供给,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要加强畜牧业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广泛宣传畜牧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突出宣传发展畜牧业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宣传畜牧业的法律法规和科学技术,为加快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畜牧业发展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5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思路措施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认真抓好落实。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畜牧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